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分析与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相关的因素和机制。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者117例,颈椎体旋转者65例,椎间孔狭窄者98例,椎体前缘有边缘骨者39例。结论:临床上,对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多根据其症状采取相应的一种或几种影像检查,来进行确诊及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