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让教师耕种在希望的田野上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eam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充满希望、走向幸福的科学研究,对于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有着重要启示。助力教师体验积极情绪、引导教师保持希望、点燃教师心中智慧,让教师期待校园精彩、追求美好未来、获得职业幸福的能力和方法,从而让教师耕种在希望的田野上。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师;职业幸福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7-0064-03
  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说:“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1]在一所学校里,教师是学生这些受教育者充分合适条件的最主要提供者,如果教师内心充满希望,让自己成为快乐的“农夫”,幸福地耕种在希望的田野上,就一定能使田野里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积极心理学恰恰是为教师内心的希望提供丰厚支撑和充足能量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校园春意盎然、鲜花绽放。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2],被外界赞誉为“作为美德和力量的学科”。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追求智慧、知识、勇气、仁慈、爱、正义六大美德及其所包含的好奇心、创造力、勇敢、爱与被爱的能力、公平、领导力等24种积极品质。[3]借助这些理论和观点,学校助力教师体验积极情绪、保持希望、点燃智慧,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助力教师体验积极情绪,期待校园精彩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心理、生命状态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4]
  积极心理学指导我们在队伍建设中重视环境的创设,促进教师体验积极情绪,让教师期待校园每一天的精彩生活。
  1.引领健康阳光的生活态。
  学校通过弘扬积极心理学,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幸福是一种观念,幸福更是一种心态,幸福是可以主动创造积极追求的。学校打造“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校风,引领教师们确立利他的精神境界;学校建立“心健俱乐部”,由心理专家和专职心理教师领衔,定期组织活动,随时呵护老师的内心情感和深层需要;学校大力推动教师们参加体育运动,组织教师们长跑、打太极拳、学健美操、参加登山和步道活动,以多样的活动引领教师形成健康阳光的生活态度。
  2.构建团结温馨的团队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因而被定义为“研究有助于发挥人、团体和机构的最佳状态或功能的条件和过程的一门科学”[5],可以在团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会建设温馨之家,给教师送上特别的生日祝福,贺卡的设计和祝福语都是发自内心的智慧原创;教师俱乐部有了新形式,组建“清影舞韵”“每天书友会”“开心农场”“西点社”“健康养身”“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教师社团,教师利用工作之余,定期开展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举行“寻找学校最美场馆,拍摄工会全家福”活动,全体教师通过参与活动提升了幸福感。
  3.建立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相互的认知和情感交流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保障。学校倡导教师争做“真热爱、有梦想、富智慧”的育人典范,更注重在广大学生心中播种“爱教重教”的种子。建校十几年来,校园里处处可见师生热情问好的场景,当教师生日时,有来自学生的温暖祝福。每年校内评出“我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让教师的教育生活充满期待和惊喜。在学校,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又以身作则,做到自尊、自律、自重,用高尚的品行赢得学生发自心底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懂得感恩、善于表达,从而形成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
  二、引导教师保持希望,品味成功体验
  我们观察到,“十年来,积极心理学研究从学科理论框架层面的建设逐渐转向对人希望、满意、乐观等具体概念的深入探讨”[6],作为人类所拥有的一种积极心理,希望代表了对未来的一种积极幻想,是引爆生命潜能的导火线,是激发生命激情的催化剂。Snyder的希望理论认为,“希望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思维,它包含个人对自己有能力找到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认知与信念(路径思维)和个人对自己激发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必要动机的认知及信念(动力思维)”[7]。通过对职场员工的实证研究表明,员工的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和坚韧性,都与他们的工作绩效显著正相关。在工作压力较强的行业中,如服务行业,高希望者工作质量较好并且满意度较高时,不易产生工作倦怠,容易坚持。
  1.设置合理目标。
  希望具体体现在生活中是一个个可实现的目标,一个合理可行的目标,能让教师明确前进的方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其心理活动往往会处在一种混乱的状态,行为表现分散而且消极。然而当一个人确立了目标之后,其心理能量就很容易集中。因此,要想让教师内心的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就要帮助教师学会合理设置目标。学校为不同类型和发展状态的教师量身定制不同的目标,在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坛新苗、新入职教师等的专业发展、专长发展、专项发展上多下功夫,努力设置“跳一跳、够得着”的合理目标。
  2.助力寻找路径。
  只设置合理目标还不够,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人们还必须制定行动的路径。因此,还要引导教师主动思考如何才能达成目标,让他们发现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能的方法,让目标在实际行动中生根发芽。学校拟定“青年教师成长方案”,用师徒结对的方式,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寄予全方位指导和帮助;创办“西马书院”,将其打造成提供多样化培训、适应教师个性化选择的学术基地和体现“苏式教育”教师特色发展的阵地,书院已为全校近50位教师寻找到自己的学科导师和专业发展目标;以“自发生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整合,特色发展”为目标,以“专业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的方式,成立校内八个“教师发展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智能型教师团队,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体的“共同体文化”。   3.提升动力思想。
  所谓动力思想是指执行路线的动力,即个体认识到自己有根据已有的路径达到所期望的目标的能力,[8]这就是Snyder所说的动力思维。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六大美德、二十四种积极品质,更注重强化人的特点和优势,引导人们寻找自身的正能量,它是强化、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最有力武器。学校注重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给每一位教师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校经常开展课堂教学比武、书画比赛、歌唱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活动,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特长的教师都有机会充分表现自己,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发现一个点,照亮一个人;发现生活的亮点,照亮工作中的自己”。在各项专长和技能中强化优势、凸显才华,为学科发展和专业提升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和能源。
  三、点燃教师心中智慧,追求美好未来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进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或外在行为,都必须依赖自己已有的心理资源,一般说来,心理资源越充足,其有意识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质量就越高。教师在工作中也常常经历挫折和失败,这极大损耗他们的心理资源,最终导致其职业倦怠感。只有建立教师的专业支持体系,丰富其心理资源,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的水平、教育的能力,才能让他们在工作中充满希望、感到幸福。
  1.在专业培训中提升素养。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开展“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班级积极环境创设”“激励的艺术”“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特殊生转化”“积极语言的力量”等专题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学习《走进未来的100个观念》《当代积极心理学》《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等,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学校还成功申报省级课题《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幸福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引领德育干部和班主任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构建学校的幸福德育模式。教师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撰写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学校推出具有教育思想、富有教育智慧的优秀教师,让他们推介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2.在专业实践中提升能力。
  学校以教育领域中的电子白板、微课、不插电的计算机、翻转课堂等热门新技术为抓手,借助“未来教室”进行全员培训,组织教研组率先示范,通过对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变革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每学期学校组织和市内外、省内外兄弟学校教学交流和展示活动,多次承办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教学评比大赛,为教师的专业锤炼提供平台,为教师观摩评价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了最真实最有效的参展样本。
  3.在丰富阅读中汲取智慧。
  学校倡导阅读,制定“我们读书吧”师生阅读方案,每周一次的新书简介让师生感受大师召唤的力量;食堂门口的“留言墙”上分享阅读感受,实现心灵的碰撞。师生阅读有声书籍,校园里每天萦绕的是“为你读诗”的旋律;开设“西马之声”有声阅读推荐平台,让教师阅读的声音在校内外传播。师生还阅读艺术,定期举办书法家进校园活动,特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负有盛名的著名书法艺术家来校现场挥毫泼墨;每年的最后一天,全体教职工共同欣赏新年音乐会,让美好的艺术滋养教师的艺术品质。
  总之,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对人或对己,都要发扬美德、发挥优势,它能帮助人们点燃希望、构建力量,进而建立高品质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使我们对生命充满期待并过得更有意义。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校管理效能和个人幸福感提升具有根本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叶至善.叶圣陶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第11卷,286.
  [2]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7.
  [3]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139.
  [4]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4):120-126.
  [5]SellyL.Gable
其他文献
2008年第一季度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1到2月,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6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7%。其中,制造业实现收入6745亿元,增长16.3%。软件业实现收入923
介绍了预留孔道对构件截面尺寸、非预应力筋布置的要求,并对预应力结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同一构件中有粘结与无粘结可综合使用,预应力结构施工应
作为国内少数的、天津唯一一家研发生产X荧光光谱仪的公司,天津博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有16年的历史了。该公司针对欧盟ROHS法规以及国内《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期刊
以工程实例为背景,利用国内著名的工程分析软件PKPM中的SATWE,EPDA及EPSA模块对钢筋混凝土双塔连体结构中的钢桁架结构连体构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了类似于该工程实例宜采
【关键词】预习清单;白纸;展示性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62-01  一、预习环节——用“清单”替换“口头”  采用练习前移,设计“任务清单”的形式会有助于教师把握教与学的起点,改变口头布置和检测的课前预习现状。便于教师在课前分析、思考,真正实现以学论教。  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我尝试着将任务清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了一个工字型预应力混凝土筒支梁模型,采用整体式降温法对此模型力筋进行预应力模拟,求出在徐变作用下梁体的应力和变形,从而促进预应力混凝
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项式拟合曲线求取标准击实试验极值的方法。通过MATLAB等数值软件完成计算,简单易行,从而为求解岩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期在
以增江大桥主桥施工监控为依托,阐述了应力监控对进行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根据施工过程中实测的控制截面应力数据,分析了振弦应力测试误差的主要来源,提出减少误差的方法,对应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性,16岁,主诉"右侧乳房进行性增大4年,迅速增大6个月",于2018年7月4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1. 1 现病史 患者4年前开始双侧乳房发育,左侧乳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