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条件下副溶血弧菌对墨吉明对虾致病性研究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1984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墨吉明对虾的弧菌病防控措施,通过人工注射感染的方式,研究不同数量副溶血弧菌及在不同温度、盐度、p H、不同硝酸氮、亚硝酸氮和氨氮浓度条件下副溶血弧菌对墨吉明对虾的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人工感染副溶血弧菌数量为3.92×106CFU以上时,24 h内对虾累计死亡率100%,副溶血弧菌数量为3.92×105CFU时,24 h对虾累计死亡率为50%。温度为32℃时,对虾累计死亡率最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对虾累计死亡率升高。在温度为(24±1)℃时,盐度为10‰时对虾的死亡率最高,盐度为30‰次之,盐度为20‰时最低;在温度为(24±1)℃,盐度为(22±1)‰时,对虾累计死亡率p H 9时最高,p H 7时次之,p H 8时最低;温度为(24±1)℃,盐度为(22±1)‰,硝酸氮浓度为30.0 mg/L时,对虾累计死亡率最高,浓度为20.0 mg/L时次之,浓度为10.0 mg/L时最低;亚硝酸氮浓度为10.0 mg/L时死亡率最高,5.0 mg/L时死亡率次之,1.0 mg/L时死亡率最低;氨氮浓度为1.5 mg/L时死亡率最高,1.0 mg/L时死亡率次之,0.5 mg/L时死亡率最低。实验证实:当副溶血弧菌数量为3.92×105CFU以上和数量为3.92×104CFU爆发72 h之后,弧菌病难以控制;在26~32℃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对虾累计死亡率升高;盐度与p H对墨吉明对虾的致病性可能与噬菌体有关;硝酸氮对感染副溶血弧菌的墨吉明对虾有胁迫作用;一定范围内亚硝酸氮浓度(1.0~10.0 mg/L)、氨氮浓度(0.5~1.5 mg/L)越高,副溶血弧菌对墨吉明对虾的致病性的影响越强,对虾累计死亡率越高。该试验为墨吉明对虾的弧菌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界定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内涵及价格构成的基础上,将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进行对比,依据集体建设用地存在的权利表现不充分、法规支持有缺失、交易制度不完善等实际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腐败变质的农产品及食品成为影响消费者健康的重要因素。这些不安全食品的出现都与初级农产品原料向终端产品转化的食品供应链管
均匀和平稳杂波环境中的雷达目标检测技术研究日趋成熟,但是实际复杂的地理位置导致杂波背景呈现非均匀和非平稳特性,将杂波建模为单一的高斯分布不再合理,且选取的参考单元
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于6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水禽行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代表400余人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交流了我国水禽业的现状和发展,探讨我国水禽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