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氮对叶菜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被引量 : 63次 | 上传用户:tengyuan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叶菜类蔬菜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最佳替代比例及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综合评价较缺乏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对包心菜和小青菜进行等氮水平下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包括:纯化肥氮(0M),25%、50%、75%和100%有机肥替代化肥(25%M、50%M、75%M和100%M),研究不同处理下蔬菜产量、经济效益、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结果表明, 25%M处理下包心菜和小青菜产量均达最高,且与0M处理相比包心菜和小青菜的产量分别增加15.0%(P<0.05)和16.3%(P<0.05)。25%M比0M处理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1.7%和5.4%,但在50%M、75%M和100%M处理下经济效益为负增长。25%M处理下,氨挥发累积排放量在包心菜和小青菜季分别为42.1kg·hm-2和12.9kg·hm-2,比0M处理分别降低23.4%(P<0.05)和41.6%(P<0.05); 0M和25%M处理间氧化亚氮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差异, 25%M处理在包心菜和小青菜季的氧化亚氮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74 kg·hm-2和3.06 kg·hm-2;与25%M处理相比, 50%M、75%M和100%M处理下氧化亚氮排放分别增加33.7%~60.8%(P<0.05)、50.0%~134.3%(P<0.05)和56.8%~185.6%(P<0.05)。基于此,提出叶菜类蔬菜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适宜替代比例在25%左右时可实现最佳的增效减排效果。
其他文献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增加,其患病率持续升高,防治心血管疾病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重中之重。丹参是中国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的功效,常被用于心脑血管科、妇科的常见病症的治疗。本文主要从丹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系统地总结其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成果。
期刊
城市建设速度比较快,公路工程建设也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并且工程建设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公路工程开展过程中,其使用性能受施工质量决定性影响。通过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素研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期刊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节能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和节能检测作为确保建筑节能效果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和实现节能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因此,研究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与节能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推动建筑节能发展、保障建筑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会议
机电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功能,文中以某住宅机电工程为例,基于项目实际情况分析了BIM技术的应用方法,包括族库开发及建模、设计成果渲染、虚拟仿真三方面,重点强调了BIM优化分析以及碰撞检查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也在不断壮大。尤其是土木工程作为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房建工程作为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地位。两种工程的质量对整体施工过程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监管。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房建工程质量问题仍然存在。如何保障土木工程中房建工程的质量,提升施工水平和管理质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土木工程和房建
期刊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施工环节的有效把控非常关键。施工管理工作人员还需从注重工程施工质量管控角度出发,合理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水电安装工程质量管理效果。本文以“建筑水电安装工程质量管理”研究为主,具体分析当前管理中的问题,给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助力提升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
期刊
质量控制技术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实际案例的综合分析,总结了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并探讨了质量控制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以期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实践和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正>讨论人:陈卫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建平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洪喆北京大学研究员张毓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正在加速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意识形态冷战、地缘战略压迫、种族主义歧视,折射着近代以来的中国与西方关系史。对此,是作某种理论概念化的判断而放任对抗性发展,
期刊
经典名方猪苓汤出自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编纂的医学著作《伤寒论》,被收录于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梳理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对经典名方猪苓汤的历史源流、组成、剂量、炮制、煎服法、功效和应用等进行考证分析。共获取猪苓汤相关信息733条,涉及中医古籍206部,其中52部详细记载了猪苓汤的组成、剂量、炮制、功效等关键信息。考证分析结果显示,猪
期刊
梳理了针灸指南的研制现状,发现在当前针灸指南的研制过程中,制定者不仅面临着证据困境,同时因未充分考虑针灸学特性,从而影响针灸指南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针灸指南临床问题的确定方法、古今医家经验在指南中的转化应用方法,并针对推荐方案的共识过程提出了方法学建议。建议未来在发展针灸指南及针灸学科时,应重点关注:构建符合针灸学特性的“证据体系”、规范指南的共识过程以及建立适应针灸学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