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概清末民初,“颤”字语音分化为不别义的Zhan和Chan两种读音。台湾一直以zhdn为主音;而大陆1949年前以Zhan为主音,以chan为又音,1949年后以chan为主音,以Zhan为又音。由于“颤”“战”语音不能一一对应,这影响了规范“颤”“战”相关异形词和落实,所引起的规范原则(通用性或系统性)和规范方式(刚性或柔性)之争迄今相持不下。“颤”“战”相关异形词混用的情形依然存在,这不利于汉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需要对“颤”音重新进行审定,以理据性原则来规范“颤”“战”相关异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