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结合,开启渐新模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cfl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伴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诞生起,我就一直承担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这个角色。在这近二十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开发和活动指导的过程中,笔者慢慢地成长。从刚开始的懵懵懂懂,云里雾里,到后来的摸到门道,大胆实践,到现在的驾轻就熟,渐入佳境。在一线多年的摸爬,使笔者获得了一点点小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小启发。
   【关键词】  小学综合实践 主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112-02
  大家都知道综合实践活动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这就意味着它不是只用老师讲学生听就能搞定的,而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实践活动,活动的每一步都得真实、踏实、扎实,没有一点捷径可走。巨大的工程,繁重的工作量,事无巨细,样样操心,极度考验着指导教师的脑力、体力和毅力。活动开展起来,我们老师是嘴累、身累、心累,每天都像是身体被掏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都是兼任的,身上还承担繁重的应试学科的教学工作或校内其它事务性工作,比如一个班的管理工作。在工作时段里时间和精力被大量占用,分身乏术。
  这是现实,不得不承认。但转化得当,也能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俗话说得好,一个好的活动设计都是“套路”出来的。就像做一盘菜,原材料都是一样的,如果加入不同的元素,进行不同的结合,所呈现出来的成品就会不一样。那我们能否将我们承担的班主任工作、语数英科等专业学科中有利因素结合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将主题活动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与学科整合,抓住师生急需解决的痛点,开发适合本班学生的发展所需的主题活动,用活动来推动学生的进步。我们是专业学科老师,就可以运用学科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使活动得以向纵深发展;我们还是班主任,那在班级学生中是极有威望的,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也长,可以充分地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绝对优势,追踪学生参与活动的进程,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这样,就能很巧妙地把劣势转化为优势了。
  以我现在所带的班开展的三个主题活动为例。我采用的是“一大搭两小”的形式。“一大”指的是较长周期的“书香伴我成长”活动,贯穿整个学期。“两小”是指短平快的“放飞风筝”和“我是科技小达人”活动,穿插在其间进行。在一个学期中开展三个主题活动,怎么做得到?
  “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活动设计的初衷有三:一是学校本学期要开展“读书节”活动,每个班都得参加,每个学生都不能落下,这是学校工作,是不是要做呢;二是我是班级的语文授课老师,有提高本班学生语文能力的需求,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最有效方法,这是自身学科教学的需要,一定得做吧;三是我还是班主任,学生到了四年级,正是精力旺盛、顽皮好动、惹事生非的阶段,引导他们多看书看好书,往大了说是陶冶学生性情,往小了说可以避免班级内部因学生无事生非,吵架打斗发生伤害事件。你看,这是班级管理的需要,必须得做吧。这样一来,“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正好结合了学校工作、自身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建立了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很容易激发行动的热情。这种依据三结合设计的主题活动,可以做到一拖三,一箭三雕。这种极具价值的活动,不仅要做,而且是要好好做,做出实效来。
  期间,还见缝插针地开展了“放飞风筝”和“我是科技小达人”活动。“我是科技小达人”活动又是一个三结合的典型:学校举行“科技节”,班班都要参与,还开展评比,不仅有个人奖项,还个团体奖,学生和班主任老师都拿奖的需求。有活动开展了,作为语文老师,就可以布置学生以“科技节”里的素材写作文了,让他们多练练笔。这对学生语文成绩提高也有帮助。这样一来,老师有开展活动的动力,学生有参与活动的动力。“放飞风筝”的开发初衷也是基于三结合的原则。这三个主题活动效果非常好。在学校的“两节”中,我们班全员参与,个人和团体的奖项没少拿,奖项的等级也挺高的。学生树立了“班兴我兴,班荣我荣”的思想,形成了很强的班级荣誉感。主题活动中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活干,班上游手好闲的人就少,惹事生非的人就更少了,班级管理工作很平顺,极少发生因学生吵架打闹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这种与学校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和自己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的主题实践活动,能够回归到我们工作的母体中,真正让老师和学生把心思沉在活动之中。指导老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三结合的主题活动,营造了活动开展的必要感,制造了学生的参与感,大家都必须在活动之中,都成为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都有“没我不行”的感觉。这样一来,即使活动得再苦再累,大家也都能顶下去。
  我带的上一届六(2)班的“有趣的篮球世界”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也是采用了三结合的原则。一是与学校工作结合。那时我们香洲区开展大课间比赛,每个学校的师生都在全力以赴备赛。学校的大课间就是篮球活动,开展“有趣的篮球世界”主题活动就特别切题;二是与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结合。篮球项目是学校的精品体育项目,篮球活动已经成为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开展“有趣的篮球世界”主题活动就特别有氛围;三是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全班53名学生,15名女生是校女子篮球队的成员,7名男生是校男子篮球队队员,全班占比达到41.3%。其他的学生虽然不是篮球队员,但我班每周一節的体育特色课就是篮球课,在课堂上就已经得到过篮球运动的启蒙教育。学生成天浸泡在篮球运动中,开展“有趣的篮球世界”主题活动就特别有保障。班上的每个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参加活动,极有参与感,大有舍我其谁的气势。最终,每个学生用行动证明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一个与平日不同的新的自已。   在活动总结阶段,学生要写活动感受。有着重度写作困难症的同学,提起笔刷刷地就写了起来。
  一个看见陌生人就会低头脸红的学生,一个要在众人面前说话就会紧张得手脚无措、张不了口的小男孩冯同学写道:“这次活动使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勇敢地在汇报课上发了言,这是我的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发言,希望下一次会更好。”
  拍摄组的小李同学写下这样一段文字:“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凡事要齐心协力,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就好比打篮球一样,有哪个运动员是自己单打独斗的呢?为的就是让事情完成的更加好。一个大饼可能一个人吃一天都吃不完,但如果几个人每人吃一点,一下就吃完了。做事也是如此!一个人想做一件大事是吃不消的,如果一群人来干的话就快多了,也省力多了!”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能把团队意识用自己的理解解释得这么清晰生动,不是哪个教师能教得出来的。只有他切身的体验,才能让他有这样深的领悟。主题活动中,他们小组的六个同学,自编自导,自己拍摄素材,自己剪辑、录音、后期合成,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制作出《一个篮球梦》的原创微电影,惊艳汇报展示课的现场。
  很多同学都在活动总结中谈到了活动对于他们在做人做事的态度方面转变。制作组的小蔡同学在活动总结中这样写道:“这次活动比我想像中的更完美,没有谁掉链子。因为大家都很重视这个活动,拿出了自己的态度。所以,自己认为很难的事情,也许只是自己不想做罢了。要是真的认真去做了,就算失败了也不会觉得遗憾。有些困难是假困难,真正的困难是自己心中的恐惧。有一句话说得不错‘心怀不惧,方能翱翔于天际’”。
  形式组的小田同学的活动感悟,“也许我们做得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努力了。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只要你坚持执著地去做一件事,你就有可能成功。如果你连做都不做,那就一点成功的可能性都没有了。有些事情你不去做,它就永远像只纸老虎一样跑出来吓你。只有你克服心理压力,迎难而上,你才有可能成功。”
  这些可不是励志的心灵鸡汤文,这是小学生经历了近两个月综合实践活动后写下的内心感悟。我们可以相信,这个活动,会给他们今后的学习及人生之路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
  看着一段段发自学生心底深处的语句,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大熔炉对学生锻造的力量。综合实践活动的力量是强大的,润物细无声的,它能将师生带进一个“渐新”的境界。
  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学生都喜欢采用说教式。只要学生违纪违规了,就苦口婆心地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当着面,学生似乎明白了道理,承认了错误,保证不再犯。可是,一转眼,他们又我行我素,重回起点。而我们呢,每天就像一名消防队员,时时刻刻都处在奋不顾身地灭火状态。每天都声嘶力竭,身心疲惫。这种正面、直接地,针对结果的教育方法,不仅没有效果,还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效率都很低下。这样下去不是个事!
  如何有效地吸纳的学生身上旺盛的精力,不惹事生非?如何增添班集体生活的趣味,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有集体归属感?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综合实践活动。对呀,活动在学生的眼里就等同于“玩”啊,是与日常学习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其中,不会有抵触情绪。同时,他们可以在主题活动中自己确定一个小目标,承担一项具体实在、有意思的任务,然后通过行动去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通过努力去兑现在他人眼中的一个变化,从而极富成就感。这样一来,学生就由被动的“要我做”模式转换成主动的“我要做”模式,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豐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各种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逐渐地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体认。
  静下心来想一想,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就像是在往一个账户里投资。这个账户,往小了说,就是完成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往大了说,就是师生双方的发展与成长。只要按照三结合原则,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平台,不断地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到零存整取。看起很慢,但老师和学生都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享受着时间带来的复利,获得巨大的收益。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我们,只要尽心尽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用精心的设计和高效有力的指导为一个个活动为保驾护航,并同学生一样,在活动中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改变,就能不简单地重复自己,逐渐创造出一个新的自己!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著.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
其他文献
【摘要】 高中数学必修5(人教A版)课后习题中提到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以及简单的应用,但该直线系方程却不能表示平面上过交点的所有直线,应用时存在着漏解的可能性,就像斜截式方程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方程,本文探讨该直线系方程不能表示哪种直线,以避免漏解的情况出现;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存在着局限性,那么过其它圆锥曲线交点的方程也存在着同样的局限性。   【关键词】 直线系方程 探究 拓展  
期刊
【摘要】 2020年的新高考方案出台后,化学成了选考科目。怎样解决同一班中化学选考和化学学考生的作业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方案,设计出了高一化学的分层作业。学生的分层,作业类型的分层以及作业题目形式的分层是设计分层化学作业的必需考虑的因素。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新高考 传统作业 分层作业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普通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及课堂组织能力与中小学音乐教师质量要求存在着一定的不匹配情况。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课堂组织能力素养,另外,高师音乐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根据中小學实际教学情况作出调整。   【关键词】 音乐实习生 音乐教师 高师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
期刊
【摘要】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通过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结合学生在考试结果来看,不难看出很多学生之所以存在丢分的情况,主要在于对一些主题题上存在较大的困难,特别在遇到一些短文填空题、阅读理解或是新题型语法短文填空习题中出错较多。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对上下文词汇的联想能力,无法判断出词汇的词性,也不能对词汇搭配、语态、时态形式的掌握,因而造成诸多的失分情况。基于此,教
期刊
【摘要】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重要内容,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主要模式,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传统实验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实验现象的灌输,未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依托进行实验教学设计,以使高中化学教学顺利实施。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探究实验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目前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地提升。在音乐的整个教学中合唱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在音乐的表达中音准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一个合唱能不能够完美的呈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音准的把握度和准确度的影响。因此目前的合唱教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有效地提高音准,教师需要积极地探索合唱教学中提高音准的有效地方式方法。本文针对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提高的意
期刊
【摘要】 传统的阅读教学,立足于字词的讲解,比较枯燥。本文主要足于以问题为导向,对部制版教材中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思辨性探析。只有把问题放到教学实践中,边反思边研究,才能突破阅读教学的瓶颈。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 问题 导向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13
期刊
【摘要】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指出科学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课外具有开放性,我们的科学教学就应当是多元的,多样的,科学教学活动不只局限于在课堂教学时间里,要把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出课堂,走向更大、更远的学习空间。这样的探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的世界
期刊
【摘要】 现如今,随着我国的教育新课标提出要不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音乐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艺术情操,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科目越来越受到了重视,流行音乐是音乐类别内最受欢迎的一种,也是现代社会的流行趋势,而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流行音乐的使用较少,学校和教师都或多或少忽略了流行音乐的作用,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全方面素质发展。本文将结
期刊
【摘要】 中考代数几何综合题,历来是拉开分值关键题目,难度非常大。传统的思路和方案,教学成果并不突出。本文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探索采用形象化、网络化、结构化的思维模式,在代数几何综合题中帮助学生找出界点,分类讨论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从而实现高分突破。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三数学复习 代数几何综合 界点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