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七力四感”对表演专业发展的作用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发现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目前普遍存在重视体育技能训练,表演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综合素质培养缺失等问题.表演元素之“七力四感”训练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能力、表演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艺术素养等综合素质.建议重视“七力四感”训练,以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体育艺术表演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七力四感;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2-0114-04
   体育艺术表演是具有较强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演出式体育活动,与体育比赛不同的是,体育表演没有对抗性和竞技性,其目的主要在于用表演的形式传递体育艺术文化.体育艺术表演将体育运动与表演艺术结合于一体,既富有运动性又兼具艺术性,既是一种表演形式,又是一项体育运动.越来越多的体育院系开始重视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的发展与建设,但在发展过程中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表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弱,就业面狭窄.
  1 表演元素
   表演元素指表演能力开发的诸多要素,是完整表演的能力构成基础,是演员在以假当真的创作中必须锻炼和具备的种种心理要素和能力,也可以称之为人心本性的素质,这些元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只是没有被挖掘出来[1].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的工具和材料,还是创作成品.通过表演元素训练,解放表演者天性,并开发与培养体育艺术表演学生的表演素质、创作激情,储备创作能量,建立起顺畅的情感传导系统,提高表现力,从而使表演者逐渐具备驾驭完整表演的能力.最终将自身作为创作工具和材料,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
  1.1 表演元素之“七力”
  1.1.1 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观察是创造鲜活艺术形象的基础.任何一次观察都是一个汲取、选择、吸收、消化并加以想象、充实、创造的过程,可以训练出观察者不同寻常的发现力,帮助从细微处发现问题,捕捉现象背后的本质,培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举一反三的能力.
  1.1.2 积极稳定的注意力
   注意力训练目的在于把有意识的注意和强制性的注意变成下意识的一种能力.这个元素任何人都需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注意力集中.表演时外界存在各种干扰因素,积极稳定的注意力对于表演者完成高质量的表演尤为重要.
  1.1.3 丰富活跃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我们所说的想象需要有行动性,要求想象力能够促使人物行动得到积极、有机的推动与发展,通过行动展示角色、创造角色,同时还必须具有形象性,要通过形象性的想象把角色丰满起来.
  1.1.4 敏锐而真挚的感受力
   我们所说的感受力不单单是自己的感受与认知,更多的是我们对别人对事物的感受与认知的体验与认同.表演中,创造人物形象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创作出人物的情緒体验,而感受力是情绪体验的主要保证,学会换位思考,去感受角色的情绪,从而达到自己感受上的共鸣.
  1.1.5 准确真实的判断思考力
   思考判断是处理事情的一个重要环节,强化这个训练,对我们处理不同场景、情节等日常生活事件是很有帮助的,能让我们洞察事件本质,从而准确地去处理事情.
  1.1.6 灵敏的适应力
   演员时时刻刻都要去感受规定情境以及对手所给予的刺激,并通过适应去展现人物的思想与情感.生活当中也是要随时去感受外部环境给予自己的刺激,并迅速地去适应.
  1.1.7 鲜明的形体与语言表现力
   形体与语言是外化内心情感的两个基本手段.形体与语言表现力一定要靠长期刻苦的锻炼才能发展起来,“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1.2 表演元素之“四感”
  1.2.1 真实感
   演员在面对舞台上的一切道具,他们要运用自己的情绪记忆、调动各种情感,在虚假的情境中“真的”交流和生活,它离不开善于相信的、柔软的心,离不开敏感而活跃的情感欲求,更离不开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种真实感随时面临观众最直接的审慎和评价.
  1.2.2 形象感
   在训练中,演员的脑海里要形成各种形象与画面,帮助演员“熟悉”表演环境,进入表演状态,提高训练效果,最终达到提高表演成功率的目的.
  1.2.3 幽默感
   幽默表现在言谈举止上,生动有趣意味深长,幽默者自我感觉始终保持着理智的状态,他们对生活的认知犀利而深刻,但是他们寻求的表达方式,却要在敏捷的思索之后,用技巧的方式表现出来.
  1.2.4 节奏感
   节奏是一件艺术品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有次序、有节拍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步一步激起欣赏者的注意,引导他们接近创作者的目的.节奏感指人们对时间发生延续的一种感知和认识,这种时间的发生是有规律、有顺序、有延续性的,甚至是有生命张力的.音乐学上的节奏感是指不同的声音有其自身长短和规律的组合,借助人的听觉形成的对人的心理上的感受,由节拍、速度、律动等多种因素构成[2].演员的节奏感能有层次、有规律的体现人物内外部的性格,能体现人物的情绪、情感.
  2 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性质与特征
  2.1 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性质
   体育艺术表演是将艺术与体育、文化与技能相融合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不仅具有周密的学术性,同时又与社会、经济、市场等多方面具有紧密联系,学生掌握的知识是要通过实践得到验证和提高的[3].体育艺术表演是体育与艺术表演的融合,它以体育项目及表演者为载体,突出作品的艺术属性,将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后再展现出来,最终完成创作.体育艺术表演是在体育与艺术的融合上产生的,从专业层面来说它具有复合性,故在培养过程中应以注重人才的复合性为目标,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2 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特征
  2.2.1 体育是根本
   体育方面的专业基础是体育艺术表演的根本,也是体育艺术表演区别与艺术以及其他专业的本质所在,所以,专业技能学习成为体育艺术表演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重点.
  2.2.2 当众表演是价值
   表演是体育艺术表演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体育艺术表演的价值体现方式,体育艺术表演具备当众性的特征,表演时需要适应力、想象力、感受力、表现力等艺术素质.
  2.2.3 综合素质是发展动力
   不断提升表演者的艺术素养,并提高表演者心理抗压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是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的高层次要求,也是体育艺术表演人才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之源.
  3 “七力四感”训练对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的促进作用
  3.1 提高体育专业技能学习能力
   学习就是一个从“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制作”,再到“信息输出”的过程.学生观看教师授课就是“信息输入”的过程,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对于人体姿态、表情、造型和动作过程的观察与记忆就完成了输入,这一过程离不开敏锐细致的观察力、积极稳定的注意力.“信息输入”之后,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需要靠自身敏锐而真挚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去观察和记忆的学习内容,进而感受每个动作的肌肉感觉,再通过反复的观察自己的肢体动作,去作出判断并思考如何修正,最终使身体与思想同步适应所学专业动作,完成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即模仿、练习、纠错、再练习,完成学习中的“信息加工制作”.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技能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创造艺术作品,走上舞台,这无疑就是“信息输出”.表演若仅仅停留在模仿和单纯的技能技巧展示,那么舞台上所呈现的表演内容则会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可见,表演元素之“七力四感”训练可有效提高体育专业技能的学习能力.
  3.2 增强表演能力
   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在训练及表演中重视表演的动作技巧、身体技能的展示,忽视表演中极为重要的情感渗透与传达,致使表演者缺少灵性,表演作品平淡乏味,难以引起观众共鸣.表演是体育艺术表演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体现体育艺术表演的价值所在,表演能力是体育艺术表演本科人才的基础能力[4].表演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表演水平的重要环节.表演能力主要包括: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控、自身的心理调节和临场发挥能力、对作品主题及角色的理解和把握,对道具的运用以及专业技术动作和脸部表情的表达是否合理及时等.
   体育艺术表演不仅要让身体完成节奏与韵律的运动感,更要通过表演者的情绪与情感来传达人与运动交织所带来的艺术美感.表演者敏锐细致的观察力、积极稳定的注意力、丰富活跃的想象力能让体育表演者更为深入地观察生活、酝酿情感,提高角色塑造能力,帮助表演者对作品主题及角色的理解和把握,以便更好地表达和演绎出个性鲜明的角色.体育表演者利用真實感和形象感,在进行表演创作时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虚构的情境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事先设定好的情景里,将角色与自己的内在结构紧密结合,酝酿情感,从而在表演中传递情绪,最终将表演技能全面掌握并完美展现,可见,真实感和形象感会极大地提升表演作品的表演艺术性和创造性.幽默感和节奏感可发掘演员创作的自身潜能,合理安排舞台空间,恰如其分地完成表演,丰富表演的情感传达,提高表演者对道具的运用以及专业技术动作和脸部表情的表达能力,升华表演的艺术性,提升作品质量.综上所述,表演元素之“七力四感”训练,可培养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展示自我、把握社会角色的扮演等能力,提升体育表演者的专业水平,增强表演能力,为其在舞台上更优质的表演奠定基础.
  3.3 提高情商,增强心理承压能力
   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在比赛及表演过程中在乎排名,患得患失,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可能影响正常的发挥.敏锐而真挚的感受力、准确真实的判断思考力、灵敏的适应力可提高表演者的内在理解能力,表演者应用这些能力感知表演现场,缓解情绪紧张及肌体紧绷的状态,解放肢体和心理,提高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能力.
   “七力四感”训练有助于提高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的情商,帮助情绪管理,对各种出现的情况做到临危不乱,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坦然面对结果,正视自己与同伴间的差距,更加客观地认清自己的水平,保持良好心态积极训练,不断提高技能与比赛能力.
  3.4 提高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
   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而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团队成员具备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来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能力[5].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可帮助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愉快地与他人互助合作,最终达到较好的团队协作效果.体育艺术表演展现给观众的任何作品,都需涉及演员、舞台、音响、灯光等,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团队独自完成表演.体育艺术表演中每个人都希望发挥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这不仅需要我们在完美展现自我的同时,还要保持与他人协调互助、共同努力,最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敏锐而真挚的感受力,能帮助学生体验与认同别人对事物的感受与认知,学会换位思考,去感受角色的情绪,从而达到自己感受上的共鸣,与队友充分地沟通交流,更好地理解队友的真实感受.准确真实的判断思考力,能让我们洞察事件本质,准确地去处理与队友之间的关系,使配合更加协调、默契.演员时刻都需要用灵敏的适应力去感受规定情境以及对手所给予的刺激,并通过适应去展现人物的思想与情感.生活当中也是要随时去感受外部环境给予自己的刺激,并迅速地去适应.幽默感,幽默者始终保持理智的状态,在敏捷的思索之后,用巧妙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容易被人接受.节奏感,运用不同的节奏与不同性格的对象相处会更为和谐.
   可见,“七力四感”可有效提高学生人际沟通交流能力,从而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5 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拓展就业面
   受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及旧的课程设置的束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类似与体育教育专业,重视了“体育”,体育技能训练成为课程设置的主流,忽视了“艺术表演”,表演能力及艺术素质等的培养被忽视,其特点是灵活性差,知识涉及面窄,培养出缺乏实践能力的学生,毕业生就业多为社会体育艺术类人才或健身中心的指导员,部分自主创业,能参加高水平演出的专业人才不多,就业面狭窄.国家对教育的指向早已拒绝“高分低能”,趋向于素质教育,社会各行业也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综合素质人才,是指具有全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6].目前,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品质,专业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及实践操作等指标[7].社会的发展需要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让人学会积极处理和面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与现象.李卫东等提出,艺术实践活动是体育艺术表演方向教育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手段,我国体育艺术表演方向普遍面临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不高的问题[3].
   李卫东等根据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七力四感”训练通过各种游戏、实践活动,开发、解放天性,培养表演素质,尽可能多地积蓄潜力,挖掘能力,提高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表演能力、艺术素养、沟通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李卫东的“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不谋而合,可为社会多种职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综合素质人才,从而拓展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的就业面.
  3.6 提升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art cultivation)也称为“艺术修养”.艺术素养指人对艺术的感受、体验、评价和能动创造的能力[8].艺术素养是独立的人格、思想和艺术禀赋,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包括对艺术理论、艺术史知识的掌握,对艺术创造、艺术鉴赏、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理解力、创造力等[8].艺术素养可以在艺术创作及艺术欣赏的实践中,逐步得到锻炼和培养.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艺术素养:造型艺术、音乐与舞蹈的相关素养、对美的敏感度(包括对艺术的感受力与想象力、鉴赏时的判断力与理解力、以及创作时的创造力等).
   体育艺术表演的艺术感主要体现在音乐与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当众性的特征,表演临场需要适应力、想象力、感受力、表现力等艺术素质.表演元素之“七力四感”中的观察力与注意力,以及身体的感受力、适应力与创造力,能有效帮助造型艺术的培养.艺术形象是否准确、鲜明、生动,决定了艺术形式是否完美以及作品是否具有感染力,从而决定了作品艺术性的高低.敏锐而真挚的感受力、准确真实的判断思考力、准确的感受力、灵敏的适应力可提高表演者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掌控,更好的将音乐、舞蹈及造型艺术结合,表现出更准确、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完成高级别的体育艺术表演.“七力四感”训练可提高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在音乐和舞蹈方面的相关素养,提高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与想象力、艺术鉴赏时的判断力与理解力、艺术创作时的创造力等,最终达到提高表演者艺术素养的目的.
  4 小结
   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教师及课程设置均体现出重视体育技能训练,忽视学生表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弱,就业面狭窄.表演元素之“七力四感”训练可提高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表演能力、心理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艺术素养等综合素质,拓展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的就业面.建议加强培养“七力四感”,增加与“七力四感”相关的训练课程,从而提高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的专业水平,为社会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体育艺术表演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家元.表演基础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8.
  〔2〕姜燕.培养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感[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75.
  〔3〕李卫东,等.体育艺术表演“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4(11):30-36.
  〔4〕李先雄,等.我国体育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构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6,26(1):105-110.
  〔5〕童欣.花样跳绳教学对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作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224-224+226.
  〔6〕张媛媛.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5):141-143.
  〔7〕潘玉驹,何毅,陈文远.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处理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77-80.
  〔8〕在这里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文化艺术大讲堂[Z].宁夏画报(生活版),2018(10):20.
其他文献
摘 要:施工盾构不可避免产生地表沉降,本文根据合肥地铁现场施工监测沉降的数据,运用Peck公式进行分析,验证了Peck公式在合肥地区是适用的,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在两隧道间距不同、隧道埋深不同时地表的沉降规律,分析了不同施工因素对Peck公式参数的影响,并对peck公式进行修正经过修正,可用于合肥地铁盾构施工对地面沉降预测.   关键词:Peck公式;数值模拟;地面沉降;地层损失率 
期刊
摘要:文章采用Gaussian09,在B3LYP/6-311++g(d,p)的水平上计算了铜、锌离子和烟花苷(5-hydroxyl-4-hydroxy methyl-r-butyrolactone)的相互作用,得到几何结构、紫外光谱图、偶极矩以及电荷分布等数据,并在该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结合能.结果表明烟花苷降糖中药分子与金属离子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较大,两种金属离子对分子构型的影
期刊
摘 要:为了了解和掌握不同浓度抗菌喷剂对白鲜皮生长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种植的方法,测定白鲜皮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抗菌喷剂促进了白鲜皮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处理6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和根体积最高,达8.02cm、2.40cm、8个和1.11cm3,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6.67%、27.27%、41.17%和20.02%,差异显著(p<0.05).处理5的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体积
期刊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视频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8年第18届女子排球世锦赛中国队对手,以及4强队伍的竞技能力指标进行整理、统计、比较,分析中国女排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周期的备战策略.   关键词:2018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竞技能力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2-0104-04   2018年10月20日第18
期刊
摘 要:齿轮强度是齿轮副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本文以自主设计的齿轮传动副为研究对象,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齿轮实体模型,并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软件对齿轮副进行静力学分析和优化.通过仿真分析和理论计算进行比对分析,优化该齿轮副的参数,确保本设计的齿轮强度在安全范围之内,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齿轮强度;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Ansys  中图分类号:TH113.22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生态的稳步转型,市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互联网+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新零售”有别于传统的零售方式推动线上线下以及多方跨界融合,使得农产品电子商务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消费者如何购买新鲜价廉的农产品以及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等问题,使农户与顾客直接性对接途径的选择十分重要.本文基于“新零售”的大背景,结合蚌埠市农户产品销售与消费者对农
期刊
摘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包括教学大纲修订,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優化和教学方法更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2-0143-03  1 引言   网络操作系统(
期刊
摘 要: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渐渐崭露头角,虚拟现实技术所营造的是“自主性”的学习环境,在自身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了一個新的学习方式方法.3DSMAX教学软件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三维建模软件,三维建模是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是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一步.本课题以把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教学中为目标,力求在新的教学手段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期刊
摘 要: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有机化学理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化学实验是药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实验课程之一,是后续专业课程实验的主要基础之一.结合我院药学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特色,立足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针对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团队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课题组从提高学生积极性、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应用型高校体育社团的基本情况和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促进体育社团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应用型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812;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2-0111-03  1 前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