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物联人联互成网

来源 :软件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2ut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在IT业确实到了微时代了。云计算尘嚣其上,昭示着应用将越来越颗粒化,微型化,否则无法云化,也就无法提供云服务,多路厂商在绞尽脑汁将应用廋身,试图扩大耦合范围;东山再起的缺口苹果,开张的应用软件商店,生意兴隆,君不见那一个个无线下载背后的荷包在渐渐鼓起;中国特色的微博在试水两三年之后,到2010年下半年大有启动互联网第三次浪潮之势;政府所热推的两化融合也挺进了管理信息化与装备信息化的最后一毫米。
  林林种种之余,互联网如水银泻地,渗透到社会经济方方面面,乃至毛细血管之处。技术特性的互联网终于在这个时候“落地生根”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11年才是互联网的元年,因为人类已经在其服务或者控制之下了。
  在那么多的“微”之中,我最有感触的就是基于一个个小小传感器的物联网。前几年在温州工作的时候就体验到它的前景光明,当时有个公司提供了小区远程抄表的服务,其实就是将电表和水表的读数通过传感器统一到一个数据采集平台上。在制造业中,这点意义很大。
  首先在时间链模式下的信息系统中,在订单履行计划的编制阶段已经明确了订单在不同能力单元的生产加工顺序。这样在具体能力单元的具体班次内,可以根据订单在本工序的物料需求,轻松地排出物料需求的数量以及时间顺序。按照这个顺序,也就是现场对于材料仓储的需求,就可以按照先进先出的方法,快速地在系统里面找到匹配的材料以及对应的单件编号或者批件编号。
  然后,将管理信息系统与装备的工业参数监测系统对接。装备的控制系统暂时不与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只从支持角度将管理系统中的任务参数(如完工时间、上道交付时间、输出物要求等)、图纸、工艺说明等同步到工作界面上,同时将装备中的各种状态数据、流程数据同步到工作界面中,提供有效的作业支持。如产品计数、压力、温度、模具参数、电压参数等等,并给予阈值警示。
  基于这样的支持系统,作业人员就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协同秩序与具体的作业支持。组织的价值链也就在最微观的地方得到了统一。
  对于能力单元(是由人、机、料等资源组成的能完成特定生产任务的生产能力),它是经济社会的原子,亦或是人体中细胞那样级别的东西。自然,原子是可以再分的,细胞也是可以再分的。由一个个能力,单元所组成的“虚拟工厂”,好似专用生产线,让订单有了灵魂,让上下游中的能力单元顺畅地进行联结和协同。推而广之,在社会经济领域也是一样,它可以在一个产业集群层面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我们清楚工业领域的信息化基本上有三个层面:管理信息化、装备信息化、产品信息化。两化融合的特别诉求其实就在管理信息化与装备信息化的融合上。长期以来两者以各自的逻辑在发展,虽然装备的信息化兼有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特点,但是它仅仅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的浅层次,我们更需要将对现场的各种支持有序地通过对装备工作的支持。
  所以,物联网从技术测试到广泛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更彻底地解放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善或者是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解放生产力。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最直接的最和谐的最低成本地解放生产力的路径。就我们所熟悉的情形来看,将从属于大工业(尤其是消费资料的大工业)的能力单元从有限的供应链中释放出来,弥漫到更广阔的需求网络中,增强其复用几率,必然带来本质上的解放。这个解放是进入一个有秩序的经济世界,一个更低的资源消耗,更少的浪费所组成的经济世界。解放生产力的权力在你手中,在你思维的边界里。
  能力单元,无任是物质生产倾向的,还是知识生产倾向的,大约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这些要素:人员、设备、物料、工艺方法、能源动力、外部环境等等。此分离的目的不是对它们进行更精细的管理,而是让它们拥有在更大的供应链上获得复用机会的可能,将这些要素从一个具象的能力单元中解放出来,从私有资源演化为公共资源,以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复用,几何级地减少浪费。好比大学图书馆社会化的效应一样。
  物物相连,遵循于订单的需求,人的劳动也就更加集约化,极少浪费,在互联网的环境中,更多的处于长尾位置上的能力单元就能更多的被利用,创造出数倍于之前的价值。这恰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中国软件正版化将再次“升级”,全面铺开。  近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在贵州督查软件正版化工作时表示,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全国各地要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省、市、县三级国家机关软件正版化的检查整改工作,企业软件正版化特别是中小企业方面也要取得进一步突破。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软件正版化势在必行    可以说,目前软件行业在我国整个信息化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代表着整个中国经济转型的风向标,也
心理测验,无论是对那些已经参加工作,还是尚在求职旅程中“上下求索”者来说都并不陌生。在你参加的某个应聘环节、某个测试题目中,都可能会穿插一些心理测验。心理测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所接受,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寒潮中,企业会更加注重如何更好地甄选合适的员工以创造更高的价值。心理测验作为不可多得的甄别手段,受到国内外广大企业主的青睐。据《时代周刊》报道,美国的1000强企业中,有超过70%的企业使用
期刊
“这样的结局可以说是预料中的。”当9月13日* ST创智(000787)“终极版”重组方案在公司召开的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未能获得通过后,记者第一时间采访* ST创智第九大无限售条件股东金康令时,他对记者作出上述表示。“大地集团主导的创智重组方案一再被否,除了说明这样的重组方案并不获中小股东的认可,更表明大地集团无视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已得到了最有力的回击。”金康令指出。  当天参加了现场股东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