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外观色彩的心理效应及其应用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中应注重色彩的运用,色彩通过视觉能给人带来一定的心理感受,产生一定的情绪,并能达到某种象征效果。不同用途的建筑对色彩设计的要求也不同。
  【关键词】建筑色彩;心理效应;应用
  一、建筑外观与色彩的关系
  建筑给人的印象首先表现为视觉上的冲击,而后才有身居其间的种种感受,所以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无疑是建筑认识的首要方面。建筑的色彩包括,建筑材料本身的固有色彩和装饰色彩,建筑色彩一方面是由所选择的材料而具备的,另一方面,建筑装饰色彩是由建筑师的主观构思所附加的,所以建筑物与色彩是同时存在而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恰当地运用色彩可以完善与充实建筑造型的艺术实现,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中国古建筑中,如宫殿庙宇等多采用严格的对称形式以显示出权势和威力。在建筑色彩上则采用株红杏黄来表达神圣高贵的地位,增加其建筑物庄严壮丽的气氛,形式与色彩相辅相成,产生了强烈的精神表现力。
  二、建筑外观色彩的心理效应及其应用
  1、建筑色彩外观与心理学的关系
  当人们看到建筑物时其色彩最先被人感受,不同的建筑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喜欢、失望、兴奋等心理行为,甚至由于某些色彩的心理刺激还延伸到人的生理变化,我们通过对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人对色彩的感受和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效应等共联的问题,以便正确地选用色彩进行设计,其目的是能更好地为人们提供科学而舒适的色彩环境,使建筑物成为受人欢迎的生活活动场所,还可以利用人对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有目的积极的改变人的情绪,改变人的错误心理趋势达到心理平衡。
  2、色彩的心理效应
  建筑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外观,但是不同的建筑外观,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主要与色彩的心理效应有关。
  2.1、色彩的情绪效应,色彩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对色彩的区分可以分为兴奮色,澄净色,冷色,暖色,明色,暗色等等。而且每组对应的色之间还有中性色。
  2.2、色彩的联想效应,人们在色有感知下,能够依靠自己以前的大量信息、经历和记忆,而产生对色彩具体或抽象的联想,如红色产生的联想时热情欢喜、喜庆、或者是血,火等。
  2.3、色彩的象征效应,经常由人们认同的,以某个特定的内容色为某一概念的象征,即产生色彩的象征,如红色在中国古代只有帝王侯府才能用所以红色被认为高贵的象征,近代又被人认同红色为革命的象征。不同民族不同的时期色彩的象征效应也是不一样的,如黄色在东方和古罗马式的王富贵之色,而在欧美确实下等人的色调。
  2.4、色彩的知觉效应,包括可见度,醒目度,前进和后退,膨胀和收缩的,这在交通建筑上是经常应用的。利用色彩明度的不同可是建筑体产生虚实变化,形成建筑体向前进或向后退的视觉感受,能起到丰富空间的作用,比如,使用冷色系,低明度色彩修饰建筑物主体,可使建筑装饰部分,产生向后退的感觉,从而强化了建筑的空间感。
  3、色彩在建筑外观中的应用
  通过我们对色彩的认识,色彩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每一座不同的地域,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建筑都有它自身应该选择的理想色彩,这就要在建筑功能,建筑风格建筑环境,诸多因素方面结合色彩的心理效应进行考虑,建筑色彩要根据建筑功能的不同要求进行设计,从而营造出不同的建筑气氛。通过色彩不同的特质性来区分不同建筑类型从而让使用者更加便捷的通过建筑色彩快速的识别该建筑的使用功能,如幼儿园的建筑外观色彩应该选取儿童喜爱的亮丽色彩,而增加孩子们活泼感;银行建筑外观需要使用低明度,较为稳重朴素的色调给人以安全稳定保险的心理暗示。
  4、色与光的关系及其应用
  色彩与光是一体的,光不仅能调解建筑外观色彩的明暗,饱和度和灰度,而其本身也具有色彩。所以选用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选择色彩,建筑外观用光可分为利用自然光和配用人工光。人工光由于种类多运用灵活,少受限制等特征,不仅在建筑外观上,在生活中都已经不可缺少了,人工光有彩色和白色。除了具备建筑外观色彩所具有的心理效应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方向性,透射能力,可控制变化的性能等,利用这些性能,结合色彩的心理学,可以使建筑色彩运用更加灵活多样。
  三、建筑外观设计时应有的色彩心理意识
  1、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审美心理
  建筑外观色彩的效应有很大的主观性,审美观念的变化会引起色彩心理效应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原来喜爱的色彩会变得不受欢迎,那么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审美心理还受地区性的限制,东西方对色彩审美及心理感受差异很大,加之人们对色彩的喜好和审美观也受到心灵上的“同化”,即流行性“流感”,所以传统色彩与流行色彩的审美观也将改变色彩给人的感受,所以建筑色彩的心理效应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建筑色彩的审美心理而变化,我们要在变化中不断发现建筑色彩对人的影响,予以有效地利用。
  2、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心理观念
  建筑为人们提供工作和生活的直接环境,使人在这种环境中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应适当注意明度与彩度的对比,在建筑色彩配色时一般以三四为宜,使其形成黑、白、灰三个色彩的空间层次。但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对建筑立面简单而感觉单调乏味的配色可以丰富些,大而平的面可采用四阶法进行分割,使平面富有立体感,色间法就是将色彩分段把原底色分割开来形成有节奏的间隔,给人以美的感受,又是大平面产生变化,打破单调感。相反,对于立面丰富的建筑,配色上尽量去简单,给丰富的立面有充分表露的机会。
  建筑外观是色彩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色彩的心理效应,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上色彩的运用要根据建筑的功能来定,在建筑外观设计中要对色彩加以重视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合理的把握,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促进色彩研究的不断探讨,使建筑外观色彩给人们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为诚,沐小虎.建筑色彩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石铁矛,王常伟.建筑与色彩[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治疗是以音乐的实用性功能为基础,按照系统的治疗程序,应用音乐或音乐相关体验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或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以钢琴教学为音乐治疗的手段,利用音乐这种易于被自闭症儿童接纳的沟通、交流形式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行为的干预与矫治。  【关键词】音乐治疗;钢琴学习;自闭症儿童;干预;矫治  近年来我国的自闭症患者数量在不断升高,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
期刊
爱情,这个总是出现在导演李伯男作品中的话题,相比于《嫁给经济适用男》欢笑与泪水并存的浓情,话剧《有多少爱可以胡来》所渲染出的情感更显深刻,一句‘愿世间再无伤心之人,更无胡来之爱。’巧妙地揭示主题思想,运用主线嵌套副线的叙事结构展现出男主人公丁一白成长中的三段爱情故事。整体采用路人采访、电台直播、画外音叙事独白、回忆与现实并行的形式进行多时空多角度的叙事手段,在转场处理和情节转折设计中别具匠心、人物
期刊
【摘要】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是我们先人的智慧与创造的宝贵财富的集中表现之一,也是屹立于世界古典文化领域里的最高里程碑。中华文明五千年来,在色彩方面经古人先贤的不断创造与运用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巨大的成就。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逐渐形成了,是一个典型的东方美学代表,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的中心是以国画色彩来展开的,以议论文的方式来讨论色彩在国画史上的發展和影响。文中以唐
期刊
【摘要】文章从艺术家对于正负形运用上,在正负形之间形状互动的多少,以及正负形之间形状转换的复杂与否两个方面验证了正负形的呼应可以在作品中表达不同的能量。  【关键词】正负形;互动形状;转换;画面能量;动;静  从乔托到安迪沃霍尔的作品进行多次的浏览,发现莫兰迪的作品《静物》总给人一种温润宁静,含蓄柔和的感觉。而另一幅典型作品马蒂斯《舞蹈》却与莫兰迪油画《静物》恰好相反,使人感到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动感
期刊
摄影常常被理解为用光线进行的绘画,这样一来绘画规则潜移默化的进入摄影之中便不再突兀,构图学的引入在普遍规律上解决了摄影的美学要求,让我们能够更清晰的了解画面的美丽的来源,魅力所在。  构图在东西方绘画中所指各有不同,在中国画中,构图被理解为“经营位置,章法布局”,散点透视之下呈现的大刀阔斧与精工细作是其独特之处。较之中国画西方绘画的则是焦点透视下的规律更有迹可循。那么,在摄影中,引入构图学的方法是
期刊
【摘要】老子生活的时代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是社会的动荡以及由此造成的百姓生活的困苦。老子通过观察分析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旧的制度、传统、习俗迅速崩坏,大大小小的统治者贪婪残暴,兼并战争加剧。针对这样的社会问题老子提出的解决之道主要集中在改变统治阶级的管理思想。  【关键词】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一、老子时代的社会问题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平王东迁以后
期刊
【摘要】作曲家、演奏家、管弦乐队之所以特别喜欢圆号,是因为圆号有其特有的优点和特殊性,它具有双重音色的特点,这一特点让其变得流行起来 。圆号最初开始出现在欧洲,欧洲猎人在狩猎时,往往会使用号角,而正是因为号角的出现,才成就了今天的圆号。  【关键词】圆号;演奏;银色  号角之所以发展成今天的圆号,这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同样,圆号的音色也得到了质的提升。目前,现如今,西洋管弦乐队中的总有圆号的身
期刊
【摘要】王家卫,一个常年被标记为‘孤独与爱情’的导演,也曾被评价为‘生活在发达资本本主义中的抒情诗人’。他的电影,充满着瑰丽浓郁的色彩,极端化的视觉形象配以拼贴式错乱的故事情节,冷静却强烈地表现着颓废迷幻的城市里,在那群形形色色的无名氏们的身上所发生的故事。运用荒诞迷幻的片段式剪辑巧妙串联写意的画面,无论是富有层次感的光圈变化,还是充斥冷色调和疏离感的破旧都市,都深深烙印了时代的印记。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毕加索,20世纪西方创立立体派的画家,天赋异禀,终身热衷于自我创新,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关键词】毕加索;创新性;独特个性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他出生于马拉加(Malaga),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父亲是个美术教師,本人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
期刊
【摘要】中国杂技艺术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并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杂技作品。基于此,为了促进杂技这项古老的艺术形式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本文以当前我国杂技艺术的继承和借鉴为出发点对杂技艺术在新时代所需要开展的合理丰富表演内容、充分发挥艺术特色和科学利用现代科技等创新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杂技艺术;继承;借鉴;创新  引言:  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杂技不应该仅仅具备以往杂技表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