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钱让全民发财?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uq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云南山区的朋友,他出生的地方比较穷。他一直疑惑:“既然穷是因为人们没有钱,为什么不多印一些钱发给大家呢?这样大家不就不穷了吗?”今天他知道了,如果国家印钱发给大家,所有的商品都会涨价。虽然大家更有钱了,但没有变富裕。
  其实我也有过类似的疑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鼓励引进外资。小时候,我总想:为什么需要引进外资呢?难道不会印钱吗?今天我当然明白了,引进外资,不是引进钞票,而是引进资本。人们会拿引入的外汇购买国外的资源,促进本国的发展。
  这些以为印钱就能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看起来是小孩子式的,但是,在历史上一直很有市场。先秦以前一直有“灾年铸币”的说法。《国语·周语》中说:“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量资币”就是铸币。思路是这样的:既然钱能买到粮食,那么多铸钱,不就能多买到粮食、拯救百姓吗?这种思路当然无助于救灾。因为,无论多铸多少钱,都不能增加一斤粮食。经济规律告诉人们:虽然可以单方面增加货币量,但其结果是使货币购买力下降,而不能使社会财富增加。因此,通过多发货币来解决问题,不但不能真的解决问题,反倒会造成更大的问题。
  所谓货币,是人们在交易中自发形成的交易中介。人们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再以货币去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通过这一迂回,大大促进了交易的效率。与其它商品相比,货币并没有特殊的地方。货币只是那些销路特别广的商品。货币的购买力基于它的商品使用属性。一旦其使用属性对人们的价值下降,货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人们对货币的总需求,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
  早期的货币是贝壳、金属等。后来民间出现铸币,这些铸币保证其稳定的质量,因此流转更广。见到有利可图,政府垄断了铸币,相当于增加了一笔铸币税。在交易过程中又出现了纸币。便利的纸币大大促进了交易。不例外地,政府又垄断了纸币。金本位就是保证持币人可以兑换到固定数量的黄金。
  纸币购买力的基础是:法律规定纸币可以清偿债务;政府允许以纸币完成纳税义务;可以用纸币购买政府的部分服务(就像Q币可以购买腾讯的服务),这三者就是纸币的主要使用属性,是纸币购买力的基础。宋朝的时候,政府发行纸币,但却不允许用纸币完税或购买政府执照(度牒、酿酒执照等),结果这些纸币就失去了购买力。无论是民间的等价物还是政府货币,都要与发行方的服务能力挂钩。比如,腾讯的Q币,受限于腾讯的服务能力。如果腾讯发行的Q币数量,超出了其服务能力,Q币就会贬值。政府纸币也是如此,只不过多了一项收税的权利。
  受其自身约束,腾讯不敢滥发Q币,因为滥发的结果是声誉受损、收入下降。而政府服务能力、收税究竟有多强,没有人能够准确核算,因此,也就没有人知道纸币的合理数量。
  而且,腾讯按量出售服务,政府是按比例收税。纸币超发使物价上涨,人们为了完税,需要缴纳更多的纸币给政府,从政府的角度看,它不会吃亏,因为它反正是按比例抽取社会财富。因此,政府在这一方面没有硬约束。
  如果人们是按量缴纳定额税,而不是缴纳比例税,那么,政府滥发纸币的冲动将受到巨大的抑制。因为,滥发纸币将导致纸币购买力下降,而政府只能收取定额税,这就意味着,政府的财力会急剧下降。在这样的约束下,政府自然不敢滥发纸币。
  总之,纸币本身只代表着一种服务。服务能力没变,多发纸币有害无益。对政府发行的纸币来说,购买力还不全来自购买政府服务,更主要是可以凭此履行对政府的义务——纳税。政府的确可以单兵突进,多印纸币,但如果把纸币当成财富本身,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但是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多发纸币的策略,这种纸面财富当然无法真的拯救经济。
其他文献
着长衫却站着喝酒,是自古文人的尴尬。自2004年以来携15%的高增长,我们赫然发现,整个文化产业竟以文艺复兴式的霸道切下财富分配的大块蛋糕。—如张贤亮所言:我卖的黄河水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黄河水,用文化去包装。这位生于三十年代的一级作家在9年前创办了华夏西部影视城,按他的说法“一不小心,抵押了自己在海外译作的版税,成就了镇北堡的启动资金”。  以创意吸金,靠历史、文化、知识、技术赚钱——以上都存在、且
期刊
黄凡  CFA、CFP、CGA,德意志银行(中国)私人投资管理部副总裁、投资总监  曾供职于汇丰银行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从事私人投资。他从1995年起开始在金融投资界任职,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的投资经理。    财富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保值增值,但这两年的复杂环境中(CPI高、负利率硬、房价又高又硬),这一目标的实现也非易事,CPI高意味着财富管理的回报目标提高了。在负利率环境下靠定期存款或其他固定
期刊
都说股市里十个人,一个赚,八个赔,还有一个白劳动。2010年12月31日《大众证券报》发布消息称其对4万名投资者的收益调查显示,2010年以来,仅有不到三成的股民取得正收益,而另七成亏损的股民中,有10%以上的投资者亏幅超过40%,另有70%-80%的投资者亏损幅度介于20%-40%之间。赔钱的脸上像下雨,赚钱的天天乐开了花,放在一起就映射出一张似笑实哭的股市主表情。所以《钱经》特派出记者,在听到
期刊
自2009年开始,中国白酒以茅台、五粮液为首,掀起“涨价潮”。按常理,从每年5月开始,白酒市场进入传统淡季,可是2010年高端白酒却出乎意料地大涨,掀起了第二波“白酒涨价潮”,成为堪比房地产的涨价品种。  这不禁让人疑问:白酒为何集体“耍酒疯”,是什么在支撑价格的高涨?   首先,原料粮价、消费税上涨是助推剂。自《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白酒涨声四起。消费税基谈判失败,使
期刊
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矛盾:    全球经济的相关性越来越大,但各国股票指数却表现不一。  2010年,地中海地区的希腊市场跌幅近40%,  地球另一端,拉美的阿根廷指数涨幅超过50%。    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共同经历了危机,但复原程度不同。  欧美担心通缩来临,中国却在为高CPI而苦恼。    全球投资没问题。  世界上总有一些市场在上涨,而另一些在下跌。  关键是找对方法让收益覆盖风险,比如:扩
期刊
2010年秋拍高潮迭起。中国古董瓷器的拍卖天价纪录从2.5亿元人民币,刷新到5.5亿元人民币只用了一个月时间——10月初,香港一件乾隆洋彩葫芦瓶一举打破了元青花罐保持了5年之久的2.3亿元的成交纪录,11月中旬,伦敦就创出了同样是乾隆时期的一件珐琅彩镂空瓶的5.5亿元天价成交数字。    中国古瓷器不断创造着新的世界拍卖成交纪录,国人欢呼、欣喜之余,又不免让人担忧:在如此高价即优秀的商业审美环境下
期刊
三个月前,Sabrina和她的团队受公司高层指派,负责对北京长安街以南的一块土地做评估和完成调研报告。由于该地块面积小且毗邻成熟的金融商务区,Sabrina对如何利用这块土地做了3个不同的方案:    A.  建成小型写字楼群,吸引小型金融公司、  数据商和其他提供配套服务的公司入驻。  B.  建成地标性建筑,有完善配套的绿色写字楼,  整体售卖给有品牌意识的大企业。  C.  建成开放式Sho
期刊
官窑瓷器成了中外收藏市场的硬通货,“造办处制造”具有无可置疑的号召力,御制成了尚方宝剑,宫廷画师作品一概具备历史价值,进入亿元时代。在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天价”排行榜中,进入亿元榜的所有拍品中竟一半以上是和皇家有“沾染”的“皇倾国器”。    近年来,收藏界刮起一股中国风。2010年之前,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过亿的纪录共有4项,均是在2009年的秋拍中由古代书画创造的。其中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
期刊
18%,是来自于一家河北房地产企业,为了他们五证俱全即将封顶的别墅项目向信托公司融资而报出的“高利息”。如果在2010年上半年,这个项目能很快被包装成一个年收益10%的房地产信托产品推出,但此时此刻,面对18%,极少信托公司愿意接洽这单生意。  当房地产信托风险系于调控中的楼市,已有房地产信托的投资人是否也陷入危险境地?除了房地产信托,还有哪些信托产品值得一投?    房地产信托的风险仍在    
期刊
媒体曾经用最简单粗暴的说法来描述王兴,说他一手创造了中国的Facebook,Twitter和Groupon;然后在校内时,失利于资本运作;在饭否时,又失利于政策上的内容监管。外界习惯将他的个人经历想象为连续被挫败,从最顶尖的时刻归零,然后从头开始带领公司重新开始的英雄奇迹。    王兴耸耸肩,“我从未惊慌过。人生是很短暂的,人一生平均时间可以换算为80年,3万天,或25亿秒。单位不一样,人的感觉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