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应用并指分指术分析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069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应用于并指分指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0例单纯性皮肤性并指病例,采用改良的指背五边形皮瓣和指体的Zigzag皮瓣行23个并指分指,记录皮瓣修复的范围、是否发生皮瓣感染及坏死等早期并发症,测量并与健侧对比指蹼深度和指体外展角度,对指蹼爬移以及指蹼瘢痕进行评分,并记录是否因上述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矫形。利用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长满意度。

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0~75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未发生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指蹼外形宽大,患侧指蹼深度(2.37±0.56)cm,指体外展角度(24.50±4.74)°,上述指标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指蹼爬移、指蹼挛缩以及瘢痕屈曲挛缩导致的再手术率为0。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

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与Zigzag皮瓣结合使皮瓣修复的范围达到近指间关节水平,降低术后指蹼爬移以及瘢痕挛缩等并发症,指蹼宽大有利于手指抓握大的物体,手术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作为经济迅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她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特点和面临问题、对策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珠江三角洲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我们要从中掌握分析区域经济
目的探讨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修复指神经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采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制的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桥接修复5例6侧指神经缺损,缺损长度18~28 mm,平均21.7 mm。结果术后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4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事件;所有修复侧指神经的感觉功能均有改善,其中3指末端指腹的静态两点分辨觉分别
基于一致聚焦和Khatri-Rao子空间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互耦条件下宽带信号DOA估计算法。首先,通过在阵列两端设置辅助阵元来补偿各个频率处的互耦效应;接着,对补偿后的协方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后手法复位治疗首次手法复位失败的掌指关节绞锁的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我们对7例首次手法复位失败的掌指关节绞锁患者,行关节腔内注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局麻下手法复位。结果复位后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2~19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6例复位成功,1例因籽骨撕脱卡压于关节内行手术治疗。复位成功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对于掌指关节绞锁首次手法复位失败
期刊
在2010年第四次公布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世界分布图上,参与调查的集热器制造公司(包括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和空气集热器)数量自2007年的177家,迅速增加到248家。在太阳能
为了解决贫困学生们的上学难问题,我国现阶段也已经建立起了多元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资助体系的具体推行过程中还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这也就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多伴有肺部病变,但其中肺间质病变仅占很低比例(1%~6%)[1,2],其原因主要是此类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如何早期对其作出正确诊断?以往是通过临床表现、X线胸片和肺活检等方法,但由于出现临床症状及X线胸片有改变时已属晚期,肺活检又属创伤性检查,有一定危险性,患者较难接受。所以对SLE肺间质病变的早期、正确诊断造成困难。一氧化碳(CO)弥散功能的测定是通过CO弥散吸收率
现有二维到达角估计算法大多基于子空间理论及需要参数配对,针对这一问题,在稀疏表示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参数自动配对的二维到达角估计新算法。该算法在L阵列下构建阵列互
数字化时代,民俗文化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民俗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处于数字化时代的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置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