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视显微镜技术在铝合金腐蚀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材料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1986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铝合金表面腐蚀行为的研究,宏观和微观脱离,不能精确地显示腐蚀结果。尝试利用体视显微镜技术对LY12CZ铝合金的腐蚀进行实时观测并重现腐蚀过程,对体视显微镜技术在腐蚀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EXCO溶液中LY12CZ铝合金的腐蚀是从表面膜的破坏开始的,并且腐蚀坑总是沿着轧制方向(晶界方向)发展,即使有垂直于轧制方向的人为划痕也是如此;在特定条件下,不稳定的胶状Al(OH)3膜也能阻碍局部腐蚀的发展,初期先发生腐蚀的部位,往往并不是腐蚀最严重的部位。体视显微镜技术能够实现实时观测和表面腐蚀
其他文献
氩离子凝同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一种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触性电凝技术,该技术经离子化气体将高频能量传送至靶组织,使该组织表层获得有效凝同效应,从而起到破坏组织作
以铁尾矿为原料制备出介孔分子筛MCM-41吸附剂,研究了其对废水中Ni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CM-41对Ni2+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率随溶液pH值的增加而增加,在pH值为7、吸附时间为80m
目前,国内外尚未研制出性能优良的低驱动电位牺牲阳极材料。为此,炼制了3种Al—Zn—Ga—Si牺牲阳极材料,采用恒电流方法评价了其电化学性能,采用SEM观察了阳极材料的微观溶解形貌
针对三元合金耐腐蚀机理研究不足的问题,制备了Zn—Ti和Zn—Ti—AI热浸镀合金层,运用电化学极化、中性盐雾试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了2种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Zn—Ti合金镀层
很难找到哪种艺术像绘画那样,其媒介本身会成为一个引起人们长久的关心和争议的问题.在如何看待和处理绘画媒介这个问题上,至少有两种趋向是显而易见的:一种是视绘画媒
乐山尔雅台高峙乌尤山巅,阅尽嘉州秀色.然而数百年来,无论是《嘉定府志》、《乐山县志》,还是近人的有关介绍文章,都没有提到它到底始建于何时.按同治年间重修的《嘉定府志》
2型糖尿病患者常存在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以先于高血糖出现.但更多则是伴随糖代谢紊乱而作为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目前已明确糖尿病的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目的研究乳腺癌p16基因的状态。方法采用多重PCR分析法,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法(SSCP)对48例乳腺癌标本与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16基因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48例乳腺癌标本中16例p
钢芯铝绞线中不同金属接触容易产生电偶腐蚀。通过测量Fe和Al分别与纯Zn、镀Zn、5%Al-Zn合金、2%Mg—Zn合金、55%Al—Zn合金在1mol/L NaCl溶液中的电偶电流,判断不同金属接触时的
为了研究聚苯胺(PANI)/银复合薄膜对不锈钢的防腐蚀性能,采用循环伏安法在不锈钢表面沉积一层Ag后,再通过对苯胺的电化学聚合制备了PANI膜。利用阳极极化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P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