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斌 做“一人千面”的性格演员

来源 :时尚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66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孙斌的悟性和勤奋使他从出道以来就一直得到和很多大导演合作的机会。比如李少红执导《大明宫词》中的李贤、黄蜀芹执导《上海沧桑》中的唐四浦、尤小刚执导《孝庄秘史》中的洪承畴、赖水清执导《倚天屠龙记》中的陈友谅,等等。经过多年的影视表演实践,孙斌已然交出了很多漂亮的成绩单,饰演了很多不同身份、性格各异的人物。在表演上孙斌对于各类角色都能准确地抓住其特点,以非常鲜明的人物性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每一个作品,我都是熟读剧本,熟悉每一个人物,每一场戏。我觉得好剧本总是让人爱不释手。”


  其实说到印象最深刻的角色,电视剧《风筝》中的军统特务“宫庶”应该算是一个。虽然距离2017年热播已经過去三年时间,但采访时提起这部作品,孙斌还是很开心地和我们畅聊起来。对于当初为什么会接演这个角色,孙斌觉得还是作品本身特别吸引他。“在看了《风筝》的剧本后,我感觉这是一个布局很恢宏的大片。几十年间,众多鲜明角色跟随时代的洪流,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以及复杂的感情纠葛,这些都是十分吸引我的元素。我觉得最终是导演选择了我,是角色选中了我,而我也用心地塑造了这个人物。”
  采访时,问及孙斌“宫庶”这个人物最吸引他的地方是什么?孙斌思考了片刻,说道:“在我看来,他在工作层面上,精于业务,做事干练果断狠辣,头脑冷静心思细腻。但是在生活层面,对于兄弟、爱人他又十分忠诚,重情重义。对于信仰更是十分坚定。”而这样多层次多面性的人物设定也是最吸引孙斌的地方,让他表现起来很过瘾。
  如今在回过头来看,孙斌还是颇为感慨,“因为这部作品里的精彩桥段太多了,就‘宫庶’这个人物来说,坟地与六哥相认被捕;行刑前六哥探监等,这几场戏真是让我至今都比较难忘的,发挥起来也十分尽兴。”至于如何去评价这部作品,孙斌觉得还是留给观众吧,“但是我相信无论过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再拿出来看,《风筝》依旧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和推敲,既独特又具魅力的作品,无法取代。”

“对表演的热爱,对梦想的坚持。如果没有这些作为源动力,我觉得自己渐渐就会疲累,会胆怯,会退缩。”


  天赋决定你能不能被看到,努力决定你能走多远,另外还有“运气”,这一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而孙斌就是凭借天赋、努力,外加一些运气,闯荡影视圈二十年。
  读高中的时候孙斌考上了上海电视台小荧星的戏剧班,每个周末都要去上课,授课的老师也是上戏的专业老师。“那个时候虽然我对做演员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单纯的觉得表演这件事挺有趣的。”渐渐地他开始感受到表演的魅力,正好到了适考年龄,就顺利地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在校园里学习更专业的知识,接受更加系统的培训,每一次对角色的体验都加深了我对表演的认知,明白了我就要吃这碗饭,所以坚定地一路走到现在。”
  在这个行业里这么多年,孙斌感触最深的应该是要学会与孤独成为朋友,耐得住寂寞,并且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虽然说做演员总是有机会身处聚光灯下,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在孙斌眼中,演员其实就是千百个行业中的一种。“只是它的特殊性是在于能够有机会演绎千百个行业,如果能在塑造千变万化的人物形象的同时,输出一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到别人。我觉得那就是这个职业的价值所在。”
  “我是体验派的演员,不是方法派。”谈到演技,孙斌这样说道。他坦言自己不是一个有“演技”的人,更喜欢用心去感受角色。但他也直言,做演员永远要有企图心,“这种企图心是想要争取走到金字塔尖的信心,通过不断的演绎、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消化助力我的信心,而我也很坚定地在走着。”

“我比较喜欢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工作时把弦绷紧,认真负责;生活中就简单放松,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


  生活中孙斌自语就是个普通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会难过会沮丧,但大部分时间会保持一个乐观的状态。“如果不是沉浸在角色中、剧本中,我就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工作的时候,他喜欢看剧、看书、运动,放空自己。也会和朋友一起聚聚,聊过去、聊现在、聊未来。或者干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喜欢生活比较简单,比较充实,我也喜欢这样一种状态。”
  乐观、进取、坚持是孙斌一直保有的生活状态,他也乐于跟喜欢他的朋友们分享。“乐观是心态,做任何事都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我希望能给自己和身边的人一种正能量的引导;进取是努力,是对我热爱的事业的尊重;坚持是源动力之一,它能够让我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随时把握住机会。”
  作为演员,不管是拍摄还是其他工作任务,都要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和精气神。孙斌说的确如此,所以他常年保持着良好的作息规律,适量运动,保持与周边环境良好的沟通交流,及时吸取更新信息储备,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
  每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孙斌就会选择出去走一走,他说自己不拘泥于去哪里,他更享受旅行的这个过程。“通过旅行我能够结交新的朋友,他们可能是各行各业的人,我也能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感受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职业文化,会更认真观察生活、体验人物,对我把握角色有很大的帮助。”而每一段旅程,孙斌觉得都很独特,也很难忘,但他还是希望把美好的回忆留给自己……

QA《时尚北京》专访孙斌


  《时尚北京》:最近您还在拍摄《叛逆者》,您在其中饰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孙斌:这次《叛逆者》是去客串一个功能性的阶段性人物,戏份不太多,饰演一个国民党特务机关行动队的队长。
  《时尚北京》:您如何看待这个角色?您觉得这次出演的角色与以往出演的谍战剧的角色有何不同呢?
  孙斌:在完成这个人物对剧情推动的功能性之外,我也想拉开他与王阳饰演的站长陈默群的性格差别,我定位徐彬是“笑面虎”,笑里藏刀,如果表演中还能赋予一些轻松喜感的色彩,也算是一些安慰,一个创作。
  《时尚北京》:在您出演过的影视作品里有没有最喜欢的角色?您觉得这个角色的什么方面让您喜欢?
  孙斌:目前为止是“宫庶”这个角色,理由在之前的回答中也说了,总的来说就是非常立体。
  《时尚北京》:做演员给您带来的最大快乐是什么?
  孙斌:当付出努力塑造的角色站在观众面前,大家对各个人物的认可和喜爱所带来的成就感,是我感受到的最大的快乐。
  《时尚北京》: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演员?那工作这些年,您觉得自己达到了所希望的标准了吗?
  孙斌:我希望成为像李雪健老师、王志文老师那样“一人千面”的性格演员,而不是永远只演自己。我正在努力朝我的目标前进。
  《时尚北京》:您会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去旅行呢?
  孙斌:疫情过后想去日本,是我暂时还没有去过的国家。曼谷国际化的环境但是相对轻松的氛围,也是我很喜欢的。
其他文献
推荐  梵几豆荚摇椅是梵几品牌的第一把摇椅,一个有动态体验感的家具。灵感来源于豆荚,用实木框架模拟豆荚的外部造型,用软包模拟内部的豆子。豆荚摇椅的设计特点来源于豆荚流线感的整体造型,与螳螂椅类似的扶手和悬空靠背,圆柱体软包的尝试。关键词舒适  人们对舒适的生活空间的追求是永不停息的,而对生活空间的舒适感有直接影响的莫过于一件件家居产品,大到家具,小到装饰产品都能带给你不一样的舒适感觉。  推薦  
期刊
匠心铸就顶级体验  隆庆祥以音乐回馈高端客户,至今已是第八年。“多年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传递品牌的高端艺术品位,表达在高端定制领域的极致追求。”北京隆庆祥服饰有限公司总裁李艳艳表示。八年如一日,隆庆祥将内心的感激融入美妙的音符,送进每一位高端用户的心里——这种回馈答谢方式的浪漫别致,同隆庆祥的行业威望一样,于业界独一无二。作为曾为皇家制衣、拥有四百多年家族制衣史的国粹老字号,隆庆祥以匠
期刊
特立独行的设计师,时尚品牌缔造者等,是各大媒体给Rfactory创始人吴英男的标签,比起五花八门的头衔,更喜欢被称为Rfactory品牌的创始人。“这给我的感受,是一种不破不立的勇气、一种不断尝试的精神、一种持续经营的努力,我非常看重这些特质。而这个标签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我做的事情、建立的品牌、创造的产品的认可。我认为企业家就是艺术家、她们的作品就是企业。”  近这几年,“独立女性”似乎
期刊
中国服装协会第一党支部与北京服装协会党支部开展互访互学党日活动  12月14日,中国服装协会第一党支部与北京服装协会党支部成功举办了“互访互学党日活动”,两个党支部的十七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活动。  中国服装协会第一党支部书记杨金纯和北京服装协会党支部书记王文生分别详细介绍了各自党支部在党建基础工作、理论学习和服务行业发展等方面支部与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在交流中,彼此都明显感到中国服装协会党建工作
期刊
北京服裝纺织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王文生概述了一年来协会在服务协会会员单位工作、服务政府和服务行业品牌活动、协会党建工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总结。特别强调在疫情期间,协会协助企业转型进行抗疫物资的生产,企业在疫情期间一边生产抗疫物资,组织捐款捐物,一边尽最大可能做到复产复工并达产,北京服装人为社会做出了极大贡献。另外,对今年这个特殊时期能正常缴纳会费的企业表示感谢;根据行业组织要求,协会脱钩基础
期刊
布赫拉迪星圖1994年限量版8.1号单一麦芽威士忌  此款威士忌酒精浓度45.1%。柑橘风味、柠檬皮及随后的橡木甜蜜带来优美的味觉享受。如温暖蜂蜜般的质地,带来枫糖浆、核桃、烤橡木和木质香料味道;精妙的甜味夹带着香草、杏干、焦糖和百万富翁酥饼口味为您献上一场味觉盛宴。这款威士忌的花香特质则通过玫瑰和天竺葵舒展绽放;片刻之后,清风中透显出微微野生百香气,各种气味达到完美平衡,令人惊叹。BV璞立酒庄2
期刊
寒暑輪替,草木枯荣,时光见证不朽。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的现象。北京的一些老字号世代相传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更承载着中华传统商业文化和工匠精神,彰显中国的义利道德、传统文化、商业诚信,一些品牌还与城市而生,是北京城市的名片。他们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展史、传承工匠的精神、凝聚着先辈的智慧,最终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在不同时期焕发着自己独特的风采。
期刊
红帮传人、海派西服创始人 楼景康初出茅庐,用品质积累“名声”  “雷蒙”西服的起源,是19世纪中期上海的“红帮裁缝”,他们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创造性地设计出了自己的服装,中山装与西服为典型。  1940年,“雷蒙西服店”在上海南京西路960号创立,名字源自法国流行歌曲《雷蒙娜》。创建不久,“雷蒙”西服就在上海滩有了一定的名气,样式讲究不拘一格,别出心裁,被称为“海派西服”。它的特殊之处在于驳头、袖口
期刊
随着主持人和访谈嘉宾的对话,一场聚焦发挥榜样力量助力“十三五”圆满收官的北京时尚职工访谈栏目在北京市纺织党校拉开了序幕。  这是北京时尚控股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主动融入首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凝聚决战“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强大正能量,激发干部职工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卓越竞争力的时尚产业集团干劲儿和动力的一次群众性职工文化活动。同时也是
期刊
KENT&CURWEN 2020夏季广告大片  KENT&CURWEN邀请英国年轻摄影Oliver Marshall为品牌广告片掌镜。初衷是想利用隔离的时间,重访英国东南海岸,一个他儿时出没的地方,游走离家乡不远的海边小镇马盖特。拍摄的海滩包括惠斯塔布、荷尼湾,马盖特的博特尼湾、布罗德斯泰尔和拉姆斯盖特通过Oliver的镜头,我们发现了一个在夏日清晨漫步的美丽场景。此次拍摄聚焦于品牌夏季核心主打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