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OD教学在“后BYOD时代”的应用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教学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自带设备进入课堂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或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相关学习活动。BYOD教学有助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呈现教与学过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实现高效的教与学。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严禁学生将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后,BYOD教学进入“后BYOD时代”,即教师自带设备进课堂,学生在家运用电子产品学习。笔者将结合学校BYOD课题组的具体工作,从课前、课中、课外三个方面来阐述BYOD在“后BYOD时代”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
   一、应用于预习与备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从哪来?从学生的预习中来。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开展BYOD学习,运用相关App进行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学习难点,让学生带着“惑”听课,做到有的放矢。同时,App对预习作业进行智能化检测,教师同步了解预习结果,可以在备课中及时调整相关教学环节,让学生的预习成果在教学环节中得以展示,更好地实现“以生为本”。
   例如,教师通过学校“乐教乐学”App布置朗读新单词和阅读文章等口语作业,学生提交作业后,系统能自动生成检查结果。教师不仅多了一个“助教”,而且备课更加有的放矢,一些个性问题在平台上一对一解决,精准辅导;一些共性问题,及时在新的教案中调整。可见,BYOD教学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使翻转课堂得以真正实现。
   二、应用于课堂教与学
   1.创设学习情境
   杜威将教学过程概括为“情境、问题、假设、推论、验证”五步,认为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与社会经验相联系的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运用BYOD教学就能很好地创设真实且多样化的学习情境。
   初中历史教材的年代跨度很大,历史课往往会让学生觉得很有距离感,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通过播放微信公众号中的视频来创设情境是个好方法,有些公益性微信公众号每期发布2~5分钟的视频,中间没有广告与插件,只是不能下载,而运用BYOD教学,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教师只需打开“希沃授课助手”,点击手机同屏,手机就成了一台移动的放映机,可以轻松地在课堂上播放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视频,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比如,教学“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时,教师可以用手机切换到微信,播放“张骞西行路上的‘艱难险阻’”这一视频,戈壁、荒漠等塞外风景将学生带入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境之中,与历史的距离瞬间拉近,更能体会当时出使西域的艰辛。
   2.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展示自己学习过程的机会,并善于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BYOD教学就能及时将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上分享,促进高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物理探究课“声音的特性”的过程中,教师在观察学生的实验,要在全班向其他学生展示任务完成得较好的小组成果时,只需通过“希沃授课助手”将手机摄像头同步至教室屏幕,自带的手机通过BYOD成了一台移动的摄像机,被抓拍的学生成了整个课堂的“红人”。教师还可以用手机拍照功能随时将学生的课堂练习直接呈现出来。以往讲解练习,通常是让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书写,或用展示台进行展示。而利用同屏功能讲评学生作品,可以通过局部放大或批注,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评分,根据互评情况分别授予金、银、铜牌。自信可以进一步催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认真地学习。
   3.放大观察细节
   在对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中的细节,在观察中了解实验现象。但实验现象的出现总是稍纵即逝,及时捕捉与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细节,对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是比较困难的。虚拟仿真实验一度作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深受师生欢迎,但其没有真实实验中的触感和体验,缺乏真实感,BYOD同屏技术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教学物理课“声音的特性”进行“探究音调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教学时,教师用力击打鼓面继而泡沫跳跃,但是这一实验现象的发生时间短、现象不太明显。这时教师再次先将手机运用BYOD完成同屏,由教室屏幕放大的实验现象真实可见,整个实验过程可以从多角度清楚地展示给全体学生看。
   4.进行探究学习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究规律的途径,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不少中学配备了数字实验室。传感器技术的优越性之一,便是可以将传统实验无法直观呈现的物理量直接以表格、曲线、刻度等形式呈现给学生,易于学生接受。利用数字传感器进行实验,可以将定性分析改进为定量分析,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与可信度,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熟悉科学研究方法。
  教师还可以将数字实验室带进课堂,用于演示实验。例如在教学“了解物体振动发声情况”环节,教师可以带数字实验箱进入教室,将声音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接入电脑,传感器采集实验数据并自动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可以将声音的波形显示出来,使学生直观感受声波。通过比较高低音调的波形疏密程度的不同,轻松得出实验结论。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对科学规律进行再发现,有效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三、应用于巩固与个性化学习
   课外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分析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作业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拓展延伸,涉猎更广阔的相关领域的开始,是课堂的延伸。回到家后,学生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下运用手机摄像头或App完成探究实验、思维导图、观看微课等作业。比如,物理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无危险、材料易得、操作简单的小实验,像教材中的小实验“光的散射”,只需要水和镜子就能简单完成;历史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用“MindMaster”思维导图制作历史知识网络,既简单又方便。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配合完成拍摄,上传至指定平台,教师自动查收作业,并显示作业提交数量。这有利于帮助学生适应数字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适应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
   总之,BYOD教学在使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高效教与学等方面,有着传统课堂无法媲美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BYOD也将更进一步助力并融入教学,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2017年8月,洋口港实验小学顺利完成了整体搬迁。这一建校史上里程碑式的盛事,让学校师生拥有了全县一流的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在愉悦享受优秀教育资源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学校领导着眼全局,深谋远虑,将事关学校前途的青年教师培养放在了学校远景规划发展的首位,制订了“一年入门,三年成形,五年成才,八年成器”的培养目标。经过三年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初步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一、稳定踏实的思想理念,是青年教師的
期刊
本报讯 近日,永州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向日葵工程”课程资源研发工作座谈会。永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赞校出席会议,永州市教育局领導班子及相关课程研发专家参加会议。   会上,研发小组负责人分别就课程资源研发进展情况做了介绍。黄赞校与专家们深入交流、认真会商,并就研发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黄赞校强调,课程研发小组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行动自觉;要在研发中创新思维,积极吸取先进经验
期刊
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丁店小学(以下简称“丁小”)地处如东东南角,是一座有着40多年历史的乡村小学。按照如东县委提出的建设“小而优、小而美”乡村学校的总体目标,丁小对照自身,精准定位,确定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一所能令老百姓满意的现代化农村小学。  丁小的发展愿景可從三个维度来分析:第一是教学质量令百姓满意,学生学科成绩、综合素质被社会、主管部门认可;第二是办学有特色,以“幸福教育”为平台,将“幸福
期刊
本报讯 近日,吉林市龙潭区各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各学段学科教师备课培训工作有序展開。   本次备课培训活动全部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吉林市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小教部、综合部共计25名教研员,携手专家教授、骨干教师近60人,共同策划设计在线培训课程30场次,每个场次中安排培训内容3至5项。   为了使备课培训活动达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收效显著的目标,吉林市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
期刊
本报讯 为更好地推进长春市宽城区的家庭教育工作,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成长,日前,长春市宽城区妇联、宽城区教育局在宽城区天津路小学北校联合举办了家校社合作“家长课堂”培训活动。   长春市宽城区妇联主席刘鸣坤、副主席刘芳芳,宽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厚继山出席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
期刊
学校是开展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好学校法治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主要途径。现代生命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每个学生在法治素养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调动旧知,与课堂内容相呼应,从学生视角出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故事出发,关注生活事件,让法治教育接上“童”气。   一、开展学生视角的小学法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小学法治教育的对象
期刊
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在前期充分研讨和反复思辨的基础上,提出打造“无限”课堂的理念,对各学科的线上教学做了积极的努力与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细分年段,特色教学   在探索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模式初期,学校教学领导带领语文教研团队中心备课组成员,制定教学原则,即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都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为方向。线上教学初始阶段,在与中心备课组成员确定学段、学年的教学目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桦甸市红石砬子镇中心小学严格贯彻落实桦甸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线上教学工作方案精神,另辟蹊径探索网络教学策略,创新管理方法,为学生营造了居家不离校、离校不离师的学习氛围。  综合运用平台   互联网为教学搭建了新的教学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学习及创新授课方式的机会。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师把钉钉群、微信群、QQ群等当作另一个抗击疫情的战场,通过这些平台,实现了师生隔屏教学,
期刊
疫情防控期间,松原市长岭县八十八乡中心小学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积极建设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合理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保证了教学效果。  分层推进,助推线上教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副校长为正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停课不停学”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方案强调要发挥团队力量,从制订一班一计划、建立教学
期刊
本报讯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综合改革研讨会,研究谋划2021年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工作。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江凌,河南省政府副省长霍金花,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尹洪斌,河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及在郑教育厅班子成员出席研讨会。河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河南省教育厅班子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