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后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ungm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目前临床工作和研究发现,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感染性疾病的盲目用药势必加重病原菌的耐药性,因此充分了解眼科手术后感染性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药物的选择. 目的 分析眼部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取得分离培养阳性的病原菌进行针对常规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对诊断为眼科术后感染患者的眼科标本共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5例眼科标本中革兰阳性菌35株,占53.8%;革兰阴性
其他文献
背景 大鼠Müller细胞提取液能够促进离体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及轴突的再生,伴晶状体损伤的视神经外伤眼RGCs存活率提高,但Müller细胞和晶状体损伤在促进RGCs存活方面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伴晶状体损伤的视神经外伤眼Müller细胞对RGCs存活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伪手术组、视神经损伤组、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
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具有复杂的病理表现和发生机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参与高血糖对脑缺血损伤的作用,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DR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目的 探讨DR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PF级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将枸橼酸缓冲液配置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按照60 mg/kg的剂量一次
背景 长期光照能诱发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形成,造成视网膜损伤,探讨保护视网膜免受光损伤的方法和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 评价花青素对视网膜光损伤后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和功能损伤的预防作用. 方法 将18只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花青素组及混合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于实验前记录视网膜电图(ERG)国际标准五项基本反应,然后3个组大鼠分别连续5d腹腔内注射5 ml/kg
通过分析现有教材中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以及梳理和评价文献上报道的该实验几个较有代表性的改进方案,设计一种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演示实验方案。该方案具有实验现象易于
背景 眼底自发荧光(FAF)能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功能状态,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视网膜疾病的诊断,而其在梅毒性后葡萄膜炎中的应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 观察和对比首诊于眼科的梅毒性后葡萄膜炎的FAF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眼科诊断为梅毒性后葡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