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解析苏州“通安事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r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理论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分析苏州“通安事件”,初步探析该事件的背后原因及解决方式,对于我国发达地区的农民失地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程序理论规范理论“通安事件” 农民失地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吞噬了农民的土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同时,应有的利益未得到保护,造成恶劣的影响。2011年7月发生在苏州高新区的苏州“通安事件”对于探索发达地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安置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这类农民失地而引发的事件很大程度上是与规划失效相关联的。规划失效的原因很多,表现在规划理论、方法、过程、实施等方面。城市规划所处理的内容实际上涉及到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面对这样的庞大系统,仅凭感觉和感性认识来开展工作,显然是不适宜的,城市发展在其纷杂的表面行为之下所蕴含的规律性,科学的预测和预想城市的未来发展,就必须运用理论和理性思维,从而来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城市規划行为必须依据一定的理论框架进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合理的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对于探索类似苏州“通安事件”的问题意义重大。
  2中西方的城市化发展比较
  我国的城市正在经历西方城市已经趋于平稳的城市化过程,对西方城市化历程的分析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苏州“通安事件”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分析与解决农民失地问题对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具有促进与稳定的作用,值得重视。
  2.1西方城市化发展
  2.1.1出现的问题
  在西方城市化进程的中,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出现畸形发展,市区地价昂贵,建筑拥挤,密度过高,居住条件恶化,贫民窟等问题严重。集中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人口大爆炸。圈地占用农田规模有增无减,大批失地农民从田间涌入城市。城乡手工业者也纷纷破产,投入城市雇佣大军中。造成大城市的人口爆炸;二是城市平民窟的涌现。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引起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导致城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片贫民区;三是贫富差距的不断增大。劳动者居住条件恶化,形成贫民窟;城市中出现严重的阶级对立、两极分化现象,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四是城市内居住环境日趋恶化。随着工业的盲目发展,大量污水、废气、垃圾污染了城市环境。
  2.1.2相应的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与对策
  正是这些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了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的出现纵观西方城市规划的发展历史,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有赖于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实践,同时也离不开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借鉴。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分为两种理论,其一是从霍华德和他的田园城市开始,经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建筑运动的推进,形成以《雅典宪章》为代表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这一阶段的理论主要是在实践中针对具体问题所做出的,以物质形态改造为主的“解决方案”,它们被称之为“规范理论”
  其二是从Team10和对《雅典宪章》中所崇尚的功能主义的批判开始,通过将城市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建立起以《马丘比丘宪章》为代表的、全新的规划思想与理论。这一阶段的理论最大的进步在于受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科学的显著影响,将规划理解为达成目标的连续过程, 即“目标—连续的信息—各种有关未来备选方案的预测和模拟—评价—连续的监督”的过程,被称之为“程序理论”。
  2.2我国与西方城市化的比较
  2.2.1生产型城市空间的起源地不同
  英、法等西欧国家的现代城市是在原工业化时期“工业村庄”和传统商业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原发性特征。而中国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政府往往集中有限的公共资源于大城市的发展,这就必然导致了大城市的优先发展,而不是像西欧国家那样工业中心是从“工业村庄”到“工业城镇”,再到“工业城市”的自然演进。
  2.2.2城乡关系不同
  西方发达国家城乡关系多为一元型。农场经营规模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现代农业和农村同步转型并行不悖,由此城乡之间呈现一元紧密联系的特征,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结构的城乡关系。
  2.2.3共同点
  不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城市还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都存在着相同的城市环境危机: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大城市土地不断向外扩张和内部空地不断建设的双重发展,引起城市膨胀、城市管理和控制能力下降、建筑质量低劣、卫生条件恶化、环境设施简陋,以及交通拥挤等后果。例如曾经几度困扰的贫民窟问题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过,即“城中村”问题。
  3从理论角度解析苏州“通安事件”
  3.1苏州“通安事件”简述
  2011年,从7月14日起一个多星期,苏州市虎丘区(高新区)通安镇爆发动迁户群体性事件,村民们向镇委镇政府领导索要“被克扣的”动迁补偿款遭拒,怒砸镇政府,挟持镇委书记王军,并走上马路,封堵312国道。集聚人数飙升过万,群众与防暴警察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部分群众被打伤,4名起哄的安徽籍青年农民工被抓。
  之后,“通安事件”引发连锁效应,通安镇领导被撤职似乎“鼓励”了数个邻镇动迁户,21日当晚,一场大雨过后,浒墅关镇数千名村民聚集浒墅关镇政府门口,防暴警察紧急赶到现场,以人墙方式封锁和护卫镇政府。对峙期间,警民再次发生冲突,导致数人受伤。随后聚集群众被驱散。当晚,通安镇华金路至312国道路段再次聚集近万名群众,警方吸取前车之鉴,静观其变,过了晚上10点,聚集群众慢慢散去,平静收场。其间,东渚镇亦出现数千群众聚集的现象。
  本质上,“通安事件”呈现的是失地农民面临的生存危机。农民之所以失地是由于城市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较快的阶段这种现象也许会层出不穷,规划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而规划理论则具有更高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当从理论的角度来解析“通安事件”。
  3.2理论分析
  3.2.1 规范理论的角度
  规范理论,它主要是阐明城市规划中的价值目标和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例如,城市规划应达到区域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公正公平之类的价值取向。重点关注于应该创造什么样的城市环境,以及如何实现相应的城市规划方案两个方面。认为城市规划目标是特定的公共利益,城市规划实践是实现规划目标的技术过程,而规划蓝图则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方式,城市规划理论为此主要集中在对城市选址、规模与布局、城乡平衡、以及内部结构的研究等方面。
  从上述对于规范理论的阐述中,可以总结出对于苏州“通安事件”而言,在苏州高新区快速发展,而土地相对缺乏状况下,决定高新区与虎丘区合并来缓解土地紧缺的问题时,规划最初就应该对于通安的拆迁农户做好相应的安排,对于安置点的相关方面都应该做好充分的考虑,建立合理的物质空间形态来满足拆迁户的生活环境需求。之所以无论政府给出的多大的利益,拆迁户依旧在抱怨,这就是在决定其利益的时候缺乏公众参与,在生活环境的选择上过于被动,或者说对安置点的使用生活的诸多不便,这就关乎规划的合理性,以及是否拥有较为明确适宜的规划目标。
  4结语
  社会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根源问题,无论西方城市还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如已经提到的城市人口大爆炸、贫民窟(城中村) 、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表象问题。真正的根源都是隐藏在社会深处的综合问题。对于中国而言,具有特殊的国情,最大的社会问题是三农问题。中国大半人群都是农民,只有解决了农民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表象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好了,城市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姚士谋.21世纪中国城市模式[N].中国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
  [2]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要:场地设计是对项目所占用地范围内,以城市规划为依据,以工程的全部需求为准则,对整个场地空间进行有序与可行的组合,以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与使用效益。场地设计是涉及到社会、文化、技术、美学等诸多方面的重要领域,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以场地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沿海某居住区场地设计为实例进行分析,期望对实际工程的设计工作能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场地设计;总平面设计;道路平面
期刊
摘要: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素质,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企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实施企业管理创新,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煤建安集团六十九处一直紧跟集团步调,将企业创新机关管理工作与经营管理理念相结合,强化管理基础工作,将机关管理工作推向精细化、信息化。  关键词:管理创新优化 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创新管理观念,拓
期刊
摘要:电力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变到了现在的买方市场,这样就使得电力企业在市场中要不断进行体制改革,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发生的变化。本文主要对精细化管理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策略;精细化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当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各种
期刊
[摘要]分析比较供热管网补给水的三种水源,说明各自的特点和生成来源,论证了软化除氧水是供热管网的最佳水源。  [关键词]供热管网补给水 自来水 地下水 软化水 最佳水源  中图分类号: S276文献标识码: A  本文所谈及的供热管网系统采用热水作为换热介质,而非用蒸汽作为换热介质。  一、自来水成分分析及对供热管网的影响  一般来讲,城镇供热用水的水源主要有自来水、地下水、软化除氧水这三种。牡丹
期刊
摘要:系统地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常用的结构形式,总结了梁式转换、桁架式转换及板式转换结构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转换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  中图分类号:TU375.1 文献标识码:A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search of Transfer Story of The High-rise
期刊
摘要:框架桥有着诸多优点,并广泛应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建设中。山西中南部铁路既有汤台线于K61+183.00位置跨新建规划路框架桥采用了顶进施工方式,需要穿越既有汤台线,在该框架桥顶进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既有线路列车的安全运营,需要对既有汤台线做加固处理。在线路加固设计上,通过工便梁和型钢构成纵横梁体系,并与线路设备构成一个整体,从而确保既有线路的稳定,保障框架桥施工的顺利开展。文章在介绍工程概况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及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装备器材相继配备和不断更新,消防部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能力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但是,在装备器材配备上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部队的作战能力。本文就公安消防部队装备器材配备存在的不足、改良措施以及應用培训作粗浅探讨。  关键词消防部队;装备器材配置;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
期刊
摘要:甘霖镇小黄山文化公园商贸综合体概念性规划设计是作为镇上最具文化特色的项目。政府给予极高的关注度。规划用地处在湖泊周边,现状建筑需要拆迁整治,湖面需要加以改造和保留,成为公园的视觉中心亮点。我们在设计立意上提出“历史、人文、生态、创新”的建设理念和目标。本文将从规划理念出发,对该项目的规划布局及景观、建筑设计等要点进行分析,建设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文化商贸综合体”。  关键字:规划布局景观设计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规划实例的分析,旨在探索新时期我国新型科研院所规划的一种创新模式,使新规划的科研院所一方面能够适应当前科研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保证科研院所与自然、环境、人文的融合。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高效、低碳、人性化的园区规划,在另一个层面上诠释新时期科研园区的人文理念,创造更加适于科研、人才教育、生活形态的院所理念。  关键词:新型科研院所;中科院;重庆绿
期刊
摘要:本文以苏州为例,通过对其公园绿地系统的现状分析,从系统概述、资源利用、规划布局三方面对苏州公园绿地系统进行阐述,探讨了苏州公园绿地的发展特色及未来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绿地系统 苏州 水资源 布局结构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苏州公园绿地系统概述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核心思想是通过林荫道将分散在城市各处的各类型的公园、绿地、水面相连,形成一个层次丰富、贯穿城市整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