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肥及生物防治技术在设施番茄生产中的应用

来源 :长江蔬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yx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近年来,保护地土壤酸化日趋严重,对番茄的生长、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合理应用生物菌肥可以改善保护地土壤;利用生物技术可以防治番茄病虫害,如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棉铃虫、菜青虫等果实害虫,灰霉病、晚疫病、叶霉病等真菌性病害,青枯病及溃疡病等细菌性病害及根结线虫病等;利用生物叶面肥不仅能增强番茄的生长势,还能提高保护地番茄的综合抗性。
其他文献
导读:达川区探讨嫁接茄子轮作大白菜露地周年高产高效栽培,通过集约化穴盘护根育苗、嫁接栽培、水肥一体化、轮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集成,有效克服了茄子连作障碍、产量低等问题,最大限度实现了茄子周年生产、均衡供应,667m2产值2.0万元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导读:近几年湘北地区有机南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白绢病、病毒病、蔓枯病、霜霉病、炭疽病、细菌性叶枯病、疫病等,主要害虫有黄守瓜,从农业防治、种子消毒、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4个方面介绍了综合防治方法,为南瓜种植户提供参考。据笔者观察,近几年湘北地区有机南瓜(图1)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白绢病、病毒病、蔓枯病、霜霉病、炭疽病、细菌性叶枯病、疫病等,主要害虫有黄守瓜。为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特总结如下几种防治方法。
导读:在鲁西南开展马铃薯—鲜食玉米—马铃薯一年三种三收示范,667 m2纯收益达到1.5万元。从地块选择与耕作、品种选择及种薯处理、施肥与播种、播后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该模式管理要点。马铃薯是山东邹城市看庄镇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800 hm2左右。
导读:粉葛作为一种营养独特、兼具保健功能的特色蔬菜逐渐被市场认可,为丰富“菜篮子”,提早供应市场,开展了大棚菜葛(粉葛)春提早种植技术探索,萍乡市于2月10日左右定植,10月4日采收,每667 m2产量1837.5 kg,纯收益5000元左右,经济效益较高。菜葛为豆科葛属粉葛的地下块根。
导读:连作障碍严重影响蔬菜生产,在各类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引起的原因有土传病害、虫害、自毒、返盐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永康舜芋”生产中也出现了严重的连作障碍,通过分析后探索出芋稻轮作模式,经示范推广,表现良好,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连作障碍,提高芋头品质和产量,且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经济效益。
导读:2020年6月下旬7月上旬,南方各地水灾严重,导致蔬菜供应一时短缺。灾后抓紧时间发展秋水白菜,是提前满足蔬菜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品种选择、菜地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秋水白菜的快速高产栽培技术。种植秋水白菜,可填补春夏蔬菜收尾和冬茬蔬菜青黄不接的空缺,也是灾后秋淡调节市场鲜菜供给的有效举措。
莴笋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属耐寒性蔬菜,又称茎用莴苣、青笋、千金菜等,是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莴笋可食药两用,享有“春令莴笋似黄金”的美誉,是医生推荐的春季“千金菜”。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莴笋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霜霉病是莴笋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该病流行性强、传播快、发病重、毁灭性强,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会导致菜农收入减少、种菜积极性下降。
导读:草莓—黑糯玉米有机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在原有草莓单一种植基础上,667 m2可增加产值5000元,增收效益显著。该技术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有机生态型栽培模式基质消毒、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等问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持续利用,并为绿色循环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选择路径。
导读:由于城市的扩张,大棚蔬菜基地不断迁移,新建基地面临很多问题,其中以土壤问题最为严重。从竹山县新建大棚蔬菜基地土壤来源分析了新建大棚蔬菜基地土壤缺点,提出了土壤改良方法,希望为新建大棚蔬菜基地改良土壤提供参考。竹山县是南水北调源头县,近年来随着县城的扩张,县城周边的蔬菜基地不断向远离县城的地方迁移,大棚蔬菜基地也不断在新建。
导读:结球甘蓝营养丰富,在德州地区种植广泛。介绍了德州地区露地春甘蓝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的内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别名卷心菜、洋白菜、包心菜等,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于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在我国全年蔬菜供应中占重要地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