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先荆后湖”一步成园技术及效果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蚕桑“先荆后湖”一步成园技术及效果桂连友(湖北农学院江陵434103)鲁迅金(麻城市蚕桑办公室431600)大别山地区桑树种植,一直是从外地购回湖桑苗移栽,要3~5年方达到丰产期,头几年效益不高。为了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益的蚕桑业,我们从广东引进生长...
其他文献
菱的高产栽培技术黄德强(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农学系432100)孝感市区气候资源条件优越,水域宽阔,适合菱生产的发展。但许多农户由于缺少菱的栽培技术,至使菱角产量不高不稳,从而限制了菱生产
对湖北白猪Ⅳ系三世代73头同胞测定猪15个经济性状进行表型相关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类性状间的相关程度较高,不同类的性状相关程度较弱,而活体膘厚与胴体瘦肉率(量)呈显著
两系粳杂31301S/1514示范简结张克洋(京山县农业局431800)1992年,在省农牧厅粮油处和华中农业大学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京山县对两系晚粳杂交新组合31301S/1514进行试种示范,全县种植面积1340亩。示范结果表明31301S/...
襄北地区紧凑型玉米制种高产配套技术徐华中(襄北农场农科所441123)襄北地区是推广紧凑型杂交玉米生产的地区之一。为加快该项推广工作,我场近年来进行了紧凑型杂交玉米制种的高产配套
鄂南稻区褐飞虱生物型测定钱汉良(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430064)柯愈祥(湖北省咸宁地区农校437000)褐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褐飞虱在我省不能越冬,当地虫源是由南方迁飞而来。它繁殖快,为害隐蔽,化学
以生物素-补骨脂素标记的C-myc和N-ras基因为探讨,用点渍法证明猪基因组中存在C-myc和N-ras基因,本文还对生物素-补骨脂素和点渍法在猪基因组分析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正> 近年来,我场玉米品种种植杂乱,严重地影响了产量增加与品质提高,品种亟待更新。鉴于此,我们从外省引进四个杂交玉米新品种与本场当家品种一起进行试验,考察其丰产性、抗
从目前推广应用的实践,结合对参加全国区试的秋黄瓜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表明,参试的7个品种均具有平均以上稳定性,其中,中农1101平均产量最高,且适应性较稳定;鲁春32号、宁丰1号稍高于平均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