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及治理对策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jiek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足,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片面追求农作物产量,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农业生产环境日益恶化,已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农业生产的特征
  1.规模小、分散式、高度自由、传统耕作方式依然为主的半现代化农业
  (1)以单个家庭生产经营为主,小规模,分散式经营。
  (2)生产经营决策独立自由,在品种选择、种植方式、种植投入等方面各自为战,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
  (3)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传统小农经济耕作方式逐步向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发展,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很大比重。
  (4)科学化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依然偏低,传统的经验式、自我感觉式生产管理仍然盛行。
  2.农业生产经营者老龄化,科学素养不足
  (1)目前,农业生产者日益老龄化发展,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小学为主。
  (2)农业生产从业者对新技术、新观念的接受和运用能力弱,环境保护意识低,科学生产意识淡薄。
  二、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的根源
  1.过度使用化肥。国际上一般认为每公顷225千克为化肥施用安全上限,而我国化肥施用量可达每公顷400千克,化肥有效利用率仅在30%~40%,其余60%~70%的化肥有的进入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造成水体污染;有的堆集于土壤,使土壤结构性状发生改变,造成土壤污染,降低土壤生产力。
  2.大量喷施化学农药。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有效利用率只有10%~30%,且以化学农药为主。大量未被利用的化学农药残留于作物、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要素中,污染危害极大。
  3.难降解农用膜大量使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用膜,且易降解农用膜的比例比较低,造成农业生产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
  4.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分散式、小规模畜禽养殖大量存在,使畜禽养殖废物难以有效处理处置,对地下水体和地表水体造成极大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碳、磷等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
  5.农业生产中的固体废物。没有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农业生产中的秸秆、林木枝条等农业固体废物,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农民还以焚烧等简单方式进行处置,对大气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
  6.传统农业生产漫灌式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水体的严重污染。以2009年为例,农业生产用水占全国61%,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占全国44%,总氮(TN)占全国57%,总磷(TP)占全国67%。
  三、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对策
  1.解决农业生产环境问题根本在于思想的转变
  只有以预防为主,通过源头减排、规模化经营、科学种植养殖,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达到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2.解决农业环境问题的具体对策
  (1)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的防治,不宜采用“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要坚持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基本前提,统筹兼顾、科学治理。
  (2)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以及主要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的特性,决定了末端治理成本巨大,且治理技术复杂,所以应坚定“预防为主、源头减排”的防治路线。
  (3)通过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等的投入量,从而在“总体量”上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友好化。
  (4)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循环经济”农业生产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坚持“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废弃物再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四、解决农业环境问题的建议
  1.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2.通过农业生产环境政策,鼓励和引导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
  3.借“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等改革东风,集中耕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以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统防统治,利用测土配肥、节水灌溉、土地修整、小流域治理、生物防治等技术,大幅减少农业生产污染。
  4.建立农业生产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土壤、水体农作物的监管,为预防农业生产环境质量恶化、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质量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5.坚持“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的发展思路,建设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指导体系,通过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应用,发展农业生产立体式全方位生态化模式,使农业生产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实现健康有序循环,消除农业生产中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过度投入而进入外环境引起的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化、农产品绿色无害化、农业生产环境质量优良化、农业生产投入最少而效益最大化。
  6.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加大农业科学新技术的推广,鼓励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以科学来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以科学来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化。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猗县环境保护局)
其他文献
经过基层推荐,组委会还评选出两名公益形象大使,分别是山西能源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山西天龙救援队策划部长、健康马拉松推广者王志雄和太原电视台《新闻快车》主播、山西百佳新闻工作者、太原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太原市三八红旗手薛文欣。  2015太原国际马拉松形象大使选拔赛组委会主任委员、省科协副主席郝建新,组委会主任委员、太原市体育局局长高波,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太原市体
期刊
8月26日,记者从山西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日前入选Asiasolar2015亚洲太阳能光伏创新企业候选名单,在众多光伏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十佳光伏创新企业”奖项。  另据了解,前不久由该公司研制生产的高效多晶硅光伏组件JNMP60和JNMP72均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及客户实验室严格的抗PID性能测试,双双实现1%以下组件功率衰减,优于行业5%PID的平均水平。
期刊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的创业创新浪潮中,有积极进取、带正能量的创新,也有充满投机和赌博性质的伪创新。即,以创新之名,图投机、炒作之实。有些所谓创新项目,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如有个互联网地产众筹项目,声称要做全球首家众筹地产的标杆和榜样。而事实上,他们连容积率、绿化率、建安成本等基本的房地产常识都不懂。其所谓的众筹,就是融资卖楼。导入众筹的目的,只是希望趁社会创业创新的热潮,把长达
期刊
8月17日,农业部公开发布了《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其中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80%以上”。  近日,农业部农机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当前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部署情况做了详尽解读。  人工成本上涨迅速机械装备需求迫切  近年来,在我国,农业生产“高成本”
期刊
作物种类  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  生产环节  以提高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  主攻方向  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重点是巩固提高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玉米机收、马铃薯机收、大豆机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解决高效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应用难题。  突破
期刊
据统计,在本届政府召开的100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有21次的议题与科技创新相关。平均算下来,不到一个半月就有一次,是受关注最多的领域之一。可见,科技创新已经被摆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经济要实现“双中高”目标,必须更好地发挥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科技人员的骨干中坚作用。  当前,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要靠改革红利、科技红利、人
期刊
“我做的不仅是产业,更是伟大的事业。我们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精心制作的山西特产,打造山西特产领导品牌,赋予特产更多山西传统的文化理念。”李皆宁非常有信心地说。当今全球已经进入了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时期,众多山西传统企业看好这个领域,却因人才及资源缺乏而寸步难行。李皆宁就应时成立了泓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泓哲网络科技填补了山西特产电商平台的空白,有效结合了山西特产与网络科技,为世界呈现山西传统文化!  
期刊
2015年9月17日,平顺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刘林松带领县政协副主席、县财政局局长申建国及县水利、交通、卫生、扶贫办等单位负责人深入石城镇自新村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自新村的村委主任王凤科高兴地说:“我代表全体村民谢谢你们,我相信有你们的帮助,自新村一定会有大发展。”这难忘的一幕,仅仅是平顺县纪检委在自新村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的一个缩影。2015年,平顺县纪检委领导6次深入村庄实
期刊
出台了不少推动创新的政策,创新效率却仍然不高;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核心技术却依然短缺……当科技创新被置于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时,这些阻碍创新的“顽疾”亟待破除。  科技资源分散、重复、封闭的“碎片化”,导致了创新的低效。仅中央财政拨付的各类科技计划就由近40个部门管理,为了争取更多支持,科研人员必须多头申请,拿出大量时间、精力跑项目,无法全心投入科研。由于财政支出要秉着“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原则
期刊
山西省著名商标、全国质量服务信誉3A企业、全国转型跨越新锐企业、中国名企、中国著名品牌、中国优质名牌产品、中国著名畅销品牌、全国消费者青睐首选满意品牌……这些都是山西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在近六年发展过程中获得的荣誉,而这些荣誉的获得源自董事长栗树斌及其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执着的产品品质追求以及致力于创新创造的核心理念。  技术革新传统工艺焕发勃勃生机  唧唧复唧唧,一个个身穿青花粗布衫的织女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