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人的名字都出自诗词

来源 :意林绘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名“国桢”,后改名“国维”,字“静安”,均出自《詩经·大雅·文王》中的“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该诗歌颂的是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想到周王朝那么多杰出的人才,都产生于本朝。周王朝能够长命不衰,全靠维护周王朝的栋梁之材。有那么多济济一堂的贤才,周文王便可和乐康宁了。
  谢冰心,现代著名作家, “冰心”出自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名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出自苏东坡《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程长庚,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县人。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其名出自《诗经·小雅·大东》: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名字取之于《诗经》。思成,见《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思”为语气助词, “成”即成就之意。
  林徽因的名字亦取之于《诗经》。徽音,见《大雅·思齐》: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美誉也。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其名出自《楚辞·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屠呦呦出生时,父亲听到其哭声呦呦,随口诵出《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为其取名为呦呦。
  台湾著名作家、编剧琼瑶本名陈喆,琼瑶为笔名,出自《诗经·卫风·木瓜》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琼瑶,即美玉的意思。
其他文献
二梦说:好像从小我们就被灌输“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之类的话,做个很乖的孩子的确能拥有非常周全的生活。只是有时候生活也需要一点惊喜,这种惊喜不是听话就可以得到的。反而,听从自己的内心,你会收获别样的精彩人生。  大概从我上小学开始,就被爸爸反复叮嘱:你心脏不好,心跳有二级以上杂音,不要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不要到处乱跑。所以,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是个很安静的孩子,自动屏蔽所有校园运动会,体育课遇到跑跑跳
期刊
小王子说:每个人的经历原来都是一场奇遇!无论你有怎样不幸的经历,最终我们的世界也会像别人一样,风暖日和。  童年,我上的学校很了不起,文有蔡和森,武有黄公略。然而,这些先辈无助于我把作文写好。我成了劣等作文的代言人,每次老师读完范文,总要再来点“娱乐节目”: “下面我们来念念刘同学的作文,好不好?”因为作文写不好,我的语文成绩一落干丈。语文不好,其他科目也受影响,总成绩一路下滑。  有一次,母亲的
期刊
二梦说:父亲用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以及伟大的爱灌溉了作者的成长之路,尽管妈妈不在身边,作者的心里却种了一大片美丽的向日葵,那是永恒的母爱在心间。  那个七月,我还是扎小辫的年龄,并不知道父亲捧回来放在堂屋高桌子中间的黑匣子里装着的是母亲,我拉着父亲的后大襟一路走出堂屋,我说: “爸,我妈呢?”  父亲回过头来看着我,眼睛像喝多了酒,他抓抓我的小辫子,指着院中的向日葵、“你妈妈就藏在向日葵里,你乖乖听话
期刊
喵咪说:谈及上学的时光,校服绝对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话题。上学时,看着自己“运动风”的校服,不禁无比羡慕那些有裙装作为校服的学生。不过时至今日,却开始怀念曾经穿校服的青春。  我之所以对校服耿耿于怀,是因为我与它的相遇是走心的。  我当年总听母亲抱怨我穿衣服太费,她挣的工资全给我买了衣服。听得多了,我就真以为我们家特别穷,颇有点“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成熟。  我记得一天抱着校服跑回家,冲着母亲咧嘴笑
期刊
二梦说:印象中,爸爸妈妈总是想尽办法护我们周全,他们的爱是那么无私和纯粹,令人动容。在他们的爱里,我们安安稳稳地成长,长大以后的我们也别忘了给他们多一点爱和关怀哦!  六年前高考,为了方便照顾我,我们家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破旧的小房间,我妈在屋里贴了张佛祖像,金光闪耀。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我妈想拉着我给佛祖磕个头,我躲开了,她跪下来替我磕,嘴里念叨着“保佑孩子数学考个好成绩”。  我所在的高中距离著
期刊
小王子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它是一种世界语言,能让掌握它的人更好地生活。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抵御灾难。  西伯利亚丛林里有个小村庄,村里有个小姑娘叫安娜。这天放学,安娜在冰天雪地里发现一头大象。大象是热带动物,这里怎么会有?安娜上去一问,一个小胡子先生说,他们是马戏团的,今天要到库沃兹城去,没想到运载大象的拖车发生故障,只能等救援车辆到来。  安娜回家,
期刊
我在19岁那年从杭州到北大荒上山下乡,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个生活在北方的南方人,也是一个故乡在远方的“无根”作家,我始终无法在写作中界定自己的地缘身份。我写过一些取材于东北乡村及城市生活的小说和散文,也写过很多取材于江南城市生活的小说。  当我在北京生活30多年后,对于如何表现“北京气质”有了自觉的追求。但我绝不是一个“新京味小說家”,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南方作家,更不是一个地道的东北作家。我游移于这三
期刊
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后,一家杂志找到我,请我写一篇对撒切尔夫人的心理画像,稿酬据说是他们杂志的最高标准。我后来写了一篇,他们非常非常喜欢,想一直约我写对各种人物的心理画像,被我拒绝了。  为什么?因为我的写作方式吓到了我自己。在主持《广州日报》心理专栏前,我做过几年的國际新闻编辑,而我一直读书的范围涉猎也比较广,所以算是对鼎鼎大名的“铁娘子”有所了解,但真要让我对她写一篇文章,我对自己的要求
期刊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常青藤大学,就是那些名校,招生的时候,特别重视学生的竞技体育成绩。这是为什么呢?是特别在乎学生的身体素质吗?不完全是。  有一个了解内情的朋友说,其实这是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的一个最好指标。  一个孩子,从小坚持体育运动,尤其在某个项目上有专长,这背后一定有三个原因。  第一,家庭整体实力不错,至少是收入稳定的中产家庭。  第二,父母非常负责,常年支持孩子的体育项目,这背后无论是钱、
期刊
上海小学语文课本上一篇叫《打碗碗花》的文章在收入课本时,原文的“外婆”被改成了“姥姥”。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关于“外婆”的大讨论就此展开。有人调侃,如果依照课本的思路,所有“外婆”都得改成“姥姥”,那民谣小调《外婆的澎湖湾》成了《姥姥的澎湖湾》,湿润的晚风都变得干燥了一些;至于狼外婆变成了狼姥姥,格林兄弟也说不上什么话,只好听之任之了。  争议告一段落,全国人民一合计,第一次发现中国语言如此丰富,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