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吉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地区三家中心医院的患者,根据不同的分层标准随机分为保护膜开窗组、网状弹力帽组、自黏弹性绑带组、非自黏弹力绑带组和传统无菌透明贴固定组,观察各组的效果。结果:网状弹力帽组、自黏弹性绑带组和非自黏弹力绑带组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其余两组,脱管的发生情况显著较低(P<0.05);保护膜开窗组患者渗漏肿胀发生率以及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几种固定方法各具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选择最佳的固定方式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其他文献
目的:护理学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习时间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临床护理基本知识和提高其实践能力,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方法: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即通过计
目前的各种交通方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因此一些国家正在积极研究各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及交通工具,例如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ion System)、PRT (Personal Rapid Trans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也迅速发展,大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移,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农村,本应该由夫妻双方共同承
城市公共设施公平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根据空间分布公平性的定义和公共设施服务特性,给出了从公共设施整体服务效用指标到区位商数模型的公平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解放军第303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2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
<正>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于1962年问世后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近年来在我国也被广泛认识并应用于临床[1]。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给营养进行静脉输注时静脉留置针是重要的工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目的是科学定位学校发展目标,提炼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建设和形成学校文化。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基本框架包括:分析学校办学传统与现状,明确学校发展的共同
PRT (Personal Rapid Transit)交通系统具有节能、节地、环保、安全、快速、经济、直达、自动化行驶、不受地形地貌限制等特点。PRT交通系统应用在山地,将提高山区可达性,相
将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理论应用于生产系统,旨在进一步揭示扰动环境下生产系统的连锁传播机理。以复杂网络视角对扰动环境下生产系统的多态性进行描述,深入分析扰动环境下生产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医院风湿免疫科共收治患者174例,其中有血液系统损害98例,包括溶血性贫血41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