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新发现了一种在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以硒为活性中心的氨基酸——硒谷胱氨酸,并将它命名为“第21种氨基酸”。硒谷胱甘肽氨酸参与机体抗氧化和能量代谢,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如调节免疫、抑制病毒突变,减弱病毒致病力等。而硒与癌症的防治关系被科学家研究的尤为深入。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低硒地区癌症发生率高于富硒地区。如我国的江苏启东和广西扶馁是著名的肝癌高发区,该地区土壤和水质中的含硒量就明显偏低。
人群干预研究证明补硒可以防癌,如美国有一个实验,约1500个美国人每日补充200微克硒,平均补硒4~5年,这些人的血硒比没补硒的对照人群提高了2~3倍,这些人的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生率比没有补硒的对照人群下降了50~70%。
动物实验则进行得更多。目前已进行了100多项这类研究。如用化学致癌物诱发动物产生各种癌症。如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肠癌等等。在诱发之前、之后和诱发同时,在动物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硒(为正常量的5~10倍),即所谓的“超营养”水平硒,经3~12个月,对比癌症发生率和癌变程度,有2/3的研究结果显示硒能防癌,但防癌效果依赖较高剂量硒的摄入。
硒的特点是有效剂量和毒性剂量之间范围很窄,因此其使用往往受到限制。由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发明的纳米硒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我们安全而有效用于预防肿瘤,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低硒地区癌症发生率高于富硒地区。如我国的江苏启东和广西扶馁是著名的肝癌高发区,该地区土壤和水质中的含硒量就明显偏低。
人群干预研究证明补硒可以防癌,如美国有一个实验,约1500个美国人每日补充200微克硒,平均补硒4~5年,这些人的血硒比没补硒的对照人群提高了2~3倍,这些人的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生率比没有补硒的对照人群下降了50~70%。
动物实验则进行得更多。目前已进行了100多项这类研究。如用化学致癌物诱发动物产生各种癌症。如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肠癌等等。在诱发之前、之后和诱发同时,在动物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硒(为正常量的5~10倍),即所谓的“超营养”水平硒,经3~12个月,对比癌症发生率和癌变程度,有2/3的研究结果显示硒能防癌,但防癌效果依赖较高剂量硒的摄入。
硒的特点是有效剂量和毒性剂量之间范围很窄,因此其使用往往受到限制。由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发明的纳米硒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我们安全而有效用于预防肿瘤,开辟了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