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班级管理的措施与实践

来源 :文艺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是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衔接的新模式。为了更好地探索“3+2”专本衔接班级的管理模式,本文以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软件技术(3+2)班级为例。对“3+2”班级管理、团学活动、班级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实践进行总结,提出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办法,以促进“3+2”专本衔接班级制度的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
其他文献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促进其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到要将美育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语文是直接指向人的,是所有学科中与思想、感情、品德等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散文是极具美感的,向来有“美文”之称,其形散但是神不散、语言优美等,且具有情感与审美的主旋律。因此,美育在散文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散文美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等,从而实现理想教学的目标。
以魏晋时期古代中国山水画的文人抽象诗和画法书论古代山水诗和画法的自然产生发展过程为自然历史文化契机,论述古代文人进仕无门而“性好山水”的士族文人在古代中国玄学道家思想相互影响下自然发展生成的一种具有独具历史意义而又超越于世俗的文人情怀;重点分析阐述此类古代山水诗和画家将所写的寄托之诗感情于古代中国山水画法中的文人诗、画,为古代中国山水画家和画家不断追求古代山水诗意抽象文化表达所必须具备所能提供的必然地理历史文化条件,并通过对王维、苏轼、郭若虚和石涛等古代山水人物对象的诗与古代山水画相互影响下所感发的自然历
随着社会的音乐教育普及化发展,现阶段对从事音乐教育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创新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动手探索能力。当今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和高校音乐教育存在部分不完善,导致两者不能完全有效连接起来。本文主要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与高校音乐教学的关系进行浅析。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师生互动比例过于集中优等生、课堂教学互动过于形式化及课堂教学互动方案过于单一的三个问题。对于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文章进一步探究了问题的本质,通过对教学管理中课堂教学互动中问题的探究,提出了相对应的实施方法与建议。解决了实践中的困惑,明确了教学互动发展的方向,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促进了良好的教学管理改革,为培养创新性人才而服务。
本文以《魏园雅集图》为研究对象,考究明代雅集题材绘画中的隐士情怀的表达。雅集图是一种描绘文人聚会生活的绘画题材,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种特殊的题材表现形式。雅集图由萌芽期时多以资政有关转向了后期多描绘政治生活,作画者的描绘所产生的怡情功能,具有纪念与文化的意义,所富含的文人情怀也不断影响着后世。雅集图在明代发展的最为兴盛,明代中期以后更加注重个人的主观意志与情感。它不仅体现了历代画家对创作内容的思考,也表达画家抒发自己的文人情怀具有一定的意义,在经济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下,“雅集”往往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古代文人
我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滋生了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智慧,对于现代教育具有补充和辅助作用,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目标。语文课程承载着文化,是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平台,既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语言能力,发挥这门课程工具性,又能让其汲取民族文化精髓,积淀深厚文化素养,从中学会做人做事道理,逐渐生成人文情怀,人的全面发展将会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贯彻。本文研究了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价值,分析目前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课堂中渗入传统文化的新思路和策略,仅供语文教育工作
色彩基础课程教学是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油画教学,还是版画教学,抑或是国画教学,色彩教学在其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色彩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必然途径。伴随着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绘画类教学也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色彩课程作为绘画类教学的基础课程,也应该紧跟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步伐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方式等,以推进其在新时期的改革和发展。
信息化教学属于当前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运用的主要手段,也是教育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也就是说信息化能力属于教师必备能力之一,教师对于信息化的掌握程度与教学质量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高校对于音乐师范生,需重视对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促进其能力提升,使音乐师范生发展能够更好与社会实际需要相适应。
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的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唱歌的技巧。同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有效提升学生对于音乐以及艺术方面的感受能力,需要在创造能力以及艺术情操方面有效的得到训练和提升。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越发的需要对传统的高职声乐教学进行创新。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针对多媒体技术在当今高职声乐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写到“污秽出文雅,寒冷即风流”,作为日本唯美主义作家的代表,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在嗜虐与痛淫、情欲与审美、以及悖德与洒脱的二元张力中展现女性官能美,法兰克福学派洛文塔尔说过“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媒介”,本文将从解码与编码的角度,分析“女性跪拜主义”符号对人物形象塑造及其传播的意义,并对其中的“拜女”和“男权”的关系进行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