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主题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1983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教师在指引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对于同一种主题的阅读,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量化,从而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和阅读情感,并让他们的思维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清晰,进而使语文课堂变得“璀璨生辉”。

一、设定阅读目标,激发阅读兴趣


  主题阅读的目标是有效地引领学生的阅读过程,缺乏阅读目标的主题阅读活动往往是低效的。在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阅读时,需要学生读什么,如何读,读到什么程度,都必须精准把握。
  清晰化的阅读目标,可以消除学生对主题阅读畏难的情绪,让他们的对主题阅读产生兴趣,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欢欢喜喜地阅读,让他们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阅读上,使他们的阅读达到理想效果。因此,阅读目标的设置既要清晰又要有一定的弹性。
  例如,《哪吒闹海》这一篇课文描写的是一个神话故事,这个神话故事是非常有趣的。故事中的人物定位清晰,性格鲜明,故事情节富有神话色彩。针对这种题材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举办一个主题为“神话故事”的阅读活动。为了让学生对阅读更加深透地理解,真正喜欢上阅读,可以不将阅读的目标设置为对字词句等学习的具体要求,而是将主题阅读目标紧扣在感知神话故事的特点上,可以分解出以下三大目标:第一,通过阅读神话这种题材的故事之后,知道故事中的人物和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第二,在阅读过多篇神话故事之后,通过比较从而得出这种题材故事的特点,能感受到神话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第三,在开展神话故事类课文主题阅读之后,发现这种神话题材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地方,学会使用故事中夸张的手法,进而让自己的想象空间得到增长。
  这样,基于精准化的主题阅读目标,就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引导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阅读活动。

二、基于阅读主题,整合阅读文本


  如果用一种关系来形容主题与课文之间的关系,可以把主题比作是“藤”,把课文比作是“瓜”。果实的根基是藤蔓,每一个单元都有一根藤蔓,有很多个果实都在藤蔓上生长着,藤蔓上的这些果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对课文的编辑与排版就依照“单元主题”这种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对阅读的教学中,要善于使用“以藤蔓串联果实”的教学策略,要学会把单元的主题作为一个中心,对单元内的多篇文章进行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进行高效率的阅读。
  例如,“亲情”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的文章有五篇,分别为《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一)》《沉香救母(二)》《木兰从军》和《唱歌二小放牛郎》。通过这五篇文章可以很容易看出来,这个单元的“藤蔓”主题即“亲情”,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主题将文章串联起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在课堂的学习时开心快乐地进行下去,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有趣的课外材料将主题的作用和好处放大。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目标设置为:推进学生的精神生长,将枯燥的学习变成有趣生动的活动。那这个目标要怎么达成呢?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种形式,比如体验和感悟、对文化以及生活等资源进行整合,引出整体知识体系。
  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有设计和建设的双重职责,要认真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整合专题教学内容,把握和归纳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充分考虑创新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大容量和高密度的知识,快速增加知识储备,提升学习能力。

三、优选阅读材料,丰富阅读体验


  主题阅读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呈现以及相结合等都具有自主权。所以,教师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再设计出主题阅读教学,严防阅读材料不齐全、顺序混乱、立意不明等问题发生。教师应有技巧地选择阅读材料,从较小的切入点切入阅读活动的主题,与文章的题材、体裁、写作特点以及表现手法相结合,并且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和阅读经验进行选择。作为阅读活动教学的起始环节,材料的选择可以为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例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怀。课文以我国各地的壮丽山河、自然景观为题材,以“长城”“庐山”和“南沙群岛”等为关键词。教师在教学此单元的内容前,分析、确定“祖国不同景观的特点”这一切入点,选择《美丽的小兴安岭》《梅雨潭》以及《鸟的天堂》三篇课文作为阅读文本,进行主题阅读。选取的课文都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方便阅读,引人入胜。文章通过对祖国山河的描绘、富饶物产的展示,逐步展开了祖国瑰丽的版图,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富强不仅仅在于山川河流中,也同样存在于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上下五千年的人文活动中,由此,骄傲之感便油然而生,对民族、对祖国的自豪之感也溢于言表。

四、基于学生特点,丰富阅读活动


  主题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体现个性,发展兴趣,开拓思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教师应该适时组织具有相关主题性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铺设通达的道路。教师应该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如复述一个故事,或用表演的方式呈现一个场景等。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在复述故事或呈现场景的过程中既能感悟文本,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中的《鸟语》《天鹅的故事》两篇文章作为课内阅读材料,并通过题材的选择,把课外读物《罪马》作为延伸阅读的材料。三篇文章,描写的都是具体的动物,因此以动物的图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熟悉文本后,教师组织复述故事情节的比赛:“哪名同学可以描述一下这几篇文章的故事情节?读过这几篇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越简洁、越清晰越好。”学生积极响应教师的号召,跃跃欲试复述了故事情节。
  生1:《鸟语》讲的是鸟儿和“我”交谈,表达了“我”十分喜欢鸟儿这种动物。
  生2:我觉得《鸟语》不仅表达了“我”对鸟儿的喜爱,还呼吁人类要爱护鸟儿,人类应和动物交朋友。
  生3:《天鹅的故事》说的是天鹅为了在寒冷的冬天活下去,用身体破冰,体现了团结和友爱。
  …………
  上述案例,不难看出,主题阅读活动中的阅读与复述、思考与感悟等环节,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文本内容,记忆文本并理解文本。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
  作者簡介:山东省青岛市重庆中路第一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欧美国家面临就业困难,而中国经济却在持续走强,这吸引着更多留学生回国发展。据统计,2009年前4个月归国留学生同比上升了34%。为了吸引这些人才,各地纷
视敏度测试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视物照度(或亮度)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视物周围照度、被测试者所处环境照度以及视物与背景亮度对比对视敏度的影响也很重要。然而目前在进行视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主导的世纪,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今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作为艺术欣赏课程之一。和美术欣赏一起被安排在两年内完成教学任务,成为必修课。与初中学生相比,高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
液化石油气(IFG)作为城市车辆动力的一种新能源,这项研究在国内起步虽晚,但试验以及试制工作却已进行得相当广泛。文中着重分析了LPG燃料的物化特性和燃烧特性,并通过与汽油比较,探
一、加快发展我省海洋经济开发,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着重搞好调整海洋渔业结构,抓好海水养殖基地建设;强化厦门港集装箱干线港的建设, 相应发展福州、泉州、漳州等港口;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例 1  男 ,9岁。因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致多次阿 斯综合征发作 ,故在心导管室内无菌操作下安置了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VVIR型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常
“你就只会玩手机,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近日,海南省儋州市那大第七小学一名四年级小学生的作文在当地许多人的朋友圈热传,不少老师和家长看了后的响应
写作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形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农村小学生也有一定的作文资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作文教学的艺术,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出发,营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