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园”联动,致富奔康底气足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十里邀旖色,柳色微拂小洋楼。”一座座以“小青瓦、人字梁、白粉墙”为特色的小洋房依山而建,一方方荷塘点缀在屋舍周围,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田园画卷。4月22日,记者走进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鎮五红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
  旺苍县地处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为破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难题,旺苍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积极推广以“县建现代农业园、村建特色示范园、户办产业小庭园”为内容的“三园”联动模式,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向园区集中,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 配套设施“软硬兼顾”
  艳阳高照、天气爽朗,五红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居民们在村文化体育广场上怡然闲聊,孩子们欢快地追逐嬉戏……一幅美好生活画卷映入眼帘。
  “要不是易地扶贫搬迁,我哪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五红村搬迁户吴合太乐呵呵地说。未搬迁前,吴合太一家住在山上,交通不便、没有产业,日子过得很苦。如今,吴合太一家不仅住上了功能齐全的小洋房,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还搞起了特色种植,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吴合太感叹道:“现在到镇上只要十几分钟,娃娃读书、办事购物都很方便。”
  “以前村民生活很是不便,就用水来说,村民们需要到两公里外的梁家山脚下排队挑水。”五红村党支部书记张立俊介绍,现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水、电、路、气都通了,还配套建设了村级活动阵地、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搬迁群众深切感受到生活变化。
  此外,五红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经常举办各类活动,丰富群众日常生活。从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的新田湾山脚下搬进新居的张小容经常参加广场舞、民歌比赛等活动。张小容说:“现在的生活安逸得很。”
  ? “大业主”带动“小农户”
  “前两年将自家5亩地种上了黄茶树,今年采摘的春茶保守估计能有5万元收入。”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贫困户蒋宗仁多年来一直在外地务工,2016年他得知三合村建设产业示范园的消息后回到了村里,并在村里种茶大户的带动下发展起茶叶种植,走上了“以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
  三合村党支部书记袁培明介绍:“依托木门现代农业园区,三合村建成了300亩茶叶‘一村一品’示范园,214户农户发展起了1亩以上茶叶加其他种植、养殖的特色微庭园,贫困群众脱贫有了底气。”
  旺苍县以工代赈办主任白文林介绍,旺苍县统筹推进“万亩现代农业园、村特色产业示范园、户办特色微庭园”“三园”联动发展,实现特色产业带状发展、块状覆盖,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跨乡跨村”的产业集中区,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迁后“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园区大,业主多,就近学,收获大。”旺苍县东河镇南峰村村民文嘉笑着说。2018年,文嘉找到东河现代农业园区内的大业主邓建,向其购买蓝莓苗,并学习蓝莓栽种技术。2019年,文嘉种植的蓝莓初次挂果就获得不少收入。
  “‘三园’联动有利于大业主带动小业主和村民,打通产业壁垒、技术屏障,实现联动发展。”东河镇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如是说。
  “只有将园区利益和农户利益相结合,才能激发农户的积极性,才能为园区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永红说,截至2019年年底,旺苍县已建成19个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137个百亩以上“一村一品”示范园、2.1万个1亩以上特色微庭园,农业增加值实现23.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179元。
  ? “小投入”带来“大回报”
  “前期受疫情影响,全家都宅在家里,今天带孩子出来休闲垂钓,感受下大自然气息,孩子们可高兴了。”4月19日,前来旺苍县金溪镇黄柏村溪口湖渔业公园游玩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在旺苍县城,集乡野赏花、休闲垂钓、田园采摘、农家美食于一体的黄柏村是家人周末常玩地。
  在“三园”联动发展的示范带动下,黄柏村村民调整了种植结构,将自家土地用来发展流水养鱼,并种植梨树、菊花等特色产业。“因为有梨树、菊花这些特色产业,渔业公园显得更有自然气息。”看着村级特色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黄柏村村民陈杰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推行搬迁群众与合作社抱团发展,提出旅游扶贫富民工程,探索出了一条集‘花果、渔猎、田园’于一身的特色发展之路。”黄柏村第一书记陈从升说。
  目前,黄柏村按照“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产品围绕旅游造,产业围绕旅游转”的建设思路,开发梨园休闲观光采摘园和流水养鱼科技示范园,建设休闲渔业示范基地90余亩,带动易地扶贫搬迁户培育了一批特色农家乐,建成集观光、餐饮、休闲、垂钓、度假、体验等为一体的休闲渔业主题公园。陈从升说:“如今,打算搞民宿旅游、农家乐的村民越来越多了。”(作者单位/青鹏  中共旺苍县委组织部)(责编/蒋筱青)
  观察手记
  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着为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依托作用。村特色产业示范园上连现代农业产业园、下连户办产业小庭园,既发挥着纽带作用,也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平台。户办产业小庭园则成为贫困户直接增收、脱贫致富的载体。焕发出新活力的“三园”联动发展模式,让旺苍县形成“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项目、户有增收门路”的产业发展格局,也成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有力抓手。
其他文献
三月的南江大地,春和景明。疫情防控还在继续,脱贫奔康的冲锋号角也已吹响。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过程中,南江县坚持疫情防控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两手抓”“两不误”,扎实推进驻村帮扶、产业发展和复工复产,全力保障已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乡村振兴有序开展。  ? 暖春帮扶战疫情,巩固脱贫成效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一大早,关路镇邻江村2组的贫困户赵其驹接到了村上帮扶干部张轩跃的电话。电话中张
期刊
“你们真是好人啊,以前你们动员我们种蔬菜、养家禽增加收入摆脱贫困。如今,疫情期間又是你们来帮我们解决蔬菜销售难题。”邻水县合流镇灯盏村4组贫困户孙龙安一边给成捆的莲花白称重,一边对帮扶干部感激地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灯盏村原本畅销的蔬菜滞销,种植户们心急如焚。合流镇党委政府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该村对口帮扶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邻水支行共商对策,决定将村民滞销的5000余公斤蔬菜和1000多枚蛋
期刊
“准备外出务工的,请在村副主任那里登记,免费体检办健康证。”“渝成制鞋产业园正在大量招工,工资高福利好,父老乡亲们都积极报名啊,后天我们统一乘车去企业参观。”“各位农民工朋友,有想留下担任村干部的,请告诉我们……”连日来,这样的声音传遍在资阳市农村。  资阳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07万人。以往这个时候,这些农民工早已返岗复工了,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农民工滞留家中。如何兼顾好
期刊
特补乃乌村,一个位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普格县的彝族村落,多年来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致富难“六难”长期困扰着当地群众。  2016年,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烟草”)开始定点帮扶特补乃乌村。领导挂帅出征,绘制脱贫蓝图;构建保障机制,输血造血并进;强化党建引领,汇聚各方合力;聚焦民生工程,彰显为民情怀……四年多的时间,四川烟草人毫不懈怠为之奋斗,让特补乃乌村实现了“一
期刊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的有关要求,2015年底,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启动了对阿坝州壤塘县上壤塘乡仁朋村的驻村帮扶工作。截至2019年底,省妇幼保健院在产业发展、教育扶持、健康扶贫等方面投入帮扶资金80余万元,贫困户户均收入由1650余元提升到6800余元,实现了“户脱贫,村摘帽”。  医院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卫生健康委驻村帮扶工作考核优秀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唐欣宇先后被评为壤塘县优秀第一书记、
期刊
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是脱贫攻坚“最硬的骨头”之一,而贫困发生率高达46%的觉撒乡博作村更是全县脱贫难中之难和坚中之坚。国家能源集团神华四川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华四川能源有限公司”)自2016年定点帮扶博作村以来,从补齐教育、产业基础设施短板入手,把智志双扶、移风易俗作为治本之策,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起“不当贫困户、争当小康户”的致富观念,实现了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积极转变。公司打出教育
期刊
500平方米的院落,每日“暴走”20000步;  32天,448个小时坚守战“疫”一线;  30年,从部队到乡村再到城市,造福患者,践行使命……  他叫杨仕荣,一名全科医生、一位基层医院管理者,一个经历了父亲离世,却把悲伤掩埋在心底的白衣战士。  奋战“疫”线 盒饭就是团年饭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因为父亲重病,一直忙于工作的游仙区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杨仕荣内心深感亏欠。他要亲自下厨,
期刊
凉山州普格县大槽乡大槽村和阿坝州阿坝县垮沙乡哈木措村,是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实施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医院充分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先后派驻7名优秀青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帮助两个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  从最艰苦村到全县烤烟销售第一村  大槽村有415户1400人,其中建檔立卡贫困户133户539人。全村最高海拔3780米,泥石流的地段多,山体滑坡风险高。在省卫健委定
期刊
2015年以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定点帮扶甘孜州白玉县,巴中市通江县,乐山市金口河区、沐川县等3县1区4村48户贫困户的工作。结合贫困地区实际需求,学院充分发挥交通职教资源优势,从思政工作“扶志”、专业培训“扶智”、技术帮扶“破瓶颈”三个方面,多路径探索四川交通系统教育扶贫的新路子。目前,白玉县、通江县、金口河区、沐川县已成功“摘帽”,以学院6名驻村干部为骨干的12个帮扶团队实现了帮助47
期刊
4月21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考察脱贫攻坚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搬迁户拉家常时说,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对今年全面完成现行扶贫指标充满信心的习近平总书记,更关心的是脱贫以后的稳定和长效机制问题。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的四川大小凉山——4月26日,昭觉县拉莫足球场,我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此现场分房,“医、教、研、康、养、游”配套一体化的现代新居,让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