心肺时相撞击自动控制系统

来源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ff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制动物心肺时相撞击自动控制系统,以进行动物心或肺不同活动时相的撞击伤研究。方法 控制系统由信号采集装置、触发器、电磁铁和微计算机组成,与摆锤式撞击台配套使用。由计算机键盘输入摆锤下落时间、K值及撞击指令,撞击程序运行。以呼吸波峰或心电R波峰作为撞击触发的参照点,计算出触发延时量,确定触发点,实施触发,完成预定的心或肺活动时相撞击。结果 能准确地进行动物心肺不同活动时相的撞击。结论 本控制系统可用于各种动物撞击装置的心肺时相撞击控制。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脂肪耐量试验分析飞行员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L)清除延迟发生率及其对血浆脂质的影响. 方法 50例飞行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脂肪负荷餐,对照组未服.于空
目的建立大鼠跟腱切断模型,观测并比较跟腱切断与尾部悬吊大鼠比目鱼肌重量与肌球蛋白重链(MHC)异构体mRNA表达的变化,为探讨骨骼肌废用性萎缩的机理提供实验线索.方法 选取
目的 探讨实现主机与小型医学仪器互连的方法,以便最终实现小型医学仪器的网络化。方法 本文提出了利用通用串行总线(USB)实现主机与小型医学仪器互连的方案,同时解决了此方案
目的观察+Gx作用下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Gx致脑功能改变和工作效率下降中的可能作用及防护措施.方法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5 Gx组、+10 G
目的 观察21 d头低位卧床期间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方法 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24.8±6.1岁,进行了21 d HDT-6°卧床试验。HDT前、HDT第10天及卧床结束时进行
习总书记指出:"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贯彻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航天发射和返回过程中的高G值以及在轨道飞行中的微重力均是航天员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相应的工作姿势与地面状态有较大的区别.本文根据10年来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相关工效学的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强骨抗萎方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大鼠51只尾吊-30° 21 d模拟失重,观察强骨抗萎方对大鼠血沉、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液粘度及红细胞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普及, 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在新时代背景下, 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交流和沟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对兔股静脉压力-容积关系的影响及静脉壁显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头低位(-20°)倾斜的方法作为模拟失重家兔模型.24只雄性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