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晒,老街坊

来源 :生活经典·晨报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街坊不会进艺术馆所以展览来到街上
  3月10日-12日,距离长沙6个小时高铁时间的广西南宁,一大波形式各异的作品涌进了一条也叫“中山路”的老街。到中午,“两条近百米长、两三米宽的巷子几乎难以走动”,从各处涌来的人和住在里面的老街坊在作品前相遇了。
  三天后,“多谢晒,老街坊——南宁中山路城市记忆展”闭幕后,街坊们摆长桌跟收拾展架、电线的年轻人一起吃了顿饭,算作对三天同路的暂别,也算足对那条不够整齐划一、却自在游离的老街的告别。
  宣告离别、试罔挽留、提供帮助,这些都不足目的,到现在为止那条街也没有停止拆迁的任何迹象,街坊们生活照旧。有什么发生了呢?一群有着共同的粗粝爱好的年轻人,草根,聚力做成了一个没有边界的展览,很多人(甚至其他城市的人)心里被激起波澜,用更多元的讨论来回应它,丰富它,仅此而已。
  麦里
  36岁,广西容县人。广告人、策划人,2014年曾发起一场“民艺复兴”公益海报展,本次展览的总策划。
  璞闾
  39岁,广西贵港人。书籍设计师,从事过记者、编辑,图书策划,策展本次展览的诗歌单元。
  乌丫
  37岁,广西凤山人。自由职业者,诗人,诗歌、小说与文艺评论军作者,策展本次展览的诗歌单元。
  IM=晨报周刊×麦=麦里×璞=璞闻×乌=乌丫
  在一件作品中展出许多件作品
  IM:你们本可以让这些作品在艺术馆里展出。关于城市记忆,我们似乎一向是这么做的。让它们进入即将拆除的街道,且只保留三天,为什么这么做?
  麦:大部分艺术家是在独立空间完成艺术作品,然后在美术馆或支持艺术创作的商业区里展览,又或者在LOFT里重整结构后做展览,类似这次在一个“活的”街区里面做这么开放的展览应该不多,现场曾有人跟我提及威尼斯双年展,但我没去过不好評判。
  璞:大概去年10月吧,突然传出中山路已经在拆迁改造的消息。我去中山路拍了一些照片发朋友圈。麦里也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帖子,是关于老城区居住条件的改造设计案例,附留言“我们能做点什么呢?”我就回复说可以做一个“民居复兴”的公益项目。我的想法是找一批老民居,先做空间改造,然后注入各种文创、商业形态,以生活的原貌和新文化的注入来复活老社区。第二天,我和乌丫就骑着电单车去看场地。看来看去发现最合适的就是临胜街,但临胜街也马上要被拆迁了。我们就想着做一些什么,看看能不能让政府和开发商重新考虑一下,保留这片区——这个想法现在看起来很天真,太理想化了。麦里说要不做一个展览吧,把写诗的、摄
  影的、唱歌的叫来,就在临胜街做一个展览。
  乌:从效果来看,在临胜街做这个展览是对的,虽然目前还没有一点可以阻止它被拆迁的迹象。临胜街很有意思,它有历史形成的独特空间肌理和地道的南宁气质,生活在里面的老街坊搓麻斗牌,闲逛瞎聊,好像跟整个城市的繁嚣不相关似的。它其实可以说是“老南宁”的一个标本,这样的老街区在南宁被拆得也只剩下它了。
  在这个展览里,临胜街并不只是展场,也是展览要展出的一个作品,这件作品是历史、城市发展和无数个市井日常,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生发创作出来的,是城市本有的、就在当场的一件作品。诗歌、摄影、音乐和其他艺术作品在这里展出,绝对不同于在艺术馆展出。艺术一旦进入展馆,其实就已经离开了它的第一发生现场,失掉它的一部分至少是最原始的那部分生命力了。那些老街坊是不会进艺术馆的,而艺术,特别是诗歌,离开他们的视野也太久了。
  IM:在一条即将拆除的老街上完成“记忆展”,是更简单呢.还是更难?
  麦:如果在艺术馆里做会要简单得多,不需要复杂的审批,麻烦的布展,啰嗦的交流和解释。但是这次展览的初衷就是想对老街坊们有一个表达,同时也对社会有一个表达,而无论更侧重于哪一种。在这里展都会是最好的表现形式,没有之一。但我们确实准备了一个备案,万一不成就搬进艺术馆。
  从去年11月有意向,到今年2月才开始征稿,中间隔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我们都在根据自己能做到的部分来判断这个想法最终能否实施,因为没有前车可鉴。我们先是从居委会找了街道办,街道办让我们找片区城管,片区城管又让我们找市城管局,市城管局最后说这也不是他们的管辖范围,因为严格来说我们不算是占道经营,但也不能保证我们开展被投诉后不会被勒令清除……来回跑了半个多月。如果大家还记得去年那部《我不是潘金莲》的话,其实有一点相似,你并没有感觉哪个部门哪个人在故意刁难,但确实也没有人挺出来说这事归我管你们放手去干吧。所以即使到今天,我也回答不了如果要合理合法地实施这个事情该这么办。
  到最后,我们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这件事真的可行的时候,我们就把时间掐在一个多月之后了。其中有些时间可以重叠,比如报批、走访街坊和征集作品,是不同负责人分头跟进执行的。到了最后阶段,我们就按展出时间来往前倒推计划,比如布展要提前一天,展品制作需要4天,设计排版需要3天,这样逐步往前计划,把时间卡在每一个关键点上,稍作预留就成了全部的计划。至于展览持续时间,如果超过三天,审批会变得更复杂和不可测,最后事实也证明,在意犹未尽中结束比索然无味要好得多。
  几乎什么都有,像生活本身一样
  IM:展览中有诗歌也有摇滚,有模型也有儿童画,有纪录片也有沙画……这么“杂”的展览形态,会不会最后导致重点不突出,安静的被喧嚣的埋没?
  麦:坦白说我们没有那么细致的规划,很多项目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加进来的,我们觉得作品有分量、跟主题不)中突就让他们加入了。于是在入口、舞台和展示区确定之后,大家就各自在里面选位置,像是一个半自发组合的传统集市。
  你逛着摄影展时。突然路过一个可以体验的沙画现场,读着诗歌时,又发现旁边在放一部12年前这条路的纪录片,走到巷子尽头,看到很多人围着一个艺术装置或建筑模型拍照,而整个展览的背景音乐就是我们的不插电现场……事后看到网上的讨论,有说装置的,有说摄影的,也有说现代诗的,什么都有。我们只保证围绕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城市变迁从来没有止步。这里有各种艺术形态为之发声。而评论它是每个人都享有的自由。   诗歌创作者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城市生活感触,歌曲创作者其实也是。大部分上台的乐队都是带着原创本地歌上台的,有传唱很高的《南城老友》和《水街》,一直当背景音乐滚动播放的《欢迎来到南宁》和《这一路》,还有《再见,中山》《未命名,中山路》……甚至有三个乐队创作了三首关于中山路的歌。我们作为主办方对这类创作只能说是足够宽容的。
  乌:纵横曲折的街巷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天然展廊,就像街市本身一样,各种形态有机联系,但又各成体系,互不干扰。比如音乐现场安排在入口,是不插电的,考虑到不能扰民。比如说诗歌和摄影混在一起展,为了让文字醒目,诗歌印在黄白色系的展板上,一些诗句还被制成展牌和泡沫字,散放在很多地方。你观展时,那些安静的诗句会冷不丁地跳到你眼前,在闹哄哄的现场,它指向一个陌生的、更精神化的、更具艺术的孤独心境的世界。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现场还卖掉了一些打印在A4纸上的诗,其中非亚、铂斯和赵旭如的诗大家都挺喜欢的,特别是非亚,他又多了几个女粉丝了。诗歌来到它发生的第一现场,表现得很自在,它可能还是有点不合群,但不合群又怎样呢?
  与其他城市有关吗?哪个城市无变迁
  IM:你们选出参展的诗歌作品并未局限于描述中山路,其中也有湖南的作者,选择标准是什么?
  麦:作者出身是最不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次展览的发起人和参与人很多不是南宁土生土长的,这里跟所有省会级城市一样,已经是一个半移民城市,城市的建设者、受害者以及获益者,都有大部分是外地人。所以提交作品的人,只要他表达的跟城市变迁有关,或者他的生活、创作曾与这个城市有过一些交集,我们就相信他的作品一定会与某些人产生连结。
  璞:为什么邀请你们湖南的诗人衣、赵旭如参展,一是
  因为他们跟南宁的渊源,他们也是自行车诗社的成员,我们和他们,都是互称亲戚的。第二,长沙与南宁,湖南和广西,都有气质相通之处,比如都有一种南方气质,湖南诗人比较讲究技巧,有一种湖湘大地特有的忧郁和巫术般的魔幻感;广西诗人风格多样,相对来说更粗糙凶猛,更不讲章法、更贴近现实。一起参展,是希望尝试诗歌的多面呈现和城市地方文化的异同展现。
  IM:這些作品还会继续在哪里展出吗?
  璞:不知道呢,能做成这件事就很不容易了,会不会在哪里继续展要看契机看机缘。目前,南宁有两家出版社已经主动联系出书。当初大家把展览定位为城市记忆展,就准备好了要持续做下去。我们相信还会和这个城市发生关系的,如果中山路变了样,没了,那么不在中山路,就在别的地方吧。
  麦:我们不知道中山路拆迁的具体时间,后来很多街坊还问我们,如果明年我们还在,你们还来吗?我们直到现在也还没有考虑好回答这个问题。
  就目前来看,展出的作品除了少部分被街坊以肖像权名义索要之外,基本都被我们回收保管好了。有一小部分诗歌的喷绘写真展品被人损坏,因为很多朋友晚上才能赶到现场,而只有诗歌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也能阅读,所以当时把作品留下过夜,导致最后一个晚上损坏了一部分。这次展出的作品,目前已经全部获得了作者授权,三月底将进行网络拍卖。我们也在联系继续展出的地方,争取以较低的成本扩大这次活动的观众人数。
  IM:你们所希望的,引起讨论、引导观众去观察、做告别,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
  璞:这很难估测。这个活动从征集作品开始,就一直有媒体跟进报道,前面是自媒体,后面是纸媒、电视台,展览前后那几天,这个城市的朋友圈都一直被展览VI的那一团黄色刷屏。我们觉得,关注度还是很高的,大家都很热情地讨论展览,跟着讨论城市发展更新的问题,讨论城市记忆的问题。很多人都在问,什么是真正的老南宁?我们还需要它吗?
  乌:南宁这个城市,今年有三件事上了网络头条,一个是“小偷哥”,一个是“蓝瘦香菇”,还有一个就是这个展览。南宁人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广泛地、这么严肃地去讨论一件事了,大家都习惯于自嘲和恶搞。
  那些把焦点集中在中山路的拆除保留问题上的讨论,简直就是太肤浅了,他们没有一点生活情趣,根本看不见生活本身的丰腴多彩。有一个评论值得一提,一个朋友评论说,艺术介入现实是不可能的,你们的所作所为对政府、地产商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在这里,我就借个地,回应一下他吧。
  我想说我们从来都没想过要艺术介入现实,艺术对于现实绝大多数时候是无能为力的,艺术也没有必要介入现实,但艺术必须回应现实。艺术之回应于现实,并不在于现实因此改变了什么,而是艺术因此得到了什么。我相信,一旦艺术有效回应了现实,现实必定会以鲜活的、更具厚度和力度的质感回赠给艺术。
其他文献
拜消费风潮、点评功能所赐,现在人人都当上了食评家,在朋友圈晒菜就跟晒娃一样热。  2017年1月5日,我去拜访72岁的湘菜大师王墨泉时,他半开玩笑地说“如今人人都是美食家”。美食家门槛被拉低,标准又没跟上来,有时候会发生对一道菜、一家菜馆评价截然相反的情况,品味之争由此产生。  我年幼时吃过善烹饪的爷爷做的长沙版大杂烩,嘴巴吃刁了,至今不敢在朋友圈晒的各种馆子里的“全家福”图片下面留言评论,我毫不
期刊
小时候看《食神》我想到的就是社饭  采访去湘西扶贫的大学生,有若干不能说,不可说,倒足味觉深深植入记忆,野菜清香,稻花鱼鲜嫩,用湘西的酸辣几味来調和,真怕足再也吃不到的美味。  记者从花垣吃了鸭脚板、接客菜出来,掉头回家乡吉首,找到通晓蒿菜和蕨菜制作秘密的田姨、唐姨,湘西生活意味着什么,可能只有她们最清楚。  殳俏说,“再顽固的肉食主义者,也会被咬春时节的这些新鲜野味打动,生出一种全新的蔬菜观来。
期刊
我父亲很勤奋,写的东西很多,我现在能够找得到的,和湖南有关系的,是他在攸县写的《古屋》。我姨妈在攸县的保育院,是借了一个老屋,《古屋》中有一部分内容写的就是保育院的故事。我母亲在老年的时候讲过,解放初期,作家是不得了的:一是社会地位高;二是别个都没有第二职业,都赚不到钱,只有作家,有稿费。我父亲的工资是200多块钱一个月,他出版一本书,少则几千,多则几万。那个时候的作家,就像现在追星一样,是有女学
期刊
你读到这部作品的时候,作者已经离世了。  2017年1月7日下午,星期六,腊月初十,电台里的主持人说“距离鸡年只有20天了”。长沙八一桥旁和府五楼的“熬吧”里,人们在讨论怎么出一本书。楼下是年关将近的现实世界,车里和路上的人们在考虑去哪里买年货,还有几天快递就要放假。楼上,是一个理想国。  再过几天就是马小平离世五周年的日子。2012年秋天,马小平编著的“人文素养读本”以《叩响命运的门》的书名出版
期刊
大陆和台湾没恢复探亲前,龙应台回过一次湖南。她是从香港那边过来的。她丈夫是德国人,她可能拿了美国的居留证。那是1985年,她回衡东找她从没见过的哥哥。我当时正想要出龙应台的书,虽然《丑陋的中国人》这本台湾书惹了些麻烦。我给龙应台写了封信,请她授权《野火集》交给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我觉得她应该会同意授权,她应该知道我们湖南已经出了柏杨和三毛的书了,再就是我觉得她应该有很浓的乡情。  《丑陋的中国人》
期刊
1964年2月14日,农历大年初二,长沙五一路与蔡锷路交汇处的东南角长沙大饭店,为庆祝春节,南区大队的腰鼓队在饭店门前为市民表演腰鼓。长沙饭店当时名气很大,那个时候的长沙基本沒有什么饭店,一般就是旅店和招待所,宾馆更少。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初期,长沙饭店开始没落。
期刊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找个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条真理看上去简单明了,但细究之下又觉得执行起来非常困难,比方说:什么样的单身汉算有钱?家里有几套拆迁房的,年净收入过百万的,在一般的标準下也算得上有钱了,但是世间的男子并没有多少真的达到这样的标准。并且这些大多数的男人也并不会放弃找一个太太,他们对于太太也有各自的憧憬和要求。  比方说,我们认识一个银行工作的小王,过几天就满三十岁生日了。刚刚
期刊
2017年或许是个悲观的年份。  2017年,阅读杂志的人会变得更少。我一直说不与趋势为敌。编辑何捷问我。这个城市还需要一本杂志吗?我们对此困惑,却又对这样的困惑无法给出圆满的回答。需要什么也许不能定论,但不需要什么却很了然,拒绝庸常。拒绝无趣,拒绝重复。如果已经被粗糙的文字敷衍太久,是时候拾起优质的阅读了。优质内容的回归,也是一种趋势。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说:“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其实,杂志也是
期刊
2016年岁末,韩少功受长沙博物馆之邀来作了一场“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阅读”的讲座。韩少功拉家常式的演讲和一口塑料普通話,使得这个严肃的主题显得特别接地气。讲座后,主办方也安排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饭局,地点就在博物馆的食堂的一个包间里。我也有幸被邀参加了这次饭局,有机会听到了韩少功的那些席间谈资。  韩少功说话多少还是有些长沙人普遍有的塑料普通话的味道。这个味道,让他显得很接地气。这让我以及比我年轻的金
期刊
老五姓王,名守财,不镶钻。是我师姐明丽的爸爸带的徒弟,跟着他学泥木工。明丽很黑,曾经被师兄调侃晚上扒光衣服丢进田里找人不到。老五更黑且显老,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明丽爸爸帮我装修房子,安排他来平地面,我打开门看到这位仁兄根本没多想,直接叫了一声“明叔叔”。这件事被明丽笑了半年。所以当老五暗示明丽自己一直是她铁粉的时候。明丽说我就是不嫁人也不能找个爹回去。  老五有一副好手艺,在明丽老家那边十里八乡都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