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r9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高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培养学生的体育段练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得到加强身体素质的能力,民强则国强,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有坚强的国民素质来支持。所以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练非常重要,是立国之本,是造服后代的关建所在,是人民素质提高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思想 忽略 立法
  学生的教育必须要全面的发展,所以培养一个国家的整体教育结构必须让学生加强体育习惯的养成,从而达到国之强之根本。但是目前国内学校教育中,体育锻炼的相关课程难以推广,学生课余生活多与手机、电脑密切相关,学校内的体育器材多处于闲置状态。本文重点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认为体育锻炼无所谓
  高校学生最大的思想压力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别的没有什么要求,对于体质这一块是没有什么要求的,因為他们认为年幼,体质健康,上大学是他们的目前首要任务。因为重心所在,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重视课本知识,忽视体育缎练
  每天都是一大堆学习题,哪有时间去体育呢。课本是他们唯一的目标,没有课本,好象就没有将来一样。课本知识搞懂实在太累,而且体育早一天、晚一天都没有什么要紧的,以后可以锻炼。课本知识如果没有学好的话,一定会没有大学校门向我们招手的,将来生活一定没有未来。所以不重视也是一定的。
  (三)国家重视和宣传力不够
  国家也没有明确表示,体育是强制执行的。没有任何要求,所以高校学生没有明确恩想觉悟,任何的制度执行,必须要有一个制度的约束力,才能执行,这是根本。就象一个家庭没有爸爸妈妈的管教,孩子就没有一个好的方向,放任自流,生活没有目标一样,孩子一定无所方向,自由散慢的思想惯了。国家如果想让高校体育在校园养成好习惯,必须要有制度的约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法可依,规则一形成,就会有人遵守的。
  二、养成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在我国的高校中有很多教学大纲中都没有明确把体育锻炼作为重点教学来做,所以学生也就无所谓把它当作自已将来考试的必修课来看。总是用没有针对性的思想去学。把它当作辅助的教学来去应付。学生的思想是我们年轻,身体不练也是健壮的。没有什么大碍。今后走入工作岗位上才有所注意也不晚。他们不知高中是他们身体发育的最后黄金期。没有这个时代做后盾,今后的身体素质有所不易。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他们对国民素质就是非常关注与重视,以纳入国家战略方案来引导全国人民,必须从校员抓起。学校的各个方面都有标语,倡导国民思想觉悟。所以思想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关键因素。
  (二)培养高校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每个制度的落实都是都必须从源头开始,也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高教学生有保健意识,我们必须从小学生做起,必须从课本上教育,必须有体育课压力,必须言之形、形之果,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手段去教育他们有自我保健的意识。中国的学生普遍缺乏对体育的兴趣和认识情怀,没有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要求和意识。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把学校体育同终身体育连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让他们知道大学阶段对于人的一生身体的影响,大学阶段身体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这个人一生健康。一个医学家发表一篇论文,说一个生理疾病,至少在人体存活二十年。所以必须从高校做起身体健康教育,开展一系列的关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校园设置各种比赛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比如球类,各种强身健体的活动。增强他们对体育的爱好,从而让他们爱上体育,关注体育,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没有目地的玩玩而以,所以必须让他们有意识而不是强加的去自主地进行这一项运动。
  (三)加强国家的立法改革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立法或制定相应的行政手段去督促实施高校体育。如没有政府干预,我们是不会有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个历史留下的问题的,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当下国民素质提高问题。一个国家的强与胜败,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不能忽视的要素之一。所以国家的繁荣与倡盛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立法机制才能建全的,才能提高高校体育意识的增强。国家应该在大岗上明确要求必须加强,要列入高考项目来落实,从古到今没有一个规章制度的建立,不需要专门行政或法律来干预的。所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一个习惯养成的依据和保证。
  三、结语
  当今社会伴随着日益激烈的人才、知识竞争,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综合素质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高校身体素质教育的成形,最终目的就是为未来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基础打下好的条件和基石。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人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紧跟国家方针政策发展的步伐并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要求而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完善,尤其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更应该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全体教职工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是民族所向、人心所向,也是关系到民族发展的基础工程。
  参考文献
  [1] 叶国玺,余卫平.高校体育社团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8):43-44.
  [2] 张树博.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的培养[J].社科纵横.2015(4):176-178.
  [3] 郑勇,刘珊珊. 四川省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05-109.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西安市健身俱乐部教练员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发现健身俱乐部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我国健身行业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研究显示:该地区教练员以青年男性为主,基本素质较好,收入较高,但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关键词 西安市 健身俱乐部 健身行业 教练团队 现状  一、前言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丰富、工作压力较大,而健身俱乐部既能丰富人们的生活又可以缓解工作压
摘要相比其他球类项目,足球是对客户环境和场地要求相对较低的一项体育运动,只要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就可以展开足球运动,而农村学校的场地宽阔,完全满足足球运动的必要条件,若有专业的足球老师加以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农村足球运动的开展就更加有保障了。本文就针对足球运动在农村校园的开展进行阐述,来深入的分析农村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可行性。  关键词农村学校校园足球可行性  足球运动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球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我国想要收获较为理想的综合国力和民族竞争力,就必须以青少年群体健康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这也可为日后竞技和群体体育等战略指标落实,提供不竭的支持服务动力。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由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使得许多青少年未能得到合理强度的体育锻炼,随后更引发身高降低、体重超标
摘 要 通过将街舞与健美操(及两操)起源与发展、运动内容、运动技术特征、美的表现形式、运动理念和其他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街舞与健美操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证明现代人认为街舞是一种健美操的观点是错误的 希望能纠正现代人对街舞运动的错误认识。  关键词 街舞 健美操 区别  一、起源与发展的异同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层面的诸多因素对两操的诞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