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影响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功能的发展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从教育发展思考,它进入了一个转型时期,也就是教育必须超越工业时代。而现行教育恰恰更多地适应工业时代,比如:在体制上仍然是标准化、同步化,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基本是“一个模子里塑造出来”,他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扎实,但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新课改着重提出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这一改革要求对高中音乐欣赏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创造性 “听”的教学方法
  “听”是音乐欣赏的首要途径和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先把音乐作品的背景内容、特点等抽象知识讲给学生,然后再听、再欣赏。而创造性的“听”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学生不仅能听、会听,而且可以创造性地听具体的做法是:
  1、“听”出音乐作品的情感。
  在进行“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一课教学时,同学们在欣赏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后,一致感觉作品的旋律优美、感情丰富、活泼乐观。再经过启发引导和反复欣赏,同学们又听出音乐中包括的不仅是欢乐,而且还有痛苦和困惑。
  2、“听”出音乐作品的民族性。
  音乐作品的个性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是个性发展的源泉,是创作的基础。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五四以来中华民族大型声乐作品的经典之作,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结合的典范。对于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近代史上悲壮的抗日战争,同学们了解较多。因此,在欣赏这部作品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用心用情去感受这部体现民族精神的作品中渗透的音乐要素,让他们边听、边领会这部作品的历史价值和民族特征。他们听出了黄河的苦难,听出了黄河的咆哮,更听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创造性 “想”的教学方法
  “想”就是想象,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心理活动。创造性的音乐想象不是凭空乱想,应遵循音乐创作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比较准确地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发展音乐想象能力,启发学生自由想象。以一定的教学目的为前提,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模糊性思维和感受,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融进作品中,去展开想象。这种想象不受作品定位解析的束缚,在音乐标题给定的空间内自由展开,是灵活和随机的,“亦此亦彼”的。由于音乐是无形的,人的感受也具有不确定性,应该允许同学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想象,在创造的心理活动中提高欣赏能力,并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
  三、创造性 “动”的教学方法
  “动”,就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活动起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去听,而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亲自实践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
  1、边听边舞。
  当学生在听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时,让他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可以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在欣赏藏族民歌“酒歌”时,要求同学边唱边表演藏族舞蹈的动作。
  2、模拟演奏。
  在课堂上,让学生按交响乐队的位次坐好,每人胸前贴上乐器名称,配合指挥,当从音乐中听到自己的乐器演奏时,就要按自己代表的乐器作模仿表演。
  3、分组对演。
  每位同学按次序把前面同学演唱歌词的最末一个字作为自己演唱歌曲的第一字,如此循环往复。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收集学唱歌曲的积极性,扩大了他们学习和欣赏的范围,丰富了课余生活。
  这些是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中必须涉及到的面,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音乐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使演员变为导演,使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使学生在音乐天地里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成长。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它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教学活动是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上呈现;“复习———新课———练习———小结”这样以讲为主的简单的方法和模式,在课堂上既没有设置一些背景来复习引入,也没有创设一种情境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启发式教学运用得很差,学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及分类  近年来,教师自我反思能力成为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成为促使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教师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和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重要手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要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应当鼓励教师把自我反思作为他们专业化的研究态度的组成部分。他们应当成为他们自己和他们学生的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只有这样,他们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立足之根基。為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2012年,原农业部正式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和保护传承工作,并积极指导遗产地探索以保护传承农耕文化为引领支持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引导社会重新发现乡村价值和农业功能。截至目前,共认定4批、9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涵盖全国28个省(市、区)。这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代表
期刊
清晨,黑沉沉的,依旧没有有太阳——窗外下着冬日的雨,凄迷而又苦楚。  乌蒙蒙的天空一如我的心情,潮湿而又冰冷空气中水雾弥漫,充斥在鼻腔中,丝丝的寒意沿着并不敏感的神经刺激着昏昏沉沉的大脑,却无法让病床上的我变得多一点精力。  心下里默默数着,手术过去七天了,可依旧等不到医生通知我出院的消息。每日里看着他们一如冬日的天空般冰冷的面容,我的心也渐渐冰凉起来,何时才能好起来啊!  斜斜的细雨,无声的风,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的需求和高校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差距迫使各高校纷纷大幅度增加课程的实践教学,这就需要各高校加大实验仪器设备和场地的投入。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快,对实验设备的要求更高。这些因素导致实验仪器设备无法满足大量的实际需求,部分课程实验项目不能真实进行,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进一步恶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矛盾。  虚拟机技术引入教学和实验环境的构建中
动物疫病防控是保障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環节,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并有效处置,是疫病防控的关键。湖北襄阳市是生猪养殖、屠宰和加工大市,为了解决疫病防控脆弱的老大难问题,探索使用了“互联互通”移动智慧监管平台。该市基层畜牧兽医及疫病防控系统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有了这个平台,能实时掌握生猪养殖情况,堵住了隔山开证、假证、生猪偷运等漏洞,新技术倒逼养殖户、官方兽医、动监人员各负其责。  “互联互通”实时掌握
期刊
2018年,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重点围绕旅游发展、乡风德治、环境整治、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镇面貌发生了美丽蝶变,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在桃渚大地上缓缓展开。  环境蝶变旅游提质增效  走进桃渚国家地质博物馆广场,2017年10月设立的景观石上,“桃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几个大字尤为醒目,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合影留念。2018年,桃渚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亦日益提高。听和说作为英语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应当成为职校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职校英语课体现创新,其根本就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特别是服务性专业,毕业生很可能到外企、旅游部门或涉外宾馆工作,听力和口语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职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英语水平  中职生生经过初中阶段三年的学习,只是拥有英语中最基础的有限知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