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和特点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121990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不仅提出了对非合作“十大合作计划”,更将中国在非洲与多方合作的原则从“非洲需要、非洲同意、非洲参与”升级为“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导”,进一步凸显合作过程中非洲的核心地位,着力支持非洲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与此相适应,了解非洲不同区域/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制定和实施面向投资对象国的更具针对性和影响力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开展符合非洲实际的社会责任实践,对于中国企业在非洲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愈发重要。
  一、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诞生于20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产生辩论阶段、上世纪后30年的欧美共识阶段,到以2010年11月1日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发布为标志进入到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全球共识新阶段。非洲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理念的形成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启蒙阶段(1977-1993年)
  非洲企业社会责任的启蒙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非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导入和相关实践,如影响深远的沙利文原则;二是非洲各国本土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实践,但活动比较零散,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因此,启蒙阶段以1977年《沙利文原则》的创立为起点。
  在非跨国公司倡导的沙利文原则
  1977年3月,南非最大的黑人员工雇主——美国通用汽车的董事会成员里昂·沙利文创立了沙利文原则,倡导在南非经营的美国公司抛除种族观念,给予南非工人同等于美国雇员的权利。
  沙利文原则宣布后,美国许多大公司如福特、通用汽车等十二家企业签署了遵守沙利文原则的声明。到1979年春,签署赞同沙利文原则的美国在南非的公司达到了116家。但是签署沙利文原则的美国在南非的公司所雇佣的黑人还不到南非总数的0.4%,所雇佣的非白人也只占其总数的0.5%,受影响的南非非白人数目有限。1
  1984年,沙利文原则增加了一条,即“努力消除妨碍社会、经济和政治正义的法律和习俗。”这些要求与南非官方的种族隔离和不平等权利政策直接冲突。原则也已被扩大使用,包括利用原则的影响力支持黑人企业在城市地区不受限制的权利、影响南非的其他企业遵循类似的平等权利原则和支持结束所有的种族隔离法律。
  1985年,沙利文写给签署这些原则的公司的信中,开始挑战种族隔离政府,呼吁签约公司实践企业公民责任,反对所有种族隔离法律并利用公司的财政和法律资源,协助黑人平等使用公众和私人设施,同时呼吁如果种族隔离在1987年没有废除,美国公司应撤出非洲。
  1986年,沙利文原则被载入美国的“反种族隔离法”,禁止美国公司在世界任何地方从事种族隔离实践。2 1987年,美国一些公司开始撤出南非以回应沙利文的呼吁,还有许多公司虽未撤出,但是仍然继续使用沙利文原则,并继续将其作为在南非运营企业的指南。3在非跨国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其公开报告中公布更多有关其社会支出情况的信息。
  持续的国际反对最终带来了多种族民主选举,并选举纳尔逊·曼德拉为1994年南非的第一位黑人总统。4在通过最初的沙利文原则20多年后,沙利文和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于1999年发起了“全球沙利文企业社会责任原则”。这些扩大的原则要求跨国公司在促进人权和社会正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5
  非洲各国本土出现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
  非洲一些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源自于各国的社会文化,与当地的宗教和历史传统相关,如慈善和慈善的原则根深蒂固在塞拉利昂社会和传统生活方式中;乌干达的宗教习俗中,天主教徒通常将个人年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支持教会福利活动;肯尼亚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存在于其社会文化传统内,鼓励社会成员工作以及与其他人合作,通过资源(时间、礼物和金钱)的交换,集体解决问题以促进社会繁荣。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非洲各国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有所增加。利比里亚总统命令重新谈判旧的特许权,赞成问责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定,促进利比里亚电力公司等公共公司设立奖学金基金,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教育支持。1981年,毛里求斯发布雇主联合会企业行为守则,由19个原则组成,是毛里求斯第一个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相关的守则。
  在此时期,非洲一些国家已经颁布了一些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南非颁布了《公司法》(1973年)、《公司关闭法》(1984年)、《职业健康与安全法》(1993年)和《职业伤害和疾病赔偿法》(1993年);塞拉利昂颁布了《工资和劳资关系法》(1971年)以及1988年规定有关森林保护和重新造林的《林业法》。6
  非洲企业社会责任本土化初始发展阶段(1994-2010年)
  1994年是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出现重大进展的一年,主要基于南非的两个事件的推动:其一是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颁布了重建发展规划,优先解决环境、健康安全、平权行动、人权等CSR相关领域的问题;其二是在南非管理机构建议下成立的金委员会就公司治理方面发布了第一份开创性的报告(King I)并做出了倡议,开始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绩效。企业社会责任开始通过法律政策登上社会关注的前台,逐渐得到各界普遍认同。
  此后,非洲国家陆续颁布了一些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中南非政府颁布相关法律最多,如《平等就业法》(1998年)、《技能发展法案》(1998年)、《促进平等和预防不合理歧视法》(2000年)、《黑人经济授权法案》(2003年)、《矿产与石油资源开发法》新法(2002年)7。塞拉利昂1994年颁布了《矿山和矿产法》,要求采矿租赁申请人提交拟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详情和当地社区健康及其缓解的补偿措施和方案。2007年,尼日利亚颁布了《国家环境标准和法规执行机构(建立)法案》。随后,津巴布韦总统于2008年3月签署对所有行业适用的法律《本土化与经济授权法案》,规定在津巴布韦的所有企业必须实现本土人控股51%以上,特别是外国人和白人拥有的企业必须将51%的股份出售给当地黑人或政府;新投资企业必须为本土人预留51%以上的股份才能获准经营;对控股股权进行兼并、分拆收购、重组、投资和放弃时,须经本土化和经济授权部长批准。此外,津巴布韦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本土化基金,帮助当地人进入主流经济领域,并于2009年颁布了本土化进程法规。8   除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之外,非强制性指导文件在推动和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继King I报告发布后,南非金委员会陆续发布了King II(2002年)、King III(2009年),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次修订(King IV)。King报告被列为“公司治理最佳国际实践的最有效概括”,是南非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必须遵守的准则。9尽管King报告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而是一系列由企业自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但它也被法院和商业质询委员会用作进行调查的指导性文件,并具备相当大的说服力。在南非,准则已经很有效地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类似于King报告,尼日利亚证券交易所委员会(SEC)于2003年发布了公司治理守则(2011年修订),建议公司报告它们在社会、经济、伦理和环境可持续方面的表现。根据尼日利亚证券交易所(NSE)2009年的记录,约有40%的上市公司已遵守SEC的公司治理守则。10
  在企业层面,出现了企业创建的社会责任论坛。2010年,利比里亚企业责任论坛(CR论坛)成立,由安赛乐米塔尔(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钢铁矿业公司)利比里亚公司创建,目的是促进负责任的投资、良好的企业公民意识和集体行动以推动利比里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在论坛成员和私营部门中进行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播,开展的活动包括“利比里亚优秀企业能力培养”等一系列培训班,西非脆弱国家区域自然治理等。
  一些拥有丰富资源的本土企业也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并逐渐成为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主体。例如,根据Anaman报道,金田加纳公司是一家采矿公司,在2002年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立了基金会,提出了将年度生产每盎司贡献1.00美元,加上0.5%的税前利润,或每年超过100万美元作为基金来源的倡议。
  同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逐步增多起来,非洲本土企业逐步成为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体。到2010年,共有来自7个国家的116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中跨国公司报告14份、大型企业报告97份、中小型企业报告5份11。
  从社会层面来看,非洲企业社会责任逐步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南非证券交易所在2004年首次发布了社会责任投资指数,这是第一个出现在新兴市场上的这一性质的指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证券交易所发布的社会责任投资指数,有利于推动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这一指数的三个支柱,即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被分别衡量。适用这一指数的公司必须证明其符合了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一系列标准。南非证券交易所面向非洲大陆开展业务,有400多家主板上市公司,约翰内斯堡指数的前40家公司和上一年度责任投资指数所包含的公司都使用这一指数。
  在此阶段,一些社会责任组织、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研究机构陆续成立,积极推动着非洲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代表性的社会责任组织如北部非洲的阿拉伯企业社会责任网络(ACSRN),成立于2004年,是第一个有大小企业与政府机构参与,加强它们对阿拉伯世界中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度的多利益相关方平台,鼓励中东、北非及东地中海区域的组织把社会、环境与管理原则嵌入至核心业务,从而创造共享价值;西非企业社会责任中心是西非地区领先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公关活动和交流的机构,在加纳、尼日利亚、冈比亚、利比里亚、象牙海岸和塞拉利昂等地区推广CSR卓越奖、西非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会议以及针对记者的CSR报告会等活动12;南部非洲的南非增长、发展与民主国家商业倡议(NBI)成立于1995年,是领先国有企业和跨国企业组成的自愿性组织,充当政府与企业之间战略性对话的促进机构和秘书处,调动企业资源,帮助政府解决社会经济重点问题,主要涉及教育领域、住房问题、当地经济发展、公共部门治理等,并将国际最佳实践传播到南非企业中。
  代表性的研究机构如非洲企业公民研究所(AICC)成立于2001年,通过联手公共部门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为民众和经济创造价值,建设可持续社区,从而促进非洲的责任性增长和竞争力;南非伦理学研究所(EthicsSA)成立于1999年,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与公共、私营部门以及专业机构建立伙伴关系,通过开展思想引导、研究、培训、支持、评估和认证活动,构建一个负有道德责任的社会。13
  从国际合作层面来看,伴随着全球经济贸易合作的不断深入,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逐渐在非洲各国开展。如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代表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合作,实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CCPS),以实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私营部门通过采取负责任的商业做法促进可持续发展。自2005年以来,CCPS与国家和地区的私营部门开展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倡议的合作,协助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作为地方企业社会责任中心,以及增强私营部门对非洲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并将这一概念适用于当地环境。14
  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形成基本共识阶段(2011年至今)
  自2011年开始,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推动着企业社会责任进入基本共识阶段。
  一是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在非洲各国逐渐转化为本土标准。目前,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已经被全球76个国家转化为国家标准,其中非洲国家有22个,占非洲54个国家的41%。代表性的有南非标准局(SABS)于2011年开始实施标准《SANS 26000:2010 (ED. 1.00)》,鼓励在所有类型的组织中落实关于社会责任的最佳做法,明确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5;坦桑尼亚标准局(TBS)于2011年实施《TZS 1363:2010》,鼓励地方组织应用标准提高社会责任行为16;肯尼亚标准局(KEBS)2013年发布《KS ISO 26000:2010》,为所有类型的组织提供指导17;尼日利亚标准组织(SON)于2013年发布了《NIS:ISO 26000》18。   二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报告库中,非洲企业报告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在GRI报告数据库中,2000年首次出现三份来自南非共和国公司的报告,到2010年报告总数增长至116份,而在2011年报告增长至392份,比2010年增加了237.9%19。
  由图1可以看出,2011年成为报告数量变化的一个节点。2011年的年度报告和整合年度报告数量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166.7%和4633.3%,而可持续发展报告增幅较小,仅比2010年多了8份,增加了22.86%,社会责任报告数量一直很少,尚未超过5份。到2015年,整合年报已经占报告总数的72.82%,可持续发展报告占总数14.09%,年报占总数的11.74%。
  由图2也可以看出,南非共和国地区的报告发布数量一直占总数的90%以上,这可能与非洲大企业有近一半都集中于南非共和国有关。自2011年以来,北非、东非和西非地区报告数量在缓慢增加,主要是埃及、摩洛哥、尼日利亚、佛得角、肯尼亚、毛里求斯和赞比亚等国家的公司报告。中非地区一直没有进入GRI报告数据库的报告,直到2015年,来自安哥拉的两家公司的报告经过审核进入GRI报告数据库。
  三是政府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举措变得更加直接。例如,2015年,埃及年度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埃及教育部、卫生部、国际合作部等八个政府部门联合支持下举办,努力在企业目标、政府计划和社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之间形成一种整合状态。埃及2016年度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议题,包括埃及政府和公民投资、金融实体实现有效发展的要求,具有良好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全球公民的共同愿景和倡议,实现目标的整合(社会责任整合而不是竞争),私营部门未来的CSR计划以及国际经验交流。20 2016年7月,毛里求斯财政和经济发展部长公布的政府2016/17财年预算案中提出拟实施十大发展战略,其中战略之一就是消除贫困。消除贫困战略内容中,明确计划建立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基金会,每个企业用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开支,50%直接支付给该基金,由该基金统一使用,主要用于减贫、教育、社会住房、支持残疾人等领域。在性别平等方面,战略规划中提出要求上市的公共部门公司,董事会至少有1人为女性。21
  四是关注外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尤其是对中国在非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增加。2014年,南非伦理学研究所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5个国家的1056个受访者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声誉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发现消极反馈均高于积极反馈。中国企业在非洲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成为媒体、NGO组织等各方关注的焦点。
  二、非洲企业社会责任特点
  非洲有54个国家,其面积和人口都在所有大陆中排第二。非洲历史从古老的王朝延伸到殖民领地,直到20世纪中期的独立国家。其自然资源储备在各国也不同:有的国家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而有的国家土地贫瘠不宜耕种。非洲经济也呈现多元化,有27个中等收入国家和27个低收入国家。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非洲各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情况。但从总体上看,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大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特点一:非洲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接受启蒙较早,部分地区认知度较高
  总的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大致经历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1916-1970)”、“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和认可(1971-1999)”、“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全球化发展(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22。与此相比,非洲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启蒙还是比较早的。
  由于沙利文原则的影响,非洲地区接受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跟欧美在上个世纪后30年对企业社会责任形成共识处于同期阶段。这也使得非洲部分地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比较全面。例如,尼日利亚企业及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度也是较高的。2012年,John O. Okpara等学者调查研究了尼日利亚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发现多数参加调查或访谈的利益相关方能够较好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并且将其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3此外,Adebimpe Lincoln等学者近年对尼日利亚371家中小企业所有者/经理的调查发现,85.4%的中小企业意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78.0%的中小企业所有者/管理者采用非正式的符合道德的、社会和环境相关的CSR活动倡议,但83.6%未能发表任何关于社会责任实践的报告。24
  特点二:企业社会责任在非洲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一是参用ISO 26000的国家在非洲地区分布不平衡。由表1可以看出,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在北非和南非地区较普及,在该地区国家中占比超过一半,而在东非和西非地区占比不足一半,中非尚无,区域差异较明显。
  二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分布不平衡。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于2016年9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狮子在移动II:认识非洲经济的潜力》披露,在调研的非洲700家年营收超过5亿美元的企业中,有400家超过10亿美元。研究结果发现,非洲大企业有近一半都集中在南非。与此对应的是,北非国家在非洲大企业当中只占据五分之一左右。25在GRI报告库中,发布报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南部非洲地区,占报告总数92.16%。
  三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不平衡。在GRI报告库中,2015年大型企业发布的报告数量占总数91.61%26,跨国公司占比13.76%,中小型企业占比6.71%。从报告披露的内容看,跨国公司、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较高,有相关的社会责任管理和政策。例如,作为一家本土矿业与金融公司,南非金田有限公司报告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披露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制定10项关键集团可持续发展相关指南,用于支持10项集团可持续发展政策及5大集团可持续发展优先项(水、共享价值、社区、能源及碳、矿关闭)。使用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指南包括水管理、煤矿关闭、社区关系和利益相关方参与、能源和碳管理、生物多样性、南非金田GRI可持续报告指南、集团安全报告指南、风险管理等。相较而言,中小型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较低,社会责任活动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在社会责任管理方面较弱。   特点三:非洲企业社会责任议题主要集中在人权、教育、健康和社区体育等方面
  在人权方面,南非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比发达国家更为关注社会问题,南非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与社会责任方面人权角度的案例更为频繁。南非工会较多,占非洲工会总数的40%,因此报告中体现出对员工关系的关注较多。
  在教育方面,跨国公司投入的相关项目较多。2013年,Tullow石油公司和Jubilee Partners投资了500万美元创建了Jubilee技术培训中心,是西非的第一个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国家职业资格(NVQ)认证课程。中心旨在促进和鼓励当地人才的能力提升,为建设加纳提供技术基础,并进一步促进当地参与到该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在健康方面,联合利华东非分公司与Amref Health Africa合作,共同预防霍乱病27。在津巴布韦,联合利华与健康和儿童关怀部、儿基会及施乐会发起“联合利华可持续生活计划”以及津巴布韦“洗手项目”覆盖4万儿童28,致力于改善居民的健康和生活。
  在社区体育方面,加纳的电信运营商不仅关注国家队和联赛,也将社区体育作为前者的基石。例如,Tigo加纳公司在社区体育方面做了大量投资,如“Tigo社区足球”,组织全国各地的社区团队参加这个足球节。
  特点四:矿业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度较高
  《采掘业透明倡议》的实施国中有一半以上为非洲国家,在提高采掘业及其他行业透明度、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面发挥较大作用。这些国家被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是达标国,包括利比里亚、加纳、尼日尔、尼日利亚、马里、毛里塔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布基纳法索、刚果(布)、多哥、科特迪瓦和喀麦隆;第二类是候选国,包括几内亚、乍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第三类是暂停资格国,包括刚果(金)、 马达加斯加、塞拉利昂和中非共和国。29在利比里亚,采掘业透明倡议已扩大到林业和采矿部门。30
  西非地区矿产丰富,关于矿业的相关社会责任法律和法规较多。西非多个国家颁布了针对矿业的法,如马里的《矿业法典》、塞拉利昂的《矿山与矿产法》、几内亚的《矿业法典》、毛里塔尼亚的新《标准矿业协议法》。31
  非洲不少国家建立了与CSR相关的矿业组织,其中南非较多。例如,南非矿业商会(CMSA)通过提供战略支持及咨询服务,从而支持并促进南非矿业的发展,涉及环境管理、健康等32;南非矿业发展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有利于筹资的环境、推进技术和其他技能的提升、实践负责任的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维持初级矿业部门良好做法的标准等33;南非矿业与生物多样性论坛(SAMBF)致力于加强矿业的生物多样性管理,组织矿业公司、政府部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参与论坛,为矿业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指南。
  特点五:国际倡议在非洲CSR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地方网络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的重要平台,它在推动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2002年到2010年,全球契约私营部门在非洲的总参与度大约每年增长69%,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累积年度参与者数量由2000年的1家增到2010年的302家,埃及、加纳、肯尼亚、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南非等国家是全球契约的正式网络。34 2008年,埃及企业责任中心(ECRC)成立,专门管理联合国全球契约在埃及的本地网络。此外,全球契约已在南非设立非洲办公室。随着全球契约地方网络在非洲地区的不断发展壮大,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对非洲地区合作伙伴的审核越来越严格,由图3可知,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地方网络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伙伴数量在增加的同时,也有部分伙伴退出,最终的伙伴数量比2010年有小幅下降。
  特点六:CSR成为欧美中日在非洲竞争的重要因素
  企业社会责任已被看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实现路径,世界各国在社会责任领域与非洲的对话合作更加广泛和深入。其中,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在非洲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较高,在非洲一些地区/国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与这些国家政府和企业在非洲地区长期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相关项目及宣传活动有关,如美国于2015年9月宣布升级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新目标之一就是到2017年底在非洲10个艾滋病高危国家使青年女性的艾滋病感染率下降40%;欧盟委员会于2015年4月与非盟委员会举行第七次会议,特别聚焦于欧非联合战略路线图所确立的五个优先领域,其中之一就是治理与人权。35
  三、建议
  通过对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分析,结合对中国在非投资企业社会责任情况的认识,对中国在非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对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认识。在非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在非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秉持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和正确义利观,支持非洲国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更好惠及双方人民”,推进中国对非“十大合作计划”的必要举措。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将有利于实现中非合作共赢的战略目标;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将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在非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既影响着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影响中国在非洲、乃至国际上的国家声誉。
  第二,加强对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研究,增强认知。了解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史、社会文化传统、当地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理念等,增强中国各方对非社会责任的认知;了解和学习非洲地区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经验,提升中国对非的社会责任能力;了解非洲各界对中国在非投资企业的社会责任诉求与期望,发动各界利益相关方相互沟通和共享,实现中国对非企业社会责任的“知己知彼”。
  第三,进一步发挥政府监管和指导作用,形成中国在非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约束机制。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海外投资企业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监管制度,通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全局推进、系统优化的格局,引导中国企业在非履行社会责任得到更好的落实。另一方面,通过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履责意识和服务能力,有利于中国企业在非洲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有助于中国企业树立良好的海外形象。   第四,充分利用行业组织在企业履责方面的推动作用。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采矿业、金融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36。一些行业协会通过实施和应用社会责任指南推进行业企业开展海外社会责任实践,如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发布《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会责任指引》的同时,将数十家企业作为指引的首批实践单位;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发布《中国对外矿业投资社会责任指引》,强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的共赢,对中国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在政策、社会、企业、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的系统规划和引导,提高中国在非投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和减贫成效。减贫仍然是国际社会对非洲援助的首要目标,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政策层面,主要政府部门提供更为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减贫政策环境;在社会层面,加强与社会组织、科研机构、媒体等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和能力建设,确保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支持者和传播者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建立高效和透明的企业社会责任服务市场;在企业层面,提高中国在非投资企业履责水平;在国际合作层面,促进国际交流和伙伴关系建立。
  第六,促进企业成为在非履责主体,增强企业履责意识和能力。企业从战略角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实践的长效机制,如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在非业务发展战略中、建立适合属地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和社会责任日常信息披露机制等;企业应以开放合作可参与的态度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更好地认识和体现利益相关方角色,通过相互沟通和学习,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表现;适度推进不盲目,坚持实践的可持续性,制定明确的长期目标,围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坚持做下去。
  第七,推动中国在非投资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播与沟通。目前,中国在非投资企业专门披露在非履责报告的还比较少,还需重点关注和推动报告的编制和发布,以报告促进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沟通与交流,增强理解和互信;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传播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如支持非洲当地企业社会责任网站的建设,与国际组织、当地社会组织联合主办社会责任交流会、责任论坛等活动,传播中国在非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案例、新闻文章、相关书籍等。
  第八,鼓励中国第三方机构“走进非洲”,为中国企业在非履责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大,社会组织、科研机构、智库、媒体等第三方机构也需要跟随中国企业一起“走进非洲”,为中国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中国企业解决履责难题,协助中国企业传播良好实践,让中国企业在非洲当地不再“孤单”。
  编辑|第五昭婷 zhaoting.diwu@wtoguide.net
  本文系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在非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及脱贫影响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殷格非;执笔人:王影、管竹笋、殷格非;参与人员:杨明明、林索菲
其他文献
10月8日至12日,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教科院主办、拉萨第三高级中学、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和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协办的“2018年全区高中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拉萨市顺利举行.来
期刊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文研究工作获得了长足进步,水文研究的技术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型水文研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综合应用于水文资源研究领域,能够有效地促进
静脉穿刺术是每个学习护理专业的学员首先和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也是护士在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迅速成功的进行静脉穿刺,不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为及时诊治和抢救
以GIS技术为研究对象,阐述了GIS在巨灾保险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相关问题.先研究了GIS与巨灾保险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巨灾保险风险管理的要求,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路径,希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危重新生儿成活率的提高,新生儿心肌损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有增加.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早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容易被忽略,是围生期死亡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馆在公共文化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意义重大.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工会起到了一个监督、沟通、服务的作用,对于服务企业发展、维护职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变电站发挥出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还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不断提升,因此要提高对变电站运行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中仍旧存在一
当前,我市境内采煤井下采矿技术得到了不断进步与发展,其技术水平也在相继提升,致使煤矿开采工艺更加全新化.井下采煤应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技术,不断提升井下采煤生产效率,
目的探讨鼻咽癌化放疗前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及V_e)值的变化情况,从功能学角度评估鼻咽癌化放疗疗效。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0月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