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能力培养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实践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silang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为例,论述“双创”能力培养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实践,结合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特点,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引入企业进行深度产教融合,打造罗非鱼集约化养殖实训模式,开展加州鲈鱼养殖自主创业实训项目,建立“双创”能力培养实践的运行模式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双创”能力  专业综合实训  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102-03
  2018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求高等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近年来,高校“双创”能力培养经历了培养理论的研究、培养机制的构建、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等一系列过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笔者与团队成员探索将“双创”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进行实践应用,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双创”能力培养目标进行评价,从而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双创”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进行实践应用。
  一、传统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难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综合应用性的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比较全面,既要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作为储备,又要具有很强的动手实操的能力,达到检验和强化学生专业素质的目的,是课程设置的目标。
  传统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往往是选择一个水产品种,由学校提供场地、苗种、饲料、药品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养殖实训。在这种传统的实训课程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传统水产专业人才难以适应产业新格局。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也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广西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两份文件都明确指出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必须向工厂化、养殖集约化、资源节约化、设施化、环境保护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由于文化层次低,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能力,难以满足新时代的水产产业发展需求,因此,急需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高层次、高素质水产专业人才。
  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有什么样素质的人才队伍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形式。要打破传统的水产产业模式,关键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掌握先进水产养殖技术和管理理念的骨干人才。本研究的宗旨主要是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提供模拟实训平台,进行实战训练。学生通过模拟实训先进的养殖模式,打造高效、绿色、资源节约型水产养殖生产模式。
  二、“雙创”能力培养的模式和特色
  创新创业教育应在基础和应用、理论和实践之间不断交互。大学生“双创”教育要建立“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践导向培养体系。
  (一)构建“双创”能力培养初步框架。在开展研究过程中,项目组安排了水产养殖技术1701班的同学自主编写综合实训内容,通威集团公司、广东全兴水产饲料有限公司、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教师共同评选,评委老师综合衡量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示范性、团队成员等方面的因素,选择了“罗非鱼集约化养殖模式”项目和“加州鲈鱼养殖自主创业”项目,分别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1701班和1702班两个班级中进行综合实训,由核心团队带动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1.打造罗非鱼集约化养殖实训模式。在该项目的实施班级中,校企合作建立通威冠名班,让企业有更强的参与感,让学生更有亲近感。项目实施过程中,罗非鱼苗、饲料、药品等生产材料由企业提供,内循环鱼池、生产设施由学校提供,由班级成立核心管理团队负责实施,带动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生产过程由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负责监督实施,企业负责项目的盈亏。
  项目实施过程在关键生产节点由全班学生共同实施,如鱼池消毒、鱼苗投放、设备安装、鱼苗分池、饲料投喂、鱼病防控、成鱼销售等。这样做既保证了核心团队实施项目的完整性和团队建设的锤炼,又保障了班级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训全过程。这样做还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养殖理念、示范了先进的养殖模式和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邀请了企业专家会诊养殖生产情况,并开展讲座,共举行了2次会诊和2次讲座。这样就保持了企业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启发学生二次创新。
  2.打造加州鲈鱼养殖自主创业实训项目。在水产养殖技术1702班中组建一个由5位成员组成的核心创业团队,由他们共同出资进行加州鲈鱼内循环水池养殖。创业团队模拟企业运行管理机制,设置总经理、技术经理、采购经理、销售经理、后勤经理,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各司其职。项目的实施由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实训基地和设施,由广东全兴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企业和学校的指导老师共同指导项目实施。由项目团队牵头,带动全班学生共同实施综合实训。
  通过模拟竞聘的方式,选出项目实施的总经理,再由总经理根据成员特点任命其他管理人员的工作职位。学生提高了演讲水平、责任和担当意识、对项目实施的理解能力、团队组建和团队管理能力,更有助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的管理模拟企业运营方式。总经理有签字权,核心成员有大量接触企业、行业、社会的机会,通过物资的采购、商品的销售、行业技术交流等工作,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成长迅速,并辐射带动了班级其他成员一起学习到了在“双创”实践过程中的有益经验。
  (二)建立“双创”能力培养基本模型。系统的“双创”教育要建立在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以综合实训课程为实践核心课程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更是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量聘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等有实战经验的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课程体系包括专业综合实训、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SYB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分析与申办、创新实践项目、专业方向新技术专题讲座。考核方式均为考查。   (三)检验“双创”能力培养基本成效。“双创”能力培养要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氛围,大力培育创客文化,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校内创客园基地入驻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参与其中既是检验“双创”能力培养成效的良好方法,又能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对水产养殖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进行提炼和升华,罗非鱼集约化养殖项目于2018年12月成功入驻校园创业基地,于2019年参与第五届“互联网+”校园选拔赛并荣获一等奖。由项目团队老师指导,水产养殖专业在校学生与毕业生共同组建的创业团队,打造“茂珑龟鳖—— 龟鳖养殖多元价值的开发与应用”项目,于2019年参与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选拔赛并荣获铜奖。
  (四)应用“双创”能力培养的初步成果。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创新创业,所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高低成了企业人才选拔的重要衡量依据。据了解,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毕业的60多位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在参加校园“双选会”时,吸引大型水产企业超过10家,且企业招聘的岗位丰富、薪酬高,当天签约率为100%,深受企业青睐。据招聘企业反馈,学生深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专业基础扎实,操作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研究与实践总结
  通过引入企业深化产教融合,以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作为切入点,突出“双创”能力培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明显加强。在项目书的编制、筛选、执行过程中,学生体现出明显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明显加强。创新性综合实训课程就是要求学生能提出新方法、新观点来进行产业革新,是要以所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开发出更有前瞻性、开拓性的新路子。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项目实施过程中,大量的演讲、沟通、协调等工作锻炼了学生,创业团队成员与企业、学校、同学、行业建立了大量的信息链接,积累了社会人脉,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实训项目实施,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实训基地,与同学一起研讨工作。通过实训,学生的工作节奏加快,办事效率提高,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
  (二)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模式。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作用较大,然而由于课程所需的基地条件、物资条件、技术条件往往有限,因此难以充分发挥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核心作用。本项目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载体,引入企业先进技术,激活了课程活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与产业无缝对接,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企业通过参与校内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扩大企业影响力,也有助于人才选拔;学生通过项目实施,全方位了解行业新动态,激发了参与热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一)实训基地硬件和软件建设有待提升。在创新性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实施项目内容较为丰富,现有实训基地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学生实训需求。从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训特点来看,主要需要加强与完善的是:特色鱼类增养殖实训基地、虾类养殖实训基地、特色水产品养殖实训基地、工厂化养殖实训基地等。
  实训基地的使用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学生对实训基地使用的申请流程、设施设备使用的管理制度、生产用水电的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需要进一步制定完善。
  (二)指导老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校企指导老师直接关系到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施的效果。校企指导老师的选拔标准,校企指导老师的职责范围等尚待完善,需要从制度上选拔一批责任心强的指导老师,同时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对行业动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训项目,鼓励从实训经费、课时换算等方面向指导老师倾斜。
  【参考文献】
  [1]葉正飞.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
  [2]陈雨婷,于兆勤,刘琼辉.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研究与探索——以广东工业大学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为例[J].实践技术与管理,2019(6)
  [3]隋海瑞.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2)
  [4]吴方鹏.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学学刊,2012(2)
  [5]黄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特征研究——基于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6)
  [6]刘秉涛,闫金霞,李国亭.论创新基地建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J].创新创业教育,2019(13)
  (责编 丁 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精准扶贫与推广普通话相结合的必要性,针对精准扶贫与推普工作结合面临的思想观念滞后、农村推普的力度不足、青壮年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各部门承担的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论述实现推普与脱贫相结合的主要策略:提高站位,明确职责;扭转观念,扶智通语;产业引导,搭建平台;落实分工,多方联动;强化督导,消除短板;突出重点,凸显功能;培训骨干,夯实队伍;精准定位,营造氛围。  【关键词】精准扶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探讨现代学徒制的作用和意义,针对现代学徒制实施中政府缺乏宏观层面的统筹、学校的制度建设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广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国家从宏观层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学校细化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和考核考评机制、企业利用好现代学徒制模式储备优秀人才等改进建议,推进现代学徒制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应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高职教育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教学模式 改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課程为例阐述产教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基本理念,提出采用“翻转课堂+小组汇报+教师总结”的形式优化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实践中优质网络资源有限、实训条件有限、高校教师幼教经验有限等问题,提出建立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实训材料和拓展平台、为教师提供到幼儿园交流的机会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 学前教育专业 课堂教学质量 优化 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本土文化面临考验、不同文化差异较大、阅历与见识妨碍交流等问题,提出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依托节日活动、课程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建设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制度文化,促进留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畅通中外师生文化交流平台。  【关键词】国际化 高职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论述我国民族地区的职普融通实践,阐述当前广西已经初步构建起民族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实现横向融通、纵向贯通,优化了整体人才培养结构,成为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类型教育,特别是在职普渗透、综合高中和职普融通班等三种职普融通层次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职普融通 职普渗透 综合高中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独具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完善与推广企业文化等方面阐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并从缺乏精神文化基础、缺乏制度文化对接、缺乏技术力量保障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论述基于“职业人”培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模式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促进校企精神文化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校企制度文化对接;校企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技术互通。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阐述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即教师、医企和学生三方协同的全面素质教育,提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创新评价机制等举措,以建立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模式。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应用型人才 “3+1”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培养过程 培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工专业实训基地为例,论述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化背景下高水平专业建设途径,分析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提出传统实训与信息化融合、将无人机与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测绘实训、装配式建筑流水线生产与机器人吊装实训、装配式建筑房屋机电化安装实训、与建筑企业合作建立BIM技术和开发中心、与大数据企业合作建立毕业实习管理平台等策略。  【关键词】建筑业 工业化 智能化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对东盟来桂留学生的调查研究,从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和社会行为倾向四个方面分析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期间的社会心态状况,提出培育来华留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路径:以完善政策和管理体制为核心夯实来华留学生管理基础,以校园管理为抓手提升来华留学生管理水平,以文化教育为重点增强来华留学生心态的引导和培育,以心理干预为保障提供来华留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关键词】社会心态 来华留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锐汽车学院为例,论述学校与上海中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双主体”办学,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构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校企“双主体”办学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内涵,提升学校汽车类专业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 双主体 办学机制 专业共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