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MD方法的上川岛降水多尺度特征分析

来源 :广东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b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对1958-2020年上川岛的年降水序列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用小波分析、M-K检验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上川岛年降水量变化以年际尺度周期变化为主,有2.6和6.3年的周期振荡;年代际尺度上以10.5和31.5年周期振荡为主.(2)2.6、6.3和10.5年尺度下的突变时间分别为1986、1995和2000年,31.5年尺度上没有明显的突变时间.(3)利用ESMD方法可以将不同时间尺度的序列有效分离,便于诊断多时间尺度的周期、趋势和突变特征.
其他文献
通过野外露头与钻井剖面的室内外分析,确认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北)下二叠统栖霞组中发育有微生物丘,它们主要由凝块灰(云)岩、叠层灰(云)岩和微生物粘结颗粒灰(云)岩等组成.这些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较为典型的凝块、叠层、窗格、粘结等组构.微生物丘大小不一,实测高度一般为几十厘米至几米,宽度通常变化于几米至几十米之间,具有底平顶凸的典型丘形外貌,以发育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为特征,一般由丘基、丘核、丘盖3 个微相组成,也可与颗粒滩共同构成微生物丘滩复合体.基于区域古地理背景和微生物丘特征的剖析,认为川西北地区栖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