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纯粹写人生——读冯清利散文集《一路好奇》

来源 :躬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冯清利先生的熟识,缘于我组织的乡村文化振兴创作团队.他虽已是文学创作的高手,但采风中处处显得谦逊、低调.后来,多次活动的交集,他的文品、人品形象渐渐地在我的脑海里丰满起来.当用心阅读他的散文集《一路好奇》之后,给他写点什么的冲动愈演愈烈.一个冬日,书桌上的阳光做伴,和着有节奏的键盘声,冯清利先生的形象渐渐跃然纸上……
其他文献
期刊
打开窗,湿漉漉的空气夹杂着土腥味,窜进屋子里.窗外的桂树微微晃着,地上落满一层黄色的雨,煞是好看.这雨不大不小,不快不慢,已经下了两天了.这些年,我习惯了下雨,或者说,我已经不在意雨下还是不下,该来的总是要来.躲不过,不早不晚,落在该落的地方.
期刊
期刊
期刊
1rn终于来到丹江!触目波光粼粼的湖面,我所看到的却非浩渺的烟波,亦非远近交错的游船帆影,而是透过清碧镜湖,窥见清澈的湖波下面,那三条丰饶富腴的平川.rn古老的丹江,发源于秦岭南麓之脉凤凰山,辗转千里,来至淅川,与淅川境内的灌河、淇河、滔河、刁河相汇,于龙山、岵山之间,冲积出三条肥沃富饶的平川:丹阳川、顺阳川与板桥川.
期刊
期刊
雨是在午后下起来的.rn雨珠像一个个快乐的爬行昆虫,汇入逐渐形成气候的水流中.旷野、房屋、草木、牲畜、河流,全都张开毛孔,渴望被浸润.rn我在旷野与一场雨邂逅.冬日的寒意很含蓄,是一个暖冬.雨显得格外羞涩,旷野开阔而深远.雨直接进入旷野,如赴约般隆重,但一点儿也不矫饰.渐渐地,雨不安分起来,脚步匆忙,声音尖利,旷野一下子热闹起来,有明晃晃的痕迹.我撑开伞,耳边传来轰隆隆的打击乐.云很厚,里面仿佛有一个硕大的漏斗.冬小麦还没有形成气候,田野裸露着褐色的阡陌,一整个空荡荡的,蔓延到视线尽头.几只乌鸦在空中盘旋
期刊
期刊
应是鬼斧神工,硬在山半腰竖劈一挂立陡石崖,又横劈一片月牙形平地.月牙的最宽处不过五尺,却在不到五尺的地方搁一块巨石,为红薯面蒸的窝头状,半间屋大,竞有一半悬在空中,仿佛稍稍用力一推,就会滚下深涧.石乃黄褐色,质地酥松;陡崖却是青灰的,如生铁凝固.显然,石头原本不在此地,是高空跌落的.它若再大些,必继续跌落到山脚;它若再小些,则造不出如此惊险.偏偏正是这么大的石头稳稳地落在这么巧的位置,就弄出了蹊跷.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