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胰岛素转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nian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一次基础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的血糖控制情况与人群特征的关系及基础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方法 为随机、开放、两中心的平行对照研究,治疗期12周,选择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加或不加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FBG)在7.8~16.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7%~10%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至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加格列美脲3 mg或每日注射两次预混30 R(诺和灵)胰岛索加格列美脲3 mg治疗组,胰岛素剂量每3天调整1次,至目标FBG≤6.0 mmol/L.结果 治疗12周后,甘精胰岛素组和预混胰岛素组的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两组HbA1c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8.0% vs 8.9%→7.8%,P>0.05).治疗期间,预混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频率均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组,总低血糖事件分别为123次、57次,经证实的低血糖例次(94 vs 21,χ2=23.692 P=0),其中午餐前低血糖发生尤其显著(64 vs 17,χ2=7.762,P=0.005).甘精胰岛素治疗后HbA1c≤7.5%者达28.2%(11例),剂量为(0.58±0.29)U·kg-1·d-1;HbA1c>8.5%者占23.1%(9例),剂量为(0.66±0.30)U·kg-1·d-1.甘精胰岛素两亚组治疗前HbA1c、糖尿病病程、餐后2 h C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1±0.8)% vs (9.6%±1.2)%,10年(6.0~14.5年)vs 13年(8~19.5年),餐后C肽:2.5 nmol/L(1.4~3.3 nmol/L)vs 1.4 nmol/L(1.2~2.6 nmol/L),均P<0.05.结论 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治疗前HbA1c水平、糖尿病病程和餐后2 h C肽水平是影响一次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疗效的主要指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