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99222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对于数学教学主要是采取实践活动模式,这是因为小学生处在好玩、好动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重,为了更好地让小学生学习数学,就需要利用实践活动来吸引他们的目光。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操作主要有三大作用,第一,实践操作对于小学生的智力以及兴趣起到激发作用;第二,实践操作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探求以及自主性学习起到激励作用;第三,实践操作对于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起到刺激作用。
  关键词:实践操作;小学数学;相关问题;思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学中绝大多数都是采取实践活动模式,因为实践活动不仅是增强小学生智力、学习方法探求、创造能力、兴趣、自主性学习、学习思维的主要方法,还是儿童成长、儿童发展、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小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动手操作、仔细观察,从而让小学生的活动参与意识、学习主动性以及思维判断能力得到培养,让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勇敢能力得到锻炼,使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初步的实际操作和知识运用。
  1、 小学生的智力开发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实践操作的关系
  小学生的年龄段学习数学比较困难,因为他们对于数字知识的认识是抽象的,小学生要想抽象的事物以自己努力的方式进行理解,过于困难,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对数学的思维意识以及思维活动,而且抽象的知识点比较难,缺乏娱乐性,当小学生在面对数学时,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性以及排斥感,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更加提不起兴趣。实际操作的出现很快打破了这一现状,不仅成功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把要我学与我要学进行转变,还充分的激发出了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因为小学生处在好玩、好动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重,实践操作很好地抓住了小学生心理特点,从他们熟悉的周围实际生活环境中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以及生活情境为突破口,并尽可能为小学生提供实际操作以及事物观察的机会,从而让小学生充分发挥出自主能动性的数学学习,真正让他们在感兴趣的环境里进行活动操作,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周围环境的直观知识进行转变,让知识的掌握以及认知的正确性从感受中得到。根据多年的科学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小学生的右脑和左脑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获得平衡,在人类的大脑中右半脑和左半脑代表着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优势,其中右半脑的主要功能是形象的感知,左半脑的主要功能是思维的活动,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主要是进行思维活动,也就是主要靠着右半脑进行思考的,而实践操作的学习模式,不仅让小学生学会利用直观教学材料来进行自己大脑的充分开发,还让小学生学会了利用实际动手操作来进行多种感官的调度发挥,让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激活了形象感知的右脑,促进了思维活动的左脑,使右脑与左脑共同实现协调发展,为儿童智力潜能的充分发掘起到决定性作用。
  2、 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探求以及自住性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关系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既是是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再生产的转变过程,所以老师在教导小学生数学时,是利用前人的知识总结来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从而让他们把前人的知识成果成功进行转变,转变成为自己的认知过程。假如在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我们可以通过数字组成来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分别给小学生每人10根火柴,让他们自己拿出2根来进行堆放,堆放方式显示为1根代表一堆,以实践操作的形式瞬间让他们明白数字的合与分组成形式;让他们自己拿出4根来进行堆放,这时可以发现小学生出现为难的表情,然后让他们自由的进行堆放,但是必须与同桌的堆放方式不一样才能,堆放方式显示为,1根代表左半堆,3根代表右半堆;2根代表左半堆,2根代表右半堆;3根代表左半堆,1根代表右半堆,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小学生自己去解决未知事物、发现未知事物,并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进行规律的寻找,通过寻找来结合实际生活环境进行新问题的解决,让小学生的智力以及兴趣起到激发作用,让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探求以及自主性学习起到激励作用,让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起到刺激作用,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激励了小学生的方法掌握。
  3、 小学生的学会创造以及思维开发与实践操作的关系
  实际操作是一种大脑思维活动与身体活动共同的表现,光靠身体活动或者大脑思维活动只是单纯的一种身体动作,不能形成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让小学生的智力以及兴趣起到激发作用,让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探求以及自主性学习起到激励作用,让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起到刺激作用,使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初步的实际操作和知识运用,所以在实际生活环境中,不仅需要对小学生进行事物比较能力、事物分析能力以及事物观察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抽象概念能力以及思维空间能力的锻炼。假如在进行正方形的认识和长方形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这些图形的观察,主要观察它们的特征,让小学生都认识到图形是平面的,并且图形各边的长短与面的大小存在很大关系,分别给小学生每人很多根火柴,让他们自己利用这些火柴来摆一摆正方形与长方形,这样可以让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具体思维中进行正方形周长以及长方形周长的认识,从而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开发。语言的引导可以内化操作过程为思维,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既属于实践活动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也属于应用知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的生命力和灵活性只有在具体实践操作应用中才能得到,所以老师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直观材料、摆弄材料来让小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参考文献:
  [1]罗挺.数学教学中实践操作重要性略谈[J].教育教学研究.2012(14):147-148
  [2]钟爱明.也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操作的有效性[J].小学科学.2013(6):57-58
  [3]姚雪芹.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操作[J].教育教学研究.2012(22):250-251
  [4]孔德.试谈实践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2008(12):106-107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应多方面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知识结构;驱动教学;水平差异;阐述  【中图分类号】G632  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项基本技能,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到中小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用平等、公正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孩子。  素质教育提倡面向全体。用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是面向全体的细化和实际化。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赞赏,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自信和上进的力量。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班上的好孩子,势必挫伤"陪衬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久而久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地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在作文指导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帮助选材和谋局布篇;在作文评改方面能够实现共性讲评、优秀习作共享,切实增强了评改的时效性;在作文创新方面能够为孩子们提供自我展现和交流的平台,实现互动式教学,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现代信息技术为作文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作文指导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英语教育作为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作用,为此,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提高623.3  【中图分类号】G  英语作为小学课程中的基础科目,也是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在学习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英语课是一个新的课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学
【中图分类号】G620  "周老师,周老师,咱班的杨飞......"那句句纷乱的喊声,张张焦急的小脸,道道期盼的目光让我不得不飞一般向操场跑去。远远的看见我们班的孩子围着杨飞,正使劲地拉着、扯着、劝着,可杨飞依旧原地不动。我疾步上前,只见她低着头,眼睛无神地盯着地面。"杨飞。"我柔声地喊着她的名字,拉起她的小手。可她的手直直的,我根本拉不动。没几秒钟,她突然开始不停地点头,就像小鸡啄米一般。怎么了
摘要: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对知识的猎取、活动的成功、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