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书法社团源流及价值探析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书法社团诞生于近代中国千年未有大变局的特定历史背景之下,但书法社团的源头—文人雅集,却是古已有之.文人雅集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魏晋时期这种现代书法『社团』的雏形便已存在.近代书法社团与传统文人结社及雅集本是一脉相承,却在组织制度方面融入了西方社团的组织形式.本文意在厘清社团概念的基础上,探寻民国书法社团与历代文人雅集的关系以及民国书法社团在传承我国传统书法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其他文献
《尧遵墓志》是新出土于洛阳地区的北魏墓志.本文对墓主人尧遵的生平、官职、地位进行了考证,对其祖父尧显,父亲尧暄等尧氏家族成员做了补正梳理.另外,《尧遵墓志》的书法十
对青铜器的重视是宋代『回向三代』这一政治理想的体现.但由刘敞奠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只在少数士大夫那里得到了贯彻.将青铜器作为收藏、鉴赏的对象,以寄托思古之幽情,这是士大
本文首先分析CDMA基站雷电防护的几项策略,最后结合CDMA基站雷电防护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several strategies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fo
“混子曰”是以漫画形式推送历史科普知识为主的个人微信公众号,目前积累粉丝约140万,广告收入约500万,还获得紫牛基金、真格基金的投资,是一个运营极其成功的微信公众号案例
随着心学与王门后学在中晚明的兴盛,士人的审美心态趋向于主观化与个性化,促成了帖学审美风格的转变.狂狷人格的发生使草书大肆流行,改变了传统的书写形制,形成了新的品评标
从清代书法史的整体格局中反观何绍基书法实践,可以看到他虽处在碑帖之争且碑学大兴的环境中,却不同于狭义的碑学书家.他崇尚碑学却不废帖学;他力追北碑但不废唐碑,并以唐碑
桐城派有文论、诗论,亦有书论.关于文派、诗派论述已夥,而书论,则论之者较少.从工真书、行书的姚鼐,到行书极佳、有书论专著存世的吴德旋,再至书论与书艺俱佳、以『寓沉雄于
李建中是北宋初期的代表性书家,其率意自然、平淡虚静、淳厚质朴的书法风格之形成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对此作了归纳并着重从书法师承、时代因素和个人审美趣味三个方面进
研究清代馆阁体时应把孤立的书法事件还原至社会背景中,才能使研究呈现立体的维度.馆阁体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从书论、官楷实用状况、『以书取士』制度、文化政策等角度研究
民国时期的书法『个性』说是在『五四运动』个性主义思潮影响下出现的新观念,是在『个人』为本位的日本(西方)个性主义基础上糅合了传统书法理论『书如其人』等涵义,其特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