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框架与展望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相关研究系统性不足,缺乏空间视角,亟需通过多学科融合与多方法集成构建系统性理论框架并开展分区分类研究.文章沿着“问题—理论—实证—调控”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以实现乡村振兴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为研究对象,以现实差距与困境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二者有效衔接的经验,探讨其理论框架构建、情景模拟与实现路径、发展模式以及管控体系与政策方案的问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不仅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助推学科发展,也要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研究需要在方法论、分析工具、话语体系上寻求多维突破.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全球扶贫开发与乡村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关键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机制与成效提升策略、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互馈机制与区域模式以及乡村科学与人地系统科学发展等科学命题.
其他文献
[摘 要]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是实现党的政治纲领、维护党的政治权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的根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历次党章关于党的政治纪律的规定反映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的总体变迁,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举措折射出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的实践进程。党章关于党的政治纪律的规定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的根本指导,必须尊崇党章、践行党章;做到“两个维护”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的根本要求,必须强化自觉、严格落实;管党治党
[摘 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具有较多变化特征的一个阶段,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五中全会制定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大决策,表明中国的战略规划能力、战略统筹能力、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执行能力正在不断强化和提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需要明晰自身历史方位,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期,
[摘 要]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被誉为房屋的养老金,是住宅正常使用的重要保障。武汉市维修资金制度自建立以来,在国家及地方相关制度的指导和实践的推动下,通过创新应急维修制度、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但还存在“管理机制不顺、归集难和使用难”等问题难以破解,且资金托管机制缺乏竞争等问题。需要在明确政府代管的根基上,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资金归集制度、引入竞争机制、简化使用流程、完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都承担着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职能,具有相同的政治属性和诸多共同特点,因此以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行性。这种可行性体现在:两者都是主体对象化的产物,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接受过程趋同等,并具体表现为从“政治人”到“文化人”、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以传播学“分众”和“长尾”理论促进思政创新等方面。以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当前思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首个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域性发展战略空间,历经了早期构想、中期探索到全面推动三个阶段。当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空间布局协调欠缺、航运能力有待提升、生态环境矛盾依然突出等挑战。基于此,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的流域经济建设,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突破:一是发挥极化效应,
[摘 要] 红色工业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形成的工业遗存,是百年来我国工业化建设的见证。红色工业遗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技术史价值。红色工业遗产因技术“转移-再造”而存在,通过技术转移形成知识再造,并通过全球化形成的技术交流与互助,促使工业遗产加速形成。红色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彰显出党史价值,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遗存,其技术史价值也不容忽视。
[摘 要] 城市低保失业人员就业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低保失业人员属于优先扶持和重点援助的就业困难群体,低保失业人员就业促进帮扶主体趋于多元化,分类帮扶成为低保失业人员就业促进的新趋势,就业促进政策更加注重对低保对象的就业激励。当前城市低保失业人员就业促进政策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促进的政策体系尚不健全,专门面向低保失业人员的就业促进政策匮乏,部分面向低保失业人员的就业促进政策执行不到位,部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