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引擎。安居区立足新型城镇化初期的实际,制定并出台“1+10+N”政策体系,以“五化联动”为重点创建全市新型城镇化先行区。
合理规划、基础带动,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坚持产城一体规划空间布局,完善提升3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科学编制磨-西、拦-白新型城镇翼发展规划,基本形成“一心两轴两翼三片多点”城镇空间布局和“一心两轴七组团”中心城区产城一体布局。
坚持城乡一体建好基础设施,推进高速公路贯通、空运航线开辟、水运航道复航“三大计划”和区域通道通畅工程,投资12.7亿元加快毗河供水、三仙湖水库等生态涵养工程建设,基本构建“八纵四横”蛛形路网。
坚持风貌一体塑造文化特色,实施“1456”文化工程,建成黄峨古镇、七彩明珠等项目,加快聚贤、拦江等特色小城镇整治开发,实现黄峨、英雄、凤凰、柔刚、创业“五大文化”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转型升级、三产联动,推进城乡发展产业化
着力做强现代农业,按照“1+10”格局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基地10个,坚持“六统一、一担保”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着力做实新型工业,投资9.08亿元加快工业集中区、临港产业园、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海特汽车5万辆载货汽车、磨溪天然气净化厂“10个工业重大项目”建设,目前集聚企业4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1家。
着力做活现代服务业,加快中心城区核心商圈、42平方公里文旅产业园建设,推进中央粮食储备库物流中心、经纬中央商城等项目建设。2013年1-9月,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36亿元。
政策引导、搭建平台,推进城乡资源资本化
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房屋所有权、林权确权登记办法,于2013年9月在全市率先开展确权登记试点,完成农村产权确权颁证33.8万户。
在区政服务中心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构建区、乡镇、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实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
分级分类确定农村产权的基准价格和最低保护价,规范抵押融资条件、流程、监管等环节,引导银行、融资公司开展抵押融资服务。目前,实现抵押贷款500万元。
以民为本、民生优先,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
加快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并轨,规范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城乡一体,荣获“全国城乡养老保险试点先进区县”称号。
实施“住房保障行动”,年均建成公租房200套,完成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1000户,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百点建设示范行动”,到2018年将建成新型民居5.13万户,农民集中居住率达60%以上。
扩大城区学校规模,推进急救、妇幼等医疗项目建设,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等措施促进就业创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进城乡居民市民化
制定《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变办法(试行)》,重点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籍大中专学生等7类人群转户进入城镇,推进城乡户籍一元化,基本实现城镇落户“零门槛”。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创新农村产权处置办法,居民可自愿保留、流转、退出原农村产权和股份。
建立园区共建共享机制,创新“企业+园区+政府”建设模式,引进民间资金建设“园中园”。
推进村改居、乡改镇、镇改街道“三改”工作。目前,已完成聚贤、常理等3个乡改镇和塘河等16个村改居工作。(作者系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书记)(责编:李妍婕)
合理规划、基础带动,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坚持产城一体规划空间布局,完善提升3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科学编制磨-西、拦-白新型城镇翼发展规划,基本形成“一心两轴两翼三片多点”城镇空间布局和“一心两轴七组团”中心城区产城一体布局。
坚持城乡一体建好基础设施,推进高速公路贯通、空运航线开辟、水运航道复航“三大计划”和区域通道通畅工程,投资12.7亿元加快毗河供水、三仙湖水库等生态涵养工程建设,基本构建“八纵四横”蛛形路网。
坚持风貌一体塑造文化特色,实施“1456”文化工程,建成黄峨古镇、七彩明珠等项目,加快聚贤、拦江等特色小城镇整治开发,实现黄峨、英雄、凤凰、柔刚、创业“五大文化”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转型升级、三产联动,推进城乡发展产业化
着力做强现代农业,按照“1+10”格局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基地10个,坚持“六统一、一担保”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着力做实新型工业,投资9.08亿元加快工业集中区、临港产业园、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海特汽车5万辆载货汽车、磨溪天然气净化厂“10个工业重大项目”建设,目前集聚企业4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1家。
着力做活现代服务业,加快中心城区核心商圈、42平方公里文旅产业园建设,推进中央粮食储备库物流中心、经纬中央商城等项目建设。2013年1-9月,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36亿元。
政策引导、搭建平台,推进城乡资源资本化
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房屋所有权、林权确权登记办法,于2013年9月在全市率先开展确权登记试点,完成农村产权确权颁证33.8万户。
在区政服务中心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构建区、乡镇、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实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
分级分类确定农村产权的基准价格和最低保护价,规范抵押融资条件、流程、监管等环节,引导银行、融资公司开展抵押融资服务。目前,实现抵押贷款500万元。
以民为本、民生优先,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
加快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并轨,规范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城乡一体,荣获“全国城乡养老保险试点先进区县”称号。
实施“住房保障行动”,年均建成公租房200套,完成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1000户,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百点建设示范行动”,到2018年将建成新型民居5.13万户,农民集中居住率达60%以上。
扩大城区学校规模,推进急救、妇幼等医疗项目建设,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等措施促进就业创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进城乡居民市民化
制定《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变办法(试行)》,重点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籍大中专学生等7类人群转户进入城镇,推进城乡户籍一元化,基本实现城镇落户“零门槛”。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创新农村产权处置办法,居民可自愿保留、流转、退出原农村产权和股份。
建立园区共建共享机制,创新“企业+园区+政府”建设模式,引进民间资金建设“园中园”。
推进村改居、乡改镇、镇改街道“三改”工作。目前,已完成聚贤、常理等3个乡改镇和塘河等16个村改居工作。(作者系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书记)(责编: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