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中的词典运用

来源 :法律方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shuo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解释在裁判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也使法律文本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法治语境下的解释应当是基于文本的客观含义解释,词典在这一解释进路中可以作为一种事实性依据参与具体案件的解释与裁判活动.在事实与规范对应的简易案件中,词典是用于补充说明判决合理性的辅助性理由;这也是词典运用于法律解释的常态情形.在疑难案件中,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不相对称,此时,词典在法律解释中则是用于填补判决合法性的操作性理由.但是,无论作为辅助性理由还是操作性理由,词典的作用都仅仅为解释活动的事实性来源;运用词典予以解释的前提是,必须在法律体系的框架内,结合相关的法律规范来进行裁判理由的正当化.
其他文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论证的概念,论证并不必然包括论辩的原理,而是促使我们能够去探究推理的可能及其条件.①rn对于法学和法学理论来说,法律论证的性质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
期刊
对于中国来说,大飞机产业有独特的魅力和战略价值3月31日,备受瞩目的大飞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190亿元,其全称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公司最大股东国务院国资
3月19日,国务院下文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抓紧制订或修订服务业发展规划,尽快研究完善产业政策,深化服务领域改革,提高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服务领域资金投入力度.
摘 要: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基本上是循旧有余、缺乏创新。农村中的道德教育多数采取“灌输教育”方法,以道德说教为主。另外,道德教育没能积极利用现实生活中有效因素,内容比较空洞。教育者不深入研究现代道德教育理论,也不体察农民的生活实际和接受能力,只是对上级文件照本宣科的传达,取得的效果比较差。基于当前存在的原因,打破常规思维,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农村;道德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进行社会调查的工作重视不够,在进行的社会调查中调查方法的使用不尽科学,应该承担起调查职责的相关部门的工作缺失,对社会学的不公正的对待等原因,造成了
文化是否能够改变文明,就像人类一样,个人或家族经历中曾被抑制的因素会留下印记,甚至会在当今引发混乱?对上述两种情况,我们是否可以提出假设:以往未解决的冲突和“被遗忘的
通货膨胀局势已非预料所及.rn3月中旬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CPI涨幅高达8.7%,再次刷新本轮通胀记录.较1月份原本惊人的7.1%又有较高增长.
苏宁(1953—1991),山西孝义人,1953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69年2月入伍,197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沈阳军区驻哈尔滨某部参谋长,中校军衔。1991年4月21日,苏宁现场指挥连队手榴弹实弹投掷时,为保护战友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8岁。4月30日,陆军某集团军批准苏宁为革命烈士。1993年,中央军委授予苏宁“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2009年
期刊
已有研究认为,与民主国家相比,非民主国家的外交政策更有可能因领导人的更迭而出现转向.本文对已有研究所采取的“民主-非民主”的二分法提出质疑,并指出该二分法忽略了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