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来源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184015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动物防疫工作。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成果不仅关乎养殖的效益,还对养殖行业人员的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传统生物技术发展而来的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发展迅速,而且是21世纪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使其在新兴学科和产业内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动物医学领域的分子生物学。本文对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疫苗接种、动物病菌检测、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及动物育种等动物医学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
【目的】对云南省阳宗海沿岸胡家庄农田土壤、白菜及花椰菜进行野外调查采样,测定分析土壤、白菜、花椰菜中砷的含量。【方法】农作物砷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土壤
畜禽养殖业规模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粪便污染问题变得愈加严重,要想有效控制和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需采用多种技术模式对畜禽粪便进行科学处理,以缓解对环境的压力,推动畜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1粪污能源化利用1.1基本技术以专业生产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目的,对畜禽养殖期间产生的粪便、污水等集中贮存和处理,使用氧化塘贮存,无害化处理后也可以应用于农田,实现粪污资源的合理利用。
根据棘球蚴病(包虫病)在高寒牧区流行的现状,为了探讨高寒牧区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的有效防控措施,作者结合多年在高原基层一线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控工作积累的经验,认真分析研究高原地区包虫病流行特点,提出可行的防控措施,供读者参考。
云南省肉牛产业依靠丰富的草料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边境区位优势,在品种培育、选育和利用,饲草料供给,肉牛养殖、屠宰和牛肉加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肉牛种业方面,云南省已获批的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有5个,居全国首位。本文以2008~2018年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及各地区肉牛生产发展变化过程、规模、产业产值、存栏出栏、肉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肉牛产业方面还是存在着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问题,阻碍了云南肉牛产业升级与更深层次发展。因此提出良种工程,延伸云南肉牛产业等举措
粪污问题一直是困扰畜牧养殖的一大难题,如果治理不及时或治理不当,会对周边的大气、水源、土壤造成严重的危害,还会对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主要对畜牧养殖粪污产生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展开探讨,供参考。
优化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鸡痘鹌鹑化弱毒细胞苗的生产工艺中,采用同步接毒法即在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时同时接毒和异步接毒法即鸡胚成纤维细胞形成单层以后接毒,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以同步接毒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细胞培养的时间,简化工艺。
国内的畜禽养殖地区主要在农村地区,一般都是个体养殖,且养殖的数量也比较少,缺少一定的规模性。当前基层养殖的现状是大多数养殖户都缺少畜禽养殖的专业知识,不管是疾病防治的意识,还是防控能力都比较弱,很容易导致出现畜禽类疾病。所以,本文对怎样提升兽医对畜禽疾病的防治技术做了分析探讨。
2020年9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狂犬病日,其主题是“终结狂犬病:协作,接种疫苗”。距离WHO全球消除狂犬病的战略目标只有10年,在此之际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GARC)提出预防接种和全球协作是从源头消除狂犬病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各类诊断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对目前国内外狂犬病的诊断技术作一综述,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全球协作消除狂犬病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杀灭患病家畜或带菌家畜排泄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菌,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同时,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其它家畜,引起疾病发生和流行必须进行消毒;消毒是目前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它不但可以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防止传染病的扩大和蔓延,也可保护相关人员免受感染。消毒是兽医卫生防疫工作疾病防治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兽医卫生防疫中经常用消毒药来进行消毒,根据被病原菌污染的程度、环境等,要选用不同的消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