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约翰·巴思《曾经沧海:一出漂浮的歌剧》的“讲故事母题”及其艺术性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Baby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沧海:一出漂浮的歌剧》是约翰·巴思的自传体小说,延续了以往巴思讲故事的一贯风格。巴思在讲故事的同时探索着对写作的创新和对作品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巴思实际上是在讲述谈论自己的早期作品和此小说本身,表现出明显的自涉性独创。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好莱坞电影处于世界电影的顶端。基于美国雄厚的国力,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都给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高科技的光环下,也隐藏着一些弊端。因此,本文着重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审美反映论有着非常深远的理论渊源,而文学反映论经由别林斯基、恩格斯和毛泽东的丰富和发展,已成为审美反映论不可分割的理论因素。审美反映
波斯帝国曾经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为世界的文明做出过重要贡献,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非但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任何优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而变成了英俄帝国主义争夺势
探讨女性馆员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指出了女性馆员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空间和图书馆如何为她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8年是四川外语学院不同寻常的一年:盛夏,《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更名为《外国语文》。从此,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有了一份名
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读者的存在及其主体地位的获得是受特定社会实践制约的。文学要履行其社会责任而不想成为纯粹的消遣,就要对读者有所期待、承诺甚至号召,渴望具有主体性
作为新时期文坛举足轻重的男性作家的刘恒以女性的视角来写《白涡》,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其自身对当前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基于小说《白涡》固有的叙述立场,本文尝试从女性
文类研究由来已久,是对文学作品的经验性、反思性总结。对文学类型的划分、文类发展史以及文类特点的研究为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随着比较文学学科的兴起
作为欧洲结构主义精神源头的《故事形态学》,其应用范围早已超出了民间故事领域,而成为众多人文分支学科的经典。随着文化研究的不断扩展,电影分析亦呈现如火如荼之态。普罗普总
柏拉图的理性戏剧观虽不完整,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影响了其后2000多年的西方戏剧理论;而尼采的非理性戏剧观却在2000多年之后颠覆了柏拉图开创的理性戏剧观,为西方剧坛带来了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