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思路分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长期的文献情报活动中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自觉形成的服务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行为模式。而高校图书馆文化是以高校文化为背景,以图书馆文化为基础的一切文化现象,主要包括图书馆的物质文化(馆舍文化、馆藏文化和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人文环境文化)。 前者是图书馆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后者是图书馆的灵魂,是图书馆领导和馆员的精神信念,是推动图书馆前进的动力。因此,建设高校图书馆文化要围绕高校工作的要求,以培养人才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出发,突出强化图书馆文化,图书馆主体需提升自己的凝聚力,增强每个馆员的责任感,打造精品服务质量,塑造赢得人心的图书馆新形象。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构成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即物质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也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
  1.物质文化层面
  高校图书馆的物质文化是指通过一定载体所体现出来的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这些载体包括图书馆馆藏、图书馆建筑等多个方面。
  1.1馆藏文化
  馆藏是图书馆赖以服务的基础,各高校图书馆围绕本校的学科专业特色收集相关文献,形成各具特色的馆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图书馆馆藏文化。
  1,2建筑文化
  馆舍建筑是一个图书馆最直观的标志,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在馆舍建筑设计上狠下工夫,使图书馆建设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体现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风格。
  1.3环境文化
  图书馆环境包括馆内环境和馆外环境两个方面。 馆外环境是指图书馆周围的草坪、绿化以及雕塑等。 馆内环境是指图书馆内部的装修,从指示牌、装饰性的书画、花木,到图书馆的灯光等各种环境因素集中地体现了图书馆的环境文化。随着装修工艺水平的提高,图书馆的环境文化也就更加明显 。
  2.精神文化层面
  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服务文化、活动文化、组织文化等。
  2.1 制度文化
  图书馆要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读者,让每一个进馆读者享受到标准化的服务,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因为各高校图书馆具体情况不同,制定的规章制度也有所不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制度文化。
  2.2 服务文化
  高校图书馆在接待读者的过程中,不同的馆员有不同的服务态度与风格,通过馆员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了不同的服务文化。服务文化强调的是以读者为本,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
  2.3 活动文化
  高校图书馆活动文化是指高校图书馆通过有目的、有规律、有特色地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学术研究和娱乐等活动所体现的文化风韵 。
  2.4 组织文化
  高校图书馆组织文化是指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图书馆多数馆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约束图书馆馆员的行为和维持图书馆活动正常秩序的行为规范,是物化的体现,是群体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杨卫华论述了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内容和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方法,要求从物质层、制度和内核三个方面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以上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为众多研究者所接受,虽然各人在表述上有所不同,概括也有差别,但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涵的理解比较一致 。当然,图书馆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的要素很多,上面列举的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方面,未涉及从其他不同角度进行的一些表述内容,如图书馆的时尚文化、隐性文化等。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方法的思路
  文化建设的思想、各种理念和制度的最后效果,最终都要落实到如何实施推广上。要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推广落实新的文化思想,要从组织保障、推广原则、目标受众、推广渠道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达到高度统一,并且由自发的行为快速转变为自觉的行动。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化新的价值观念,使之在实践中得到职员工的进一步认同,使新型的图书馆文化逐步得到巩固,把文化所确定的价值观全面地体现在图书馆的一切服务活动和馆员的行为之中。为了更好地加快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形成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图书馆特色文化,是高校图书馆的使命,也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责任。“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近几年,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而作为高校的图书馆更有责任加快文化建设步伐。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方法的思路是:
  1.明确目标,树立信念。首先要明确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确立文化建设在高校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图书馆有没有必要建立符合自身特征的文化;是随着读者的需要变化被动服务,还是建立一种主动适应发展的文化,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规划步骤,任务分解。把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分为几个步骤,按照文化建设的规律逐步推进图书馆文化建设。在建设的每一个步骤中,首先要分解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内容,把文化建设工作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
  3.由易到难,逐步推进。每一个阶段都要思考:文化建设中的小任务难易程度怎样,每一个任务完成与否对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影响。尽量首先完成简单容易的工作,由易到难,积累文化建设的成果。
  4.整体审视,系统思考。各阶段任务完成后,重新审视总体的文化建设成果按照这四个方面的要求,笔者把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分为文化的现状诊断、文化手册编写、文化制度制订与完善、文化的实施推广等四个阶段。
  5.大学生文化活动。图书馆在引导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中通过组织读书协会,推荐新书和导读等办法帮助他们选择阅读或在阅读中学会扬弃。将图书馆文化渗透或融入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化注入新内 容新活力,并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力量,在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自 身文化得以深化和发展 。
  6.建立学术研究中心,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建立各种学术研究中心,是许多现代化高校图书馆努力的方向,是图书馆文化活动的更高体现。有几个研究中心,开展什么研究工作,有什么研究项目,在什么级别的机构中立项,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应成为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焦点;中心具体指导自身主体对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与虚拟数字图书馆,对高等教育等进行的理论或实践的研究,包括就自己的专业与兴趣超越图书馆工作进行的研究,而这种馆外研究往往更能反映图书馆的学术水平;中心也可负责编撰学术期刊,或者经常性编撰各种学术著作,这是文化活动的又一个体现 。
  总之,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莘岩,马骥华.浅谈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J].读天下. 2016(10)
  [2]李秋奇.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5(08)
  [3]宋雅琳,伍华玲.文化自觉: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新向度[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05)
  [4]周秀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J].大学教育. 2014(05)
  [5]丛培梅.试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53、PCNA和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访经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有随访资料的胃癌组织中p53、PCNA和PTEN的表达情
[摘要]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的课程理念,因而,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开展课外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能力 培养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的课程新理念。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有益
【正】 近年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蠕形螨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时,为寻找便于定量、安全、简便的蠕形螨病诊断方法,我们采用透明胶带法(粘贴法)与习用的“挤压法”对比检查寄生人体
腹水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由多种疾病引起,不同病因所致腹水的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因此其病因鉴别尤其是良恶性的鉴别极为重要。此文就实验室检查的若干指标对良恶性腹水鉴别研究
STAT3是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家族(STAT)的重要成员,由细胞外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多肽类配体激活,作用于细胞核内特异的DNA片段,调控靶基因的转录,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因此
【正】 我站近年收治了在各综合医院被误诊的急性血吸虫病人有3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8~70岁;工人、学生、干部、市民、农民各13、15、1、3和3人。35例患者大便沉淀孵
【摘要】新课改的要求在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出新要求的同时,对于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初中语文为例,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教育活动,提高初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而现代文学作品作为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果确定其阅读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材内容改革活动中所继续解决的问题。本文拟论述当前在初中语文阅读
炎症性肠病(IBD)是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其发病与环境、遗传因素相关,传统治疗包括抗炎和抑制免疫等治疗。新近的研究提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IBD有效,此文就HSCT治
【正】 阻断易感地带血吸虫病传播,是防治对策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之一。笔者根据在和县城南乡实施扩大化疗,辅以其它措施的效果观察,认为该法是控制易感地带血吸虫病传播的
测试用例优先级技术对现有测试用例重新排序,使得高优先级的测试用例能够优先执行从而提高测试效率。测试用例优先级通常需要提供准则以度量测试用例的优先等级。逻辑覆盖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