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谭

来源 :江西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花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从元至今生产了无数价值连城的名瓷。
  首先是元青花。元青花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为世界所关注,到本世纪2005年元青花罐《鬼谷子下山》在伦敦佳士德拍卖会上创出1568.8万英磅(合人民币2.56亿元)天价之后,更被人视为珙璧,可惜当今世界上元青花遗存已经不多,且最大最好的都在国外,土耳其、伊朗之外,中国大陆江西省高安市博物馆收藏量堪称最多,也仅只有19件。其它公私收藏都极为寥寥,让人无法不胜望瓷兴叹之至。
  其次是明清青花。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第二年(公元1369年)即在景德镇设厂烧制御用瓷,举全国之力把景德镇制瓷业推向了全国的最高峰。朱元璋的4子朱棣称帝后,开创了“永宣盛世”,派遣郑和7下西洋,带去了瓷器、茶叶、丝绸、铁器、农具、紵丝、金银器等大量商品,带回了象牙、香料、宝石等国外特产,其中就有绘制青花必不可少的呈色剂苏麻离青(也称苏渤泥青)。这种苏麻离青产生的艺术效果浓重、晕散,有一种特殊的韵味,正是它,确保了永宣青花紧随元青花之后在我国历代青花瓷器中的翘楚地位,使全世界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无不为之倾倒。据说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萨克森国君为了取悦新的王后,竟然用4队近卫军向邻国君主换取12个青花瓷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历史时期。
  明中后期因苏麻离青已经用完,改用平等青料,即乐平县的陂圹青;嘉靖之后,又改用回青。平等青料色泽柔和淡雅,回青之色蓝中带紫,虽都不如苏麻离青,但另有一种韵味,特别是嘉靖万历时期青花造型千变万化,图案丰富多彩,有浓重的道教色彩,还开创了以花捧字(如海水苍龙捧八卦,天花捧寿山福海)的风格,被称为明朝瓷器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到了清朝,青花瓷在经历了明永宣青花之浓艳深沉、成弘青花之柔和淡雅、嘉万青花之浓重艳丽之后,在康熙时(1662-1722年)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康熙青花所用青料为上等的浙料和珠明料,出火成翠毛色,呈色鲜艳明快,与或亮青、或粉白瓷胎之釉色相映衬而愈显其青翠明艳,被称为清代青花之冠。雍正青花多仿宣德,连款识一并仿造,由于手艺高超,往往可以乱真。乾隆青花既有仿古之作,也有独具本朝特色的创新之作,其突出特点是器物造型丰富多样,可谓无物不备。嘉庆之后,随着清朝国力明显趋衰,景德镇瓷器生产每况愈下,但也不乏佳作,如光绪时为慈禧太后烧造的“体和殿制”款青花瓷器,胎体厚薄适中,青花发色清新,堪称精品。
  民国时期出现了第一位以绘制青花闻名遐迩的瓷画家,他就是王步,王步的出现,改写了中国陶瓷史只记载青花瓷,而无青花瓷作者的记载的状况。
  王步(1898-1968年),字仁元,号竹溪,江西丰城人。9岁时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满师后先以画鸟食罐谋生,1917年至乾顺瓷坊帮工,开始绘制仿古瓷青花,不久即转入“合兴瓷庄”,为陶瓷实业家吴霭生工作。王步为人勤谨好学,于画艺精益求精。他制作的仿古青花以可以乱真而著称。1926年吴霭生病逝后,王步离开“合兴瓷庄”,自己开业绘制瓷器。这个时期,他受王琦的影响,下苦功研究清代画家八大山人和黄慎的画风,并将国画中墨分五彩的技法运用到青花瓷绘中来,发展了清康熙时已现端倪的青花分水技法。青花分水,亦称“分水皴”,其先决条件是将青料加工成浓淡不同的料水,具体应用时,依据画面的需要,将毛笔蘸料水后,以笔梢引导涌在坯上的料水,让色料自然沉淀于坯上。用不同浓度的料水,能出现深浅不一的色调。王步以此法绘制青花,表现物象的阴阳向背,里外远近,使画面产生层次丰富、明净清爽的艺术效果,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立体感。王步使青花艺术出现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世人尊敬他,称之为“青花大王”。到了晚年,王步一改早期工整细腻、中期兼工带写的画风,形成分水泼墨大写意的风格,这个时期的作品笔酣墨饱,大气磅礴,达到青花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王步一生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园地里辛苦耕耘,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青花瓷绘佳作,流传到今天,每一件都价值不菲,在拍卖会上屡屡打破近当代瓷的售价记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青花瓷绘艺术出现了人才辈出的局面,2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以绘制青花闻名于世的就有秦锡麟、王恩怀、王怀俊、黄卖九等人。其中王怀俊的青花人物、风景瓷画布局开阔、气象宏大;王恩怀的青花花鸟活泼灵动,生意盎然;黄卖九继承了王步的青花分水技法,笔墨泼辣大胆,青白虚实相宜,形象生动有神,水分饱满滋润;而秦锡麟则独辟蹊径,对历来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青花进行改造、提炼,创造了既具备了现代艺术创作意蕴,又具有强烈的中国陶瓷民族特色的现代民间青花。他们各有所长,风格迥异,共同构筑了当代青花艺术的繁荣,和其它陶艺家一起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当今,青花艺术已经风靡世界,人们沉醉于青花的幽倩雅丽,不惜斥巨资收藏青花作品,更有不少人投身于青花绘制的行业,我是其中的一员。我喜欢青花,多年来苦心孤诣学习、研究、仿制、创作青花,孜孜以求的是在我们这一代将青花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综观今日形势,天时地利人和诸般条件无一不备,我相信,我的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珠山八友(月圆会)”是民国时期活跃在景德镇陶瓷艺术领域的著名社团,他们把文人画风引入陶瓷绘画之中,使陶瓷作品从工艺品成为了有灵魂、有生命的艺术品。“珠山八友”的作品个性鲜明,风格独特,题材极为丰富,人物、山水、花乌无所不及,深得世人喜爱。  在“珠山八友”中最擅人物的是王琦、王大凡,他们的人物瓷画取材于历史典故、诗歌戏曲、民间传说、神道仙佛故事以及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欣赏王琦、
期刊
运用ZEISS双通道荧光-透射光显微镜、雷尼绍inVia Relflex型显微拉曼光谱仪和Linkam MDS-600冷热台,对研究区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均一温度/冰点温度和古压力特征进
我的一位老年朋友收藏了一部册页——《颜鲁公三表真迹》拓印本,是他的祖上传下来的。  朋友世居饶州(今江西鄱阳)。颜鲁公这位唐代的大忠臣、大书法家在唐德宗建中年间担任过饶州刺史,饶州人很敬仰他。清道光年间,饶州荐福寺和尚胜山率弟子募修颜公亭来纪念他,于戊戌年(公元1838年道光十八年)落成。第二年饶州知府广宣将自己收藏之《颜鲁公三表》“割爱施舍于寺,命刻于壁”,于是饶州荐福寺不但有了颜公亭,还有了《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日前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发“农民”奖章。温家宝总理在致答辞时说,“我多年从事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深知‘不懂得农民就不懂得中国’。担任国务院总理
纵观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其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导致当前的声乐教学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声乐教学的教学效率始终达不到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