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开河灌区挖泥船清淤及远距离管道输沙探讨

来源 :海河水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angis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黄泥沙问题是制约黄河下游引黄灌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总结绞吸式挖泥船在小开河引黄灌区沉沙池清淤中的成功应用,提出了利用挖泥船和多级加压泵站、通过管道向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远距离输送黄河泥沙改良土壤的设想.届时,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将形成“引黄泥沙利用—盐碱地改良—生态环境改善—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四位一体”良性发展模式,同时对坚守国家土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和耐磨性,扩大镁合金的应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采用绿色环保的磁控溅射技术在AZ31表面制备了强保护性的DLC薄膜.采用X射线小角掠入射研究薄膜的物相结构,借助扫描电镜观察薄膜表面形貌、横截面形貌和腐蚀形貌,采用纳米压痕仪测试薄膜的力学性能,分别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薄膜的耐蚀性和耐磨性,膜基的结合性能采用划痕试验评估.结果 表明,薄膜为无定形碳结构,随着活性气体流量的增加,薄膜结构由非晶向纳米晶转变.薄膜与基体结合良好,结合力19 ~25 N.薄膜表面具有弥散分布的不
异种钢焊接接头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结构中应用广泛.采用XRD,SEM及EDS及显微硬度对原始态和服役1×105 h的T91/TP347H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相组成、显微组织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采用显微硬度计对2种接头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 表明,相较于原始态,服役1×105 h的接头TP347H母材晶粒更为粗大,T91和TP347H的热影响区强化相粗化,焊缝有M23C6和Nb(C,N)析出.2种状态的焊接接头硬度最高值均出现在T91侧热影响区,最低值均在TP347H母材,服役1×105 h的焊接
地下水污染相比于地表水与大气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后,随着水流不断扩散,难以及时找到污染源头并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地下水中的污染进行溯源,是进行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前提条件.同时,水污染事件中污染物来源不清也会导致责任归属难判定,从而引起案件纠纷等系列问题.首先对常见的地下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进行了归纳,之后对目前地下水污染溯源技术和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最后结合溯源方法的实践应用提出该方向应用的重难点.
使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Q690D低合金高强钢进行了焊接热模拟,得到了一次和二次焊接热循环时不同峰值温度和冷却时间下的热影响区组织,并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冲击性能测试及断口形貌分析.结果 表明,一次焊接热循环时,随着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的增加,试样显微组织逐渐粗化,并由粒状贝氏体组织向上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组织转变,硬度增加,冲击性能恶化.热循环峰值温度为900℃时,冲击吸收能量最大为78.95 J;峰值温度为1350℃时,冲击吸收能量最小值仅为17 J.冲击断口由延性断裂向解理断裂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