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流动的盛宴/巴黎自驾游

来源 :家用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够幸运,在年轻的时候待过巴黎,那么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海明威
  巴黎,用一个简单的短语来概括就是浪漫而不失底蕴。塞纳河水穿越了巴黎,也赋予了它水的灵气。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站在河畔小小的伫立一下,你就会瞬间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浪漫。静静的夜晚,闪着暖黄色灯光的铁塔,缓缓流淌的河水,声光影一切的一切都是结合的那么恰到好处,即使是漫漫的黑夜,你也能从心底感受到那种震撼,是一种淡淡的温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城市带给你的温暖。当你越是接近她的时候你就越会发现,在浪漫而华丽的外表下她还有着深深的历史感。高耸的埃菲尔铁塔,庄严的凯旋门,神圣的巴黎圣母院,宏大的卢浮宫,喧嚣的红磨坊,静谧的塞纳河水无一不在静静地倾诉着她的故事,讲述着她的过往,描绘着她的现在,勾勒着她的未来。以前看到过一句话说的很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塞纳河,它把我们的一颗心分作两边。左岸柔软,右岸冷硬;左岸感性,右岸理性。左岸住着我们的欲望、祈盼、挣扎和所有的爱恨嗔怒,右岸住着这个世界的规则在我们心里打下的烙印。左岸是梦境,右岸是生活。站在亚历山大三世桥边俯瞰塞纳河,你会感觉恍惚,这是现实还是梦境?若是现实,怎么会这般美好;若是梦境,怎么又会这样真实。游走于梦想和现实之间,才会让人似醉似醒,才会让人流连忘返。心动,沦陷,逃离,自由,又一次心动,又一次沦陷,又一次逃离,又一次自由。
  安静与温柔的至高点
  ——蒙马特高地
  蒙马特高地归属于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个别样的巴黎。这里有雄伟的圣心堂——巴黎的天主教宗座圣殿,拾级而上的同时,心灵也在被不断洗礼。这里的地势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区,可以说是巴黎安静与温柔的至高点。你可以什么都不做,就在大教堂前的空地上坐一下午,静静地望着脚下繁华的巴黎。夜幕降临,巴黎变得神秘而妩媚,街道被灯火照成一道道银河延伸至那一端的天际,延伸到眼前的红酒杯里,延伸到街头艺人的歌声里。
  史诗般的建筑,西岱岛上的瑰宝
  ——巴黎圣母院
  在排了将近2个小时的队之后,我们终于进入了巴黎圣母院。耳边竟萦绕着最爱的那曲《belle》,透过瑰丽的彩色玻璃窗,仿佛看到了艾希米拉达的迷人微笑,我想在钟楼里寻找卡西莫多的身影,当我竭尽全力攀登到穹顶之上时,他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一些小困兽安静的矗立在屋檐俯瞰着西岱岛,俯瞰着巴黎。
  巴黎的母亲河
  ——塞纳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塞纳河,它把我们的一颗心分作两边。左岸住着我们的欲望、祈盼、挣扎和所有的爱恨嗔怒,右岸住着这个世界的规则在我们心里打下的烙印。我们并没有选择乘坐游船游览塞纳河,而是沿着塞纳河行走散步,能走多远走多远,从协和广场走到亚历山大三世桥,走到埃菲尔铁塔,走到荣军院。左岸的文艺与右岸的商业在这里融汇在这里碰撞,碰撞出塞纳河上的朵朵浪花。而塞纳河更像一位母亲,养育着包容着浪漫的巴黎和巴黎浪漫的人们。
  法国的象征,工业文明的骄傲
  ——埃菲尔铁塔
  不管你在巴黎的任何角落,抬眼都能看见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建成于1889年,是为了迎接世博及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然而在建成初,它却遭到很多法国人的质疑,现如今它早已成为法国的象征,巴黎的名片。夜晚乘坐地铁6号线,出了地铁站就能看见灯光闪烁的埃菲尔铁塔,它不是一座铁塔,而是一块巨大的吸铁石,把你身体里的浪漫统统都吸了出来,发光,闪耀。浪漫的灯光不时变换着颜色,白色,黄色,紫色,甚至是法国国旗色,最终又会变成一股暖流,流回你的身体。温暖而奇幻。
  城市的原点,巨幅雕塑
  ——凯旋门
  这里是城市的原点,凯旋门,由这里延伸出了香榭丽舍大街,蒙田大街等著名街巷。凯旋门可能会被淹没在香榭丽舍大街的灿烂灯火之中,但是不会被历史遗忘在角落里。
  如果说巴黎的景点是浪漫的骨骼,那么巴黎人就是浪漫的血液。其实法国人并不喜欢巴黎被定义成浪漫之城的。比如說他们对《午夜巴黎》并不是特别的喜欢,因为那给巴黎涂上了一层滑腻的金色油漆,因为那是 用力过猛想展示给外国人的巴黎,给巴黎戴上了一层华而不实的童话面纱。每个人都热衷于定义一个群体,一个城市,甚至一种语言。这也是为什么面对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思考往往会改变你的生活。城市因为记忆而美好,如果你是个浪漫的人,巴黎昂贵的咖啡馆可能会锦上添花;如果你不是一个浪漫的人,只是去巴黎寻找所谓的浪漫情调,那看到账单的一刻,我相信什么飘渺的寄托都是泡影。而巴黎人,即使是遭遇了惨绝人寰的恐怖袭击后,依然可以面不改色,坐在街边饮咖啡,神情自若地闲聊。灾难面前,生活依旧如常,也许在他们看来,如是淡然的态度,是对恐怖主义最有效的反击与抵抗,这也是浪漫本身。而巴黎本身,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其他文献
更新设计,更显细节审美之处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辆正面朝我的蓝色思域,思域180Turbo外观上基本延续了思域220Turbo车型的整体造型,其个性鲜明的前脸一改九代家用的形象,让人感觉更加充满“霸气”。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主要是因为车头加了更多的棱角,显示出了这款车更加尖锐的一面,这些夸张的棱角是本田车系中比较少见的。这正是本田在为迎合寻求改变年轻人打造有个性、有張力的产品。  在车标附近,厂家
期刊
你了解新能源汽车吗?  你想要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吗?  如果你是新能源车主,冬季电池损耗的问题令你感到困惑吗?  你是否会因为担心续航里程,而不敢开启空调,坐在冷冰冰的车里?  如果你是一个对新能源汽车彻底放弃的人,那么希望我们本次测试能让你回心转意,能够看到新能源汽车身上的闪光点。  为了支持国家的新能源事业,为了探寻电动汽车的冬季使用现状。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寻找真相。  抗寒之旅测试项目
期刊
启辰晨风  启辰晨风来源于国外版车型——日产聆风。而日产在中国开发出启辰品牌后,将晨风作为打入电动汽车市场的先行者。如果在摇号中迟迟未中签,并急需一辆车来使用,将启辰晨风当做家用代步车,也算一个“加急”选择。  代步出行  作为家用代步车,晨风的表现十分出色。晨风整车尺寸为4467mm×1771mm×1549mm,轴距为2700mm,属于紧凑型车,但是日常出行方面非常适合,熟悉汽车的人都知道,晨风
期刊
北汽新能源EU260  在未曾见面之前,笔者对于这辆北汽EU260的期待度最高。而真正见过之后发现,它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它宛如一个亲密的伙伴,让人值得信任。  稳定的发挥  车如其名,一看到EU260這个名字,大家都会反应到后面三个数字“260”这代表着它的工况续航里程。如同所有装载蓄电池的产品一样,使用久了总会有一些损耗,这也让我对EU260充满电后的续航里程有些许担心。令人惊
期刊
海岸边的别墅区青草低垂,巷道里络腮胡的大叔歌声悠远而迷离,靠坐在全新菱智M5柔软舒适的座椅上,只想品上一杯,未经勾兑的红酒。  简餐  全新换代的菱智M5虽然似曾相识却也多番蜕变。作为商务MPV,大气的外观是必不可少的,大面积镀铬前格栅和双层设计的大灯让前脸更具层次感,稳重而不张扬,雾灯区域的镀铬边框让整体档次有所提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全新菱智M5的前臉设计都算得上前卫。  即使不看车标,我想你
期刊
吉利帝豪EV  不限号,不限购的政策显然已经成为消费者在传统燃油车号牌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购买电动汽车的巨大动力。可面对电动汽车,人们又不免产生了里程焦虑症,具备200公里以上可行驶里程的电动汽车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通勤能力,帝豪EV便是這样一款。  延续经典  帝豪EV的整体外观几乎完全延续汽油版车型的设计,没有做出较大改动,唯独进气格栅下端由蓝色亮条勾勒凸显电动汽车绿色环保特性。说的再具体一些,这
期刊
经销商,供应商现状  传统汽车离不开油,电动汽车离不开电。  这是一种无法剥离的关系。而充电桩,合作共赢是未来大趋势,只有合作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而现在正是通过市场,来检验产品的优劣。  新政新策  近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根据各应用领域电动汽车对充电设施的需求,经测算,2016-2020年需配建电动汽车充电桩约43.5万个。在城市建成区,
期刊
长安逸动EV  很欣慰技术流派的长安有一款可靠而又优秀的纯电动产品能够扛起国产电动汽车的大旗,在2016年的升级后,综合续航里程拓展到了240km。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银枪烂雪,若云不染  长安逸动EV在外观方面和燃油版逸动基本一致,细节方面的处理使其外观更有电动汽车的特质。跟燃油版逸动不同的是,逸动EV的进气格栅加入了新颖的蓝色涂装蜂窝状饰板,突显了其绿色环保的身份。左右两侧
期刊
这根本就不算是一场邂逅。  觥筹交错过后,很难让步;在木叶的终结之谷,回响,震耳欲聋。  大河上流淌的,是似曾相识的冰与火之歌。  司徒出塞  好大的胆子,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另类。必须得承认,我被蓝鸟的外观惊艳到了。基于Lannia Concept概念车打造的全新蓝鸟沿承了日产最新的年轻化设计理念,前脸造型张扬,线条的切割感配以家族式V字型中网带给你凌厉的肌肉感,营造着咄咄逼人的气势。如此棱角没什
期刊
隆冬已至,在新能源汽车抗寒之旅中,最为受人关注的,当属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部分。为了深入了解动力电池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冬季所遇到的各种难题,以此给大家作出详尽的解答,家用汽车记者此次也采访到万帮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郑春峰、电池中国网总编辑张雨,以及相关行业上市公司技术人员。  专家观点  “未来的市场将会迎来大浪淘沙,只有真正下功夫在如何造好车的企业才有可能不被市场的洪流所淹没。”  “国内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