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埃及艳后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4月底,考古学家宣布,埃及艳后克娄帕特拉和她丈夫安不尼所生的一对孪生子女的雕像被重新发现。这个看似不算大的消息,却照樣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事实上,任何有关这位传奇女法老的发现都会激起公众的兴趣。那么,克娄帕拉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她的魅力为什么能经久不衰?
  1 艳后秘史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
  被称为“埃及艳后”的克娄帕特拉是古埃及最后一位法老(国王)。克娄帕特拉的全称是克娄帕特拉七世非路帕德,她生于公元前69年末,卒于公元前30年8月12日,其父是托勒密十二世奥雷特斯亚(托勒密家族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统治埃及),其母身份不明,但一般被认为是克娄帕特拉五世土非拿氏(托勒密十二世的妹妹或表妹兼妻子),也可能是托勒密十世与贝蕾妮斯三世非路帕德之女。
  公元前51年3月,托勒密十二世去世,根据他的遗嘱,18岁的克娄帕特拉和她10岁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接替王位,共同执政,而且克娄帕特拉和她的这个亲弟弟依照当时的法律还结成了夫妇。公元前51年8月,因派系斗争和权力争夺,克娄帕特拉和托勒密十三世关系失和,克娄帕特拉下令将托勒密十三世的名字从官方文件中抹去,并规定在硬币上只能有她一个人的面孔。克娄帕特拉此举无疑违背了托勒密王朝女性君主从属于男性君主的传统,她因此被宦官集团推翻。托勒密十三世独揽大权,克娄帕特拉被迫流亡。
  克娄帕特拉流亡之时正值罗马内战时期。罗马内战是公元前1世纪40年代——公元前1世纪30年代,罗马奴隶制国家内部为争夺政权和建立军事独裁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发动者是罗马晚期共和国时期著名的“前三头”(凯撒、克拉苏斯和庞培)和“后三头”(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罗马内战的结果是屋大维获胜并当上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
  公元前48年秋季,卷入内战的庞培为躲避凯撒军队的追击逃至亚历山大城(当时的埃及皇城),当时年仅13岁的托勒密十三世很可能为取悦凯撒而下令将庞培处死。当两天后凯撒到达埃及时,托勒密十三世向他献上了庞培的头颅,孰料凯撒勃然大怒——庞培虽然是凯撒的政治敌人,但也是罗马的执政官之一,而且还是凯撒仅有的一个合法女儿茱莉亚的丈夫。于是,凯撒占领了亚历山大城,并下令说,由他仲裁托勒密十三世和克娄帕特拉之间的纷争。
  利用凯撒对托勒密十三世的愤怒,克娄帕特拉设法将自己偷运进皇宫与凯撒会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凯撒的一生》一书中生动地描述:克娄帕特拉被卷在一张地毯中躲过了托勒密十三世的卫队。地毯打开,凯撒见到了头发蓬乱、凄惨兮兮却楚楚动人的克娄帕特拉,顿时又怜又爱。就这樣,克娄帕特拉很快就成为凯撒的情人。那时,克娄帕特拉21岁,凯撒52岁,而且已婚。公元前47年,在与凯撒首次见面9个月后,克娄帕特拉为他生下儿子托勒密?凯撒,昵称小凯撒。不久,凯撒的军队击败了托勒密十三世的军队,托勒密十三世溺毙于尼罗河。凯撒恢复了克娄帕特拉的王位,她与另一个弟弟托勒密十四世共同执政。
  公元前46年夏天,克娄帕特拉、托勒密十四世和小凯撒造访罗马。在罗马,克娄帕特拉备受殊荣,凯撒甚至在其祖先神庙里为克娄帕特拉建造了一座雕像。不过,在罗马人眼中,克娄帕特拉与凯撒之间很张扬的关系实在是一大丑闻。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在罗马遇刺身亡,克娄帕特拉黯然离开罗马返回埃及。不久,托勒密十四世去世(据说是被克娄帕特拉毒死的),克娄帕特拉让小凯撒和她联合执政,并指定他为继承人。
  公元前41年,在凯撒死后的权力真空中统治罗马的安东尼派人前往埃及,召克娄帕特拉到塔尔苏斯(土耳其南部城市)与他会晤。克娄帕特拉盛装抵达,她的魅力使得安东尼把从公元前41年冬到公元前40年这段时间都花在了亚历山大城。
  公元前40年12月25日,克娄帕特拉为安东尼产下双胞胎——儿子亚历山大?赫利俄斯和女儿克娄帕特拉?赛琳娜。四年后,安东尼再度造访亚历山大城,此后亚历山大城便成为他的家,他甚至按照埃及礼仪和克娄帕特拉结了婚,尽管当时他依然是屋大维的姐夫。他和克娄帕特拉又生了个儿子——托勒密?菲拉德菲斯。
  公元前34年,在安东尼征服亚美尼亚后,克娄帕特拉和小凯撒获得了很大的权力。
  公元前33年,安东尼与屋大维的关系在分裂多年后终于彻底崩溃,屋大维说服罗马参议院对埃及开战。公元前31年,安东尼率领军队在亚克兴海岸附近与罗马军队展开殊死搏斗,克娄帕特拉率自己的舰队在场。流行的传言说,当她看见安东尼的舰船不敌罗马战舰后,就很快逃走了,安东尼则弃战追她。不过,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种说法。亚克兴之战后,屋大维入侵埃及。公元前30年8月1日,屋大维到达亚历山大城,安东尼的军队向他投诚。
  在安东尼和克娄帕特拉去世大约130年后,普鲁塔克记述了二人之死:安东尼在被其军队背弃后,大喊克娄帕特拉背叛了他。克娄帕特拉因害怕安东尼发怒而把自己锁在宫中,只留两名贴心侍女在身边。她让人传话给安东尼说她已死。听信此言的安东尼用剑切腹求死未成。后来,克娄帕特拉又派人传话让安东尼去见她。安东尼听说爱侣未死非常高兴,立即随之前往。他到达后,克娄帕特拉不愿开门,而是从窗户扔下绳子。安东尼被绑好后,她和宫女合力把他拉进了房间。这差点要了安东尼的命。几个人把安东尼放到床上,克娄帕特拉撕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盖上,然后情绪失控,开始大喊大叫并自虐。安东尼要她平静下来,并请求她拿杯酒给他。喝完酒后,他就死了。
  对于克娄帕特拉之死,普鲁塔克是这樣描述的:克娄帕特拉在死前一天被囚禁在她自己的陵墓里,屋大维派人严加看守以防止她自杀,因为他要在胜利仪式上将她示众,但克娄帕特拉仍然自杀成功。当她的尸体被发现时,她的一名宫女在她身旁即将死去,另一名宫女在整理自己的帽冠时也倒地身亡。普鲁塔克记述说,一条小蛇被装在藤条篮子里由一名乡下人偷偷带给了克娄帕特拉。发现蛇在吃藤条后,她伸出手臂让它咬。另有说法称,蛇是被放在花瓶里带去的,克娄帕特拉用纺锤刺激它,直到它发怒咬她的臂膀。
  胜利的罗马人刻意损毁了一切有克娄帕特拉肖像的东西,杀死了她的儿子小凯撒,改写了她在位期间的编年史和传记,她和安东尼所生的两个儿子也从历史中消失,而她的墓葬至今未被确认。   2 还原艳后
  有关她的五大奥秘
  克娄帕特拉无疑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法老,在各种野史、传说和文学作品中总能见到这位埃及艳后的影子:她凭借自己的美丽,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让强大的罗马帝国统治者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她效劳卖命。不过,相关的考古资料却少之又少,直到近年来,随着一些考古证据的出现,一个更真实的埃及艳后被还原出来(尽管依然很不完整)。
  相貌之谜
  受史料影响,人们大都认为克娄帕特拉貌美如花。罗马执政官兼著名史学家卡修斯?迪奥(大约公元150-235年)这樣描述克娄帕特拉:“当时的她美貌过人,正值青春,最能打动人;她的嗓音也极富魅力,而且她懂得怎樣让自己吸引人。相貌出众再加上声音好听,还有征服任何人的力量,哪怕是对已过壮年期、对爱已经腻味的男子。她认为面见凯撒与自己的角色符合,她希望用美貌赢得王位。”14世纪的英语文学之父乔叟写道:克娄帕特拉“美如五月玫瑰”。莎士比亚在1608年为克娄帕特拉写的剧中更直白:“年龄衰败不了她,传统玷污不了她永恒的独特;其他妇女都饱了腻了,而她对欲望的追求却永无止境。”当然,对于克娄帕特拉的容貌也有不同的看法。普鲁塔克在《安东尼的一生》中就说:克娄帕特拉的相貌本身并非无与伦比,也不是人人见到她都会有惊艳的感觉,使得她如此吸引人的终极因素其实是她的智慧、魅力和甜美嗓音。
  那么,这位传奇女法老的容貌究竟如何?2007年2月,一枚印有克娄帕特拉肖像的银币在英国展出,再度引发了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在这枚硬币的正面,克娄帕特拉看上去相貌平平甚至可以说有点丑陋——额头浅,鼻子大,嘴皮薄,颧骨凸,下巴尖,身高可能仅1.5米多一点,体形应该算得上过于丰满,与1963年拍摄的好莱坞史诗巨片《克娄帕特拉》中伊丽莎白?泰勒饰演的埃及艳后形象不可同日而语。而硬币背面的安东尼则是鼓眼、钩鼻、粗颈,和该片中由大帅哥理查德?伯顿饰演的安东尼也大相径庭,与克娄帕特拉本人倒是绝配。
  据考证,这枚硬币是由安东尼的铸币厂铸造的,上面的图案应该是由熟悉安东尼和克娄帕特拉的人设计的。在印有安东尼头像的一面上,有“致安东尼,亚美尼亚已被征服”字樣,而在克娄帕特拉那面则写着“致克娄帕特拉,王后及王子的母亲”。
  珍珠之谜
  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在其著作《自然历史》中这樣记载:“整个历史上有两颗最大的珍珠,它们都被埃及最后一位女王克娄帕特拉拥有,她从东方的国王们手中得到它们……有一次(大约在公元前33年),克娄帕特拉和安东尼打赌说,她一顿晚饭能吃掉1000万塞斯特斯(古罗马货币单位)。安东尼笑着接受了这个赌局,但将信将疑。第二天晚宴时,仆从们按照克娄帕特拉的吩咐,只在她面前放了一杯醋,是那种能够溶解珍珠的烈醋。安东尼很好奇,想知道她究竟要干什么。当时在克娄帕特拉的耳朵上戴着两颗大珍珠,十分耀眼。只见她取下其中一颗投进醋中,待溶解后把醋一饮而尽……在她被抓后,耳朵上的另一颗大珍珠被人取走,割成两半,贴到了罗马万神殿的维纳斯神的两只耳朵上。”
  公元前2世纪,在东方早被视为珍宝的珍珠在罗马开始流行。普林尼说,庞培在战胜米特拉梯人后把珍珠引入了罗马,他还用珍珠贴了一幅自己的肖像。普林尼对当时的这种时尚进行了批评:在一些妇女的一只耳朵上竟然挂了两三颗珍珠,目的是听它们的碰撞声。他还批评了罗马帝国第三个皇帝卡利古拉的妻子罗丽娜:他在一次聚会上遇见了她,后者的头部、颈部、耳朵、手腕和手指上都戴着珍珠,她还随身带着收据来证明它们价值4000万塞斯特斯。
  据说,凯撒入侵英国的目的之一就是抢夺那里的淡水珍珠。前面说到,公元前46年,凯撒携克娄帕特拉及小凯撒从埃及返回罗马,在其祖先神庙里为克娄帕特拉建造了一座雕像,关于克娄帕特拉的第二颗大珍珠的去向的另一种说法是,贴在了这座雕像上,而被醋溶解的那颗珍珠价值1000万塞斯特斯。凯撒还把一副全部用英国珍珠制作的胸甲献给了祖先神庙。
  普林尼还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从其父那里继承了2000万塞斯特斯。有一次,他用醋溶解了一颗很值钱的珍珠,目的仅仅是为了尝尝珍珠的味道。当他发现珍珠“味道好极了”后,每个来宾也都得到一颗珍珠吃。
  那么,克娄帕特拉吃珍珠的说法真实吗?2011年,科学家经过实验发现,弱酸溶液的确能溶化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珍珠。在醋酸含量为5%的溶液中溶化1克重的珍珠需要24~26小时,埃及醋还要厉害些,如果是古埃及烈醋(在克娄帕特拉时期的埃及很常见)就更厉害了。那么,克娄帕特拉真的能喝下醋与珍珠的调和物吗?这能通过酸碱反应来解释: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和二氧化碳以及水,酸被碳酸钙中和,其原理正如抗酸剂。珍珠醋的味道虽不能媲美马爹利酒,但应该不太难喝。
  子女之谜
  2012年4月底,考古学家宣布,克娄帕特拉和安东尼所生的一对孪生子女——亚历山大?赫利俄斯和克娄帕特拉?赛琳娜的雕像被重新发现。这座10米高的雕像于1918年在尼罗河西岸的丹德拉神庙被发现,但此后一直静静地呆在埃及博物馆中,几乎被人遗忘。雕像背面雕刻着一些星星,暗示这块石头曾经是天花板的一部分。这座雕像上刻凿了两个光着身子的小孩,一男一女,大小相同,站在两圈蛇内。他们各把一条臂膀搭在对方的肩上,另一只手则抓着一条蛇。
  在对这座雕像的风格和特征进行详尽分析后,考古学家判定他们分别是亚历山大?赫利俄斯和克娄帕特拉?赛琳娜。考古学家注意到,男孩头上有太阳圆盘,女孩头上有月牙和月亮圆盘,两条蛇(很可能是眼镜蛇)或许是太阳和月亮的不同的象征形式,两个圆盘还装饰着埃及艺术中常见的象征——霍鲁斯神之眼。尽管两张面孔都保存得不好,但仍能看出男孩的卷发和右边的辫子(这是埃及小孩的典型特征),以及女孩的“甜瓜”发型(这是希腊托勒密王朝尤其是克娄帕特拉家族的典型发式)。
  考古学家把这座雕像与另一座托勒密式雕像——丹德拉省长帕克霍姆进行对比后发现,两者的风格很相似,例如都是圆脸、小下巴、大眼。由于帕克霍姆雕像的年代在公元前50年-公元前30年,考古学家据此认定,这座双胞胎雕像是在托勒密王朝末期,也即安东尼于公元前37年承认自己的这对孪生子之后,由埃及艺术家创作的。   这对双胞胎出生于公元前40年,出生时的名字分别只是简单的“克娄帕特拉”和“亚历山大”。三年后,当他们的父亲安东尼回到安提俄克(古叙利亚首都,现土尔其南部城市)时,他们被父亲正式承认,并分别被命名为“亚历山大?赫利俄斯(太阳)”和“克娄帕特拉?赛琳娜(月亮)”。安东尼承认两个孩子之时可能适逢日蚀或月蚀事件,很可能出于这个原因,再加上要神化自己的孩子,安东尼将天体之名赋予了这对双胞胎。在埃及月亮神是男性,在希腊则是女性。
  在安东尼和克娄帕特拉于公元前30年因战败自杀或他杀身亡后,亚历山大城陷落于屋大维手中。屋大维对埃及人尊克娄帕特拉与凯撒所生的小凯撒为法老深感不快,于是小凯撒很快被处死,屋大维的一名顾问当时说:“有太多的凯撒真是太糟糕。”随着小凯撒殒命,不仅希腊“法老”统治埃及的时代宣告结束,整个埃及的法老时期也走到了尽头。
  有关赫利俄斯和赛琳娜这两个孩子的信息很少,已知的是,除了小凯撒,克娄帕特拉的其他三个孩子都被赦免,当时赛琳娜和赫利俄斯10岁,托勒密?菲拉德菲斯4岁,他们被带到罗马由屋大维的姐妇(安东尼的合法妻子)照顾。多少年后,赫利俄斯和菲拉德菲斯神秘消失,只有赛琳娜活了下来。她嫁给了毛里塔尼亚(北非古国名,包括今之摩洛哥东北部和阿尔及利亚西部一带)国王朱巴二世,至少生了一个孩子,也叫托勒密?非路怕德,很可能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同名弟弟。她的肖像和朱巴的一起铸造在硬币上,这暗示他们夫妻俩联合执政。
  死亡之谜
  有关克娄帕特拉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她用毒蛇自杀身亡。莎士比亚描绘的克娄帕特拉死亡场景是她把蛇抓到自己胸部,而在莎士比亚之前,人们一般都认为她被毒蛇咬中了手臂。根据事发之时很可能身在亚历山大城的史学家斯特拉博的记述,克娄帕特拉之死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克娄帕特拉服用毒药膏而死,另一个是她被一条埃及眼镜蛇(一种较小的蛇,也叫角蝰)咬死。克娄帕特拉死后10年甚至150年中,史学家都记载说她是被两条角蝰咬死的。
  2008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女学者乔伊斯?蒂德斯利对克娄帕特拉用毒蛇自杀之说提出了质疑,她认为这种说法的漏洞太多。她指出,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和罗马历史学家卡修斯?迪奥都记述说,克娄帕特拉让人把一条蛇装在一个藤条篮或一只水罐中偷运进宫或运进她被关押的陵墓。但是,这两名史学家同时也对这类说法表示了怀疑:最可能的蛇是角蝰,但就算角蝰是一种不大的毒蛇,仍然会长到两米长,如果杀死克娄帕特拉及其两名宫女的不是一条角蝰而是三条,要装下它们所需的篮子或水罐势必很大,否则蛇会因为逼仄而躁动,从而引起注意和怀疑。蒂德斯利据此认为,克娄帕特拉及两名宫女应该是服毒自尽的,毒药可能是被偷运进宫的,也可能就藏在克娄帕特拉的别针或其他饰物上。事实上,克娄帕特拉的一个叔叔就是服毒自杀的,自杀则被视为他们家族的一个美德,而克娄帕特拉肯定不愿自己死在屋大维的手中。
  蒂德斯利还指出,有研究者根据一些考古和历史研究得出结论:屋大维命令手下杀死克娄帕特拉,然后制造了自杀假象。对此,蒂德斯利的看法是,屋大维的确可能想要克娄帕特拉死,但认为他欲把克娄帕特拉的家人斩草除根的说法站不住脚,因为他毕竟赦免了她的三个孩子,还允许她的女儿成家生子。至于毒蛇之说的来历,蒂德斯利认为它源于埃及人对蛇的敬畏。或许克娄帕特拉戴过雕刻着蛇的王冠,而艺术家或史学家对此添油加醋。
  否定毒蛇之说还有没有更有力的依据呢?如果克娄帕特拉是服毒自杀的,那么她服的是什么毒药呢?
  2010年7月,德国特里尔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克里斯多夫?舍费尔和毒物学家迪特里奇?梅博斯发表了他们的共同研究结果,认为克娄帕特拉故意让角蝰咬死自己的可能性很小。他们指出,根据卡修斯?迪奥在克娄帕特拉死后大约200年时的记述:她死得平静、没有痛苦。但这与眼镜蛇致死的症状根本不符,蛇毒会让中毒死亡者痛苦不堪,面容变形。对角蝰的研究表明,人被它咬后会出现多种很难受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和呼吸衰竭,死亡可能在被咬后45分钟内出现,但也可能时间更长。被咬部位的水肿会让人痛不欲生。最终,遗体看上去很惨。
  由于与克娄帕特拉同时同地死亡的还有两名宫女,舍费尔和梅博斯更加质疑克娄帕特拉被蛇咬死的说法。他们说,克娄帕特拉的死亡时间是在公元前30年8月30日,当时埃及气温应该很高,蛇安分地呆着直到咬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另外,蛇咬的效果难以预测,例如注入的毒量有可能相当低。事实上,现在已知的埃及眼镜蛇的毒液致人死亡的案例相对少见。如此来看,克娄帕特拉会冒这种死不了但又如此难受的风险吗?
  为此,舍费尔和梅博斯专门前往亚历山大城。他们从当地的古代医学文献中了解到,有一种混合毒剂不仅易于服用,而且效果很容易预测,是理想的“自杀药”。多本古代纸草书显示埃及人很早就开始了解毒药,其中一本纸草书甚至说克娄帕特拉曾经亲自试验过毒药。根据这些记载,舍费尔和梅博斯相信克娄帕特拉自杀使用的毒剂由鸦片、乌头(其根部可提炼出强心止痛剂)和毒芹混合而成,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这种“毒鸡尾酒”可让服毒者在几小时内无痛苦死亡。
  据那本纸草书记载,克娄帕特拉模仿他人进行过许多次毒物实验。在追寻最平静、最没有痛苦的死亡方式的过程中,她应该观察过许多囚徒的服毒死亡。当时,埃及人在处决一些有身份地位的囚徒时,采用了服毒的方式,以让他们“有尊严”地死去。这些囚徒所服毒药各不相同,但都是多种毒药包括蛇毒的混合物。舍费尔和梅博斯推测,如果克娄帕特拉的确是被眼镜蛇咬死的,那么她应该先服毒,毒药中有大量鸦片作为镇静剂,然后让眼镜蛇咬她,使她在半小时内安详离世。虽然眼镜蛇的毒液会让她的呼吸逐渐变慢直至停止,但在此过程中鸦片会让她感受不到任何痛苦。
  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国际植物医学权威阿兰?图韦德认为,舍费尔和梅博斯所说的这种毒剂从技术上说是完全可行的,当时埃及人已经知道乌头对消化道的致命效果,因此采用鸦片、乌头和毒芹组合堪称相当聪明,鸦片和毒芹共同促进无痛苦死亡,缓解乌头的作用。不过,图韦德也指出,在克娄帕特拉时代,混合各种毒药的做法并不常见。他还说,克娄帕特拉从来都是各种传奇和理论的主角之一,时不时地会出现在一些与毒药、美容品和医学有关的论文中。但是,要想破解克娄帕特拉的死亡之谜,恐怕只能等待找到她的遗体,并且运用法医学方法进行检测。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出行以车代步,使得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与行人的相互干扰日趋严重,为解决交通拥挤、事故增多的问题,各大城市相继修建高架路或者高架桥。2013年6月,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正式通车。二环高架桥的建成给成都交通带来了便利,但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它的设计除了交通功能上得到体现外,其他方面体现怎样呢?绿化状况怎样呢?城市环境怎样呢?带着好奇心,我利用周末的时
原著罗格·福特斯 编译 张守忠  33年前,我认识了一只名叫“华寿”的黑猩猩。我曾经以为人类在智能和情感上远远超过了所有其他生物,但随着我对“华寿”的观察不断深入,我发现,其实黑猩猩在心理上和情感上与我们人类是相通的。  33年前,我第一次遇到我的这位朋友,也可以说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她是我平生见过的最会体贴人、最富有同情心的“人”,她叫华寿,是一只黑猩猩。我第一次见到华寿,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
许多人都吃过贻贝(青口,又称海虹),可是对其生长却一无所知。贻贝小到只有指甲盖大小,专门生长在潮汐带的礁石或沙滩上。退潮时,密密麻麻“团结”在一起的贻贝层层叠叠地蔓延在坚硬的礁石上,想抠出其中一个,还十分不易。无情的大浪,都能将礁石打磨光滑,却分散不开个头小小的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贻贝能够如此“紧紧相依”的秘密在于:它们的“脚底”长有类似根须的足丝,这种足丝超级灵活,一旦遇到适当硬度的物体时
新年到,好热闹!彩球装饰多漂亮,闪闪星星躲猫猫,中国结也挂上,红红火火扮新年。  1. 你看到红灯笼了吗?  2.有几个内含礼物的彩球?  3.睡着的小狗在哪里?  4.找一找,双鱼在哪里?  5.数一数,有几颗六角星?  6. 画面中有几只青蛙?  7.数数看,有几个铃铛?  8.金钥匙在哪里吗?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与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的总体素质较低,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招到的学生也大多数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差,主要是中考被淘汰的,或者被父母强迫送来的,也有在初中时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的学生,还有些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第一次接触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常识不了解,导致上课时操作速度
人类停止进化了没有?进化论的下一次爆炸性事件是什么?在过去几十年里,不论是公众还是权威生物学家都有这样的共识:人类进化已经结束了,自然选择与我们已经不相干了。换句话说,从石器时代到眼下,人类的进化都没有什么进展了。  但是,最近有科学家在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研究后指出,某些基因突变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快,在过去1万多年里,人类的进化速度比之前的任何时期都要快100多倍。新的基因变异多达2000多个,其范
① 幸运的贝格曼  70多年前,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随意给出了“小河”这个好记的名称。  在他们最后的睡眠中,一切都忠实地汇入了死亡。亲属们为他们准备了阴间的给养和维持以往人间生活的一切象征性物品。数不尽的风暴在他们头上呼啸,在宁静的夜幕下,永恒的星河就高高悬挂于头顶,每一个夏季,火一样燃烧的太阳都会照射在他们的躯体上,他们如此幸运地得以长时间拥有着一个和平的安息地。直到某一天,有陌生人来到这里,才
很多去过动物园的人可能都观看过这样的节目:舞台上一只小黑熊穿着小花裙,打着小阳伞,摇摇晃晃地踩着滚球往前走;一只“齐天大圣”飞快地蹬着自行车,还不断表演倒立等各种杂技动作;一只小象向你弯腰鞠躬;一只海狮开心地“鼓掌”……大家都被这些或“聪明”或“呆萌”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  也许还有很多人也曾梦想着自己也可以成为一名“驯兽师”,让动物在自己的指挥下做出各种有趣的行为。《奇妙的朋友》也为明星们安排了
在计算机专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会产生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作品,这些作品在学生上机实训结束时,经学生自评、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后,由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管理软件进行收集并集中保存在学生作业机。但此后学生很少甚至不再接触自己的作品,学生作品被“冷藏”了,缺少分享和评价,不利于提高学生创作作品的兴趣。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作品的兴趣,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许多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
一、引言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我校大部分中职生具有学好数学的基础和内在动力,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缺少主动思考,学习缺乏成就感,知识内化难以有效落实,这种教学困境严重阻碍了中职数学为专业和生活服务的价值体现。为此,笔者努力学习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近年来深受教育界关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较好的预习质量作为保障,因此学生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