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酞菁化学

来源 :化学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要介绍了酞菁化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酞菁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特性。详细综述了:(1)新型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及在医药学中的应用;(2)新型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及在光电材料科学中的应用;(3)新型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并对酞菁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在2009年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EV-DO版本B作为EV-DO版本A的平滑升级技术,以其极高的数据速率和卓越的性能优势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华为、中兴通讯、上海贝尔和高通等
本文采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测定法研究测定了漂白粉精粉状、溶液和福尔马林溶液分别在密封和暴露于空气两种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的有效成分的变化,研究发现漂白粉精粉、溶液和福尔
广西是中国桑蚕茧第一大生产基地,同时又地处亚热带,桑树生长有其区域特殊性,急需有相应桑树专用肥料,为此,试验结果初步认为鱼粉发酵基肥作为桑园专用肥,可促进桑树生长,增加产叶量
“七个统一”规范化养蚕模式,是宜州市科学技术局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专家指导下,根据江苏先进地区的“六统一”养蚕模式,结合宜州的实际,创立的一种新的养蚕技术和管理模式
GE Fanuc智能平台GE Fanuc智能平台近日发布了其强大的Proficy HMI/SCADACIMPLICITY控制和可视化产品的最新版本。CIMPLICITY8.0提供了一种新的用户体验,从而推动降低总拥有成本
本文根据我国茧丝产业“东桑西移”的大趋势和对广西茧丝产业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对广西茧丝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建立完善的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与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茧丝质量强
抓住桑园防虫治虫关键技术,降低桑园虫口密度是防止野外昆虫传染微粒子病给家蚕的主要措施;桑叶叶面消毒,确保桑叶无毒是切断野外昆虫传染微粒子病给家蚕的一个重要的补救措施。
广西蚕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蚕业发展的新亮点,从2005年起已连续三年蚕茧产量稳居全国之首,2007年鲜茧产量达20.5万吨,占全国产量26%,占世界产量18%,超过世界第二大茧丝生产国印
种茧育原蚕上蔟是一项任务紧、工作量大、劳动力集中且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我场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发现种茧育原蚕上蔟采用“网提法”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
用一个印度家蚕品种材料TX通过单回交试验进行研究其对桑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抗性遗传模式。在二龄蚕第一天,用固定的BmNPV浓度(0.5×10^7PIB/mL)接种抗性亲本[TX]、敏感性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