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龙“没新闻”

来源 :汽车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ANYU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出面的企业重组中,政府应起到怎样的作用?集中企业力量却又重拾老国企的弊病,只能改变企业发展轨迹,让“冠军企业”轰然倒塌。
  王立新是一个普通的机关职员,这份工作和普通白领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坐班车上班,“我们单位的班车是金龙的。”作为机关文员的他并不清楚这辆班车的品牌是厦门金龙汽车集团下的大金龙,也不了解现在的大金龙已经不“大”很多年了,只是7月份的某一天早上他忽然发现,当7点半他和同事们站在马路边站齐时,一辆挂着“宇通”商标的班车停在了他们面前。
  新班车一样舒适,这小小的改变对王立新来说并不坏,但是在大金龙人看来,这无疑是他们当前窘迫处境的另一个写照。2008年大金龙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3.5%,与此同时,宇通客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37.42%。两个近似的数字,却分属阴阳两界。然而利润下滑并不是烦恼的全部,下滑背后的原因才是大金龙人真正所担心的。
  “大金龙?我早就不和他们合作了,他们现在那么乱,我怕资金收不回来。”某客车配套企业老总言语间还有些后怕。一个关于大金龙内部的传闻正在流传,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乱”。在电话中,罗剑的声音有些疲惫,作为大金龙品牌管理科科长,他是大金龙同外界信息沟通的“官方通道”,但是现在,这条通道已经不通了:“负责媒体接待的工作人员离职了,现在不方便和媒体联系,这种情况至少要持续半个月时间”。见《汽车观察》记者还不死心,罗剑很干脆地说:“我们没新闻。”
  没新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客车企业们都在加强品牌宣传,宇通、苏州金龙的公关活动接二连三。大金龙更是个从来不乏新闻的企业,尤其是最近几年,股权改革、人事变动、新项目的上马,甚至前一阶段的北汽和福气的谈判还让大金龙的股票火了一把。对比之前的目不暇接,大金龙今天的沉默只说明了一点:出大新闻了。
    来自大金龙内部的“小道消息”
   虽然关闭了官方通道,可关于大金龙内部的消息却随着离职人员的增多而渐渐多了起来。一位曾在大金龙工作多年的员工欲说还休地告诉《汽车观察》记者:“你没听说吗?大金龙现在变成第二个厦华了,目前的管理团队7个人,3个是原厦华公司的!”厦华是厦门市另一家“不乏新闻”的企业。2005年12月29日,厦门电子与台湾中华映管公司全资控股的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福州嘉溢电子有限公司(台湾中华映管公司产品零件供应商之一)共同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2006年8月25日完成股权转让过户手续,厦华电子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华映管。而在历史上,厦门市国资委的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一直为厦华的第一大股东。资本层面的变动伴随着管理层人员的变更和管理思想的转变,台湾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厦华集团保留下来的国有企业氛围产生了冲突。“和新老板处不好,回来投奔老东家了呗。”语气里透着不屑。
  同样被厦门市国资委控股的金龙汽车,成为这些失意的国企中高层干部的好去处。 “人来了,必然带来理念,而且要在自己的任期做出业绩,不是过去金龙的那种结果主义文化了。”另一个大金龙离职员工对《汽车观察》说,“最可笑的时候,以前大金龙这么多年,如果要发制服,大家都是一样的,款式和面料都一样,可是他们来之后,制服居然还要分出几等来,高管是高管的面料,毛的成分最高,基层的员工干脆不发西服了。还有内部食堂也是搞得民怨沸天,也是因为阶层区分,到最后基层员工抱怨满腹,赌气在那里干活,说我们辛辛苦苦、流血流汗,养着一群蛀虫。客车不同于别的产品,工人手工如何太有关系了,这种情况下,产品品质下滑非常明显。”
  说起大金龙的陨落,很多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2004年那场股权改革:“大金龙的改变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震荡疗法
   在2004年以前的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公司(大金龙),由东风汽车、北京华能综合产业、厦门汽车(600686,后改为“金龙汽车”)和香港创兴国际有限公司四家各持有25%股份。创立伊始,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运转良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金龙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97年75l台,1998年1329台,1999年3571台,2000年6339台,2001年10185台,从1997年至2001年,大金龙产量连续保持100%上下的增长速度,并且连续3年荣登客车销售第一的宝座。但是进入高速发展之后,复杂股权关系的弊端开始显现。大金龙内部人事斗争不断,因为缺乏强有力控股股东,难以保证政令畅通,内部对企业长远战略规划不能统一,这无疑阻滞了“金龙速度”的油门。
  大金龙诞生之日就是厦门汽车产业的起步之时,大金龙对于厦门市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看着这个产业龙头前进的步子放缓,厦门市政府坐不住了。2003年,厦门市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大金龙的股权改革,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2005年。2004年6月21日,厦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北京华能持有的大金龙25%的股权,随后,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台湾三阳相继加入,各持25%的股权。2005年4月初,厦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大金龙的第二大股东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以440万元收购厦门国投持有的厦大金龙1%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厦汽对大金龙的持股比例由50%增至51%,占据绝对控股地位。
  厦门汽车对大金龙的完全控股在当时结束了大金龙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散乱状态,为公司顺利实施长远发展战略扫清了障碍,让员工也因看到了政府的决心而充满希望。但之后在股权改革过程中,大金龙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一个由政府官员担纲的新的领导班子也将老国企的裙带关系、等级观念、决策方式带给了大金龙,并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发展战略。曾经为大金龙人所骄傲的“客车销量冠军”一去不复返。大金龙从2003年开始业绩大幅下滑,2004年上半年一度出现亏损。
  回顾大金龙18年来的发展历程,一条十分有意思的业绩曲线跃然眼前:2003年之前的十五年大金龙业绩一路上扬,到2004年陡然向下,之后的2005年虽然有所恢复,但是已被后起之秀字通远远落下,丧失了在客车领域的优势地位。2006年大金龙产量突破万台,销售额达到36.78亿元,而宇通2006年生产各种客车17096辆,实现收入49.5亿元,超过12亿元的差距让大金龙输得心服口服。时至今日,三年过去了,客车行业受到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然而在2009年1~6月中大型客车销量统计表中,宇通销售11361辆,仍然高居榜首,大金龙销售5310辆,尚不及前者的一半,排在苏州金龙和金龙旅行车(小金龙)之后,位居第四位。
    从精而强到大而全
   此时的大金龙人可以反驳说: “大中型客车没优势了,可我们现在还有轻客和轿车呢!”   和股权改革一样,这曾经是大金龙的另一条重磅新闻。2008年9月下旬,大金龙投资2.8亿元,年产6万辆的轻客项目正式量产。 “进军轻客市场主要是出于完善产品线的考虑。我们在进行投标的时候,很多招标方都要求打包竞标,而以前,我们是缺少轻客产品。”大金龙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其建如此解释轻客项目的上马。
  然而,一个主攻大型客车市场的企业真的需要通过轻客项目来完善产品线吗?如果说轻客项目还勉强体现了大金龙“客车企业”的专长,而2009年4月中旬,厦门金龙汽车有限公司发布的一份公告称, “审议通过关于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大金龙)投资项目的议案:大金龙投资13404万元,利用原有轻客生产线混线生产A 轿车,项目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自主开发排量为1.3L至1.6L的A 轿车,并利用已建成的轻客生产线混线生产,销往海外市场。”
  这已经超越了“完善产品线”的概念,甚至超越了“企业”的概念。大金龙突然爆出造轿车的消息,在众多媒体惊叹“大金龙”疯狂的时候,有业内人士指出,大金龙的这个举动实在可疑,背后似乎有身不由己的苦衷。
  
  厦门的金龙
    在毕博咨询公司高级商业资讯师鲍贝看来,地方政府在当地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是提供土地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一方面是在企业有困难的时候适当给予援助。”在大金龙身上,厦门市政府显然做得更多。2006年3月,搬到灌口汽车工业城的大金龙正式投产,时任大金龙董事长的林小雄颇为感慨:“汽车工业城建起来了,我们也在这里有了新的工厂,金龙有了自己的根,有了自己的家。今后,不管大金龙发展有多快,不管将来在世界各地创办多少工厂,大金龙一定会扎根于厦门,金龙人永远不会忘记,是厦门经济特区这块肥沃的土地和政府良好的政策,孕育了今天的金龙汽车。”
  政府的大力投入当然不是只为了大金龙的一句“永远不会忘记”。2007年11月,一个被称为“厦门汽车产业院士行”的活动在大金龙举行,在这次活动中,厦门市政府提出, “要把厦门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客车基地,2008年客车销量达到3万辆”。这句话拿到大金龙来说,其中的深切期望不言自明。
  “要打造产业集群,做大当地汽车产业,仅靠客车很难做到,客车企业一年生产2万多辆就能排到世界前几名,跟轿车规模差远了。”有业内人士分析,拥有丰富客车资源的大金龙选择一个从各方面看来都不适宜的时机突然要上马自己完全陌生的轿车项目,当地政府在背后起到的作用不能忽略。
  一边是一心做大汽车产业的厦门市政府,一边是被厦门市国资委“间接控股”的大金龙,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大金龙轻客项目乃至轿车项目的问世也就可以理解了。厦门政府对大金龙的主导作用一直深入企业内部。“变化一开始是积极的,股权纷争结束了,员工心理安定了,积极的变化体现在所有优质资源都给金龙用,股东决定投资建新工厂,这些给员工很大的信心。”一位原大金龙高层人员回忆起股权改革以来大金龙发生的变化,感慨颇多,“慢慢开始,负面的东西出来了,首先是人事的重大变化,原来政府系统的人空降过来做高管,甚至更多的一些裙带关系进来了。第二方面是经营理念,喜欢搞平衡、喜欢玩权谋,包括很多重大决策也开始受人指使,从轻客到轿车,这种决策的改变其实是改变了金龙原先的轨道,完全不是商业逻辑。而是行政意志。”
  大金龙的窘迫同样能够引起其他客车企业的共鸣。“地方政府不太重视企业切实的利益,进行宏观操控的时候很随意,很多行政手段都是和市场经济相违背的。特别是客车企业,本身政策依赖度就高,话语权微弱。”某客车企业人士向《汽车观察》记者抱怨, “国有企业从根本上讲没有长期竞争力的。现在的国有企业如果不触及体制去改革,最后也是穷途末路。”该人士认为。
  对于企业发展和地方产业发展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嘉之道汽车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咨询总监李斌认为,“这是个‘鱼和熊掌’的矛盾,作为企业,不能在享受政府优待的同时又不考虑对当地产业发展的贡献。”如何在“鱼”和“熊掌”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一个企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问题是,在经历种种变革之后的大金龙,是否还具有做出选择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同是厦门金龙集团控股的子公司,金龙旅行车2008年净利润同比下滑高达80.4%,如果是相同原因导致这一结果,中国客车业的损失将无法弥补。
其他文献
在“一带一路”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企业如何走进阿拉伯国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汽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政府和汽车产业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产销量已经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产量和市场销售量都突破了2200万辆。从总量来讲,已经占到了全球汽车销量的1/4,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当中发挥了一定的
中国已形成海陆空立体化,全方位的路线布局,从高铁到航运再到空运,不断地挑战物流的运力缩短物流时间。应对大物流挑战,你准备好吗?  汽车企业应成为推动物流产业升级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运输业如何应对升级?汽车产业与物流业唇齿相依,密切注意物流业的变化。作为汽车产业来说,研究新的情况,研发新一代技术,生产一代又一代新的汽车产品系列,提供创新形式的服务方案,助推物流产业朝着更规范、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两年一度的上海國际车展硝烟已散。在这个超过36万平方米的巨无霸展场上,来自全球的1400辆展车给观众上演了一场超级视觉盛宴。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所举办的全球最大的车展,带给我们亮点无数,让人回味无穷。
中央、地方集中出台汽车防污节能政策  汽车不是环境的杀手,一定程度上要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进行管理与控制。《汽  车观察》随时关注汽车防污减排政策走向。  国务院印发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拉动投资和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
环游世界可能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一个梦想,可是能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的人并不多。  今年10月份,北京拓古路虎捷豹专业维修改装店来了一辆卫士130皮卡,这辆车便是车手韩岳准备环球400天的战车。此行的目的是了解全球的各种赛事、赛道和赛车历史,全程会无保留的介绍这些国家和赛事以及诸多伟大的赛车手。  对于众多中国车迷来说,韩岳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中国最早的越野拉力赛车手,同时也是汽车收藏家和特技全
当你选择购买一家汽车品牌的产品时,就意味着未来要把你的爱车交给谁去呵护,所以汽车售后满意度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很多前来买车的消费者甚至比4S店里的销售顾问更懂车。”一家京城4S店的老板这样对《汽车观察》说道,“消费者越来越理智,他们在购车时不仅要考虑车辆本身的品质问题,还要考虑其售后服务水平的好坏。”  因为,当你选择购买一家汽车品牌的产品时,就意味着未来要把你的爱车交给对方去呵护
在各大车展中,商用车一直不是主流消费者关注焦点(除非有“擎天柱”),但却是某一批有商业用途和想法的人所关注的,因为这是他们生计的一部分,他们需要了解更多,更新的商用车信息,而商用车展台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我们也找出了以下几款商用车,希望有所参考。  官方指导价:6.98万元~7.48万元  01 金杯新快运  华晨金杯旗下第七代商用车——金杯新快运从整体造型来看,车身线条大气饱满,整体感觉更为年轻。
2006-2015 回顾车评十年  当1958年我国第一辆轿车降生的时候,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就有了自己的坐标原点,而2006年随着全国“两会”把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要不要自主创新”已经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了,而是成为了今后中国汽车发展的必由之路,无疑这就是自主品牌崛起的转折点,而事实正如此,中国自主品牌迎来了在不断摔打中成长的十年。  2006年,《汽车观察》杂志联合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
刚开始,我和身边很多同龄人一样,只是对“星座”有些好奇而已。但渐渐地,我变成了一个“星座控”。我会花很多时间上网做各种星座调查,研究自己的运势走向,“星座”成了我生活中的绝对重心。今天出门应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选择跟谁坐在一起,甚至用哪支笔做作业,我都要事先查一下“星座”才安心。有时候考试考砸了,我也会认为是“星座逆行”所致。我很担心,这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我该怎么办才好?  from 囧囧拉夫斯
事件:易车网的营销胜仗和汽车之家的电商发力  2013的11月11日晚,让所有网民疯狂的“双11”终于华丽闭幕,电商们纷纷交出自己的成绩单。其中,易车网第三季“双11”一天实现订单90466个,订单额超过117亿。  易车网在“双11”的汽车电商大战中大获全胜,成了大赢家!据了解,易车网推出的汽车电商品牌易车惠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汽车电商常态化,不是针对“双11”而准备。在淘宝天猫的引领下,“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