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青铜主题桌游文创设计探析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长河中孕育出了无数艺术珍宝和灿烂文化,博物馆就是这些漫长历史的见证者。本文以南京博物院馆藏青铜器为例,介绍文物概况并对相关文创市场展开分析,以桌游类文创产品为研究内容,以青铜器的典型特征为参考进行别出心裁的设计,旨在赋予青铜文化全新的生命力与趣味性,为其在现代文创市场中的开拓提供参考案例。
  关键词:南京博物院;青铜器;主题桌游;文创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02
  1 博物馆桌游文创产品设计概况
  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容纳了数不胜数的艺术瑰宝。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探究,将博物馆发展与当下的发展形势及市场需求结合,可以更好地传承文化[1]。文创商品是博物馆文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其中,桌游类产品适用于多人聚会娱乐,互动性强,受众广泛,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基于博物馆文物的特点进行桌游文创设计,可以整合二者的优点,让消费者在娱乐的同时了解文化,有利于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可以使文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再那么遥远[3]。总之,研究博物馆桌游文创产品设计,可以更好地带动文化的传播[4]。
  2 青铜主题文创产品市场
  青铜器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其铸造工艺早在商周时期就已成熟。然而,普通大众对青铜器的印象还停留在博物馆中陈列的古老而庄重的文物上,对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知之甚少。为了弘扬和传播青铜器文化,青铜主题文创产品应运而生[5]。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主要包括动物纹、几何纹和少量的人面纹[6],青铜器的制作沿用了镏金、镶嵌等诸多装饰技法,从这些技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呈现文创产品。文化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设计[7],不仅能吸引到对青铜文化感兴趣的忠实粉丝,也能通过对青铜器全新的解读与诠释吸引潜在购买者[8],因此,以青铜为主题的文创产品的未来市场还是十分可观的。目前,以青铜器为主题的桌游类产品设计较为少见,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为自由的创作空间,青铜主题桌游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也可以预见[9]。
  3 “共欢铜乐”桌游文创设计
  3.1 设计背景与构思
  “共欢铜乐”桌游文创设计是以南京博物院馆藏的青铜器资源为依托,通过简化、变形、解构和重组等方式和几何化的手法强化青铜文物中有代表性的造型和纹样的特征设计的[10]。整体设计以新颖、独特的视角赋予了青铜器“欢乐”的概念,将青铜器以不同于以往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11]。
  3.2 基本图形设计
  “共欢铜乐”系列桌游文创以扑克牌为核心产品,并将其图形元素衍生至其他类型的产品。扑克牌的基本图形是根据南京博物院中有代表性的青铜文物进行设计的。这套扑克牌保留了常规扑克牌的基本特点[12],有红桃、方块、黑桃、梅花这4种花色,共有52张正牌和2张副牌,依据青铜器的分类和地位有序地设计[13]。图案整体呈现扁平化、几何化的风格,保留了青铜器文物本身的特质[14],整体设计极具辨识度。富有童趣的图案打破了青铜器给人的固有印象,更容易让人接受[15]。在色彩搭配上,除选用了青铜器的代表色青色外,还加入了其他主观色彩[16],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在符合青铜器特征的基础上更具亲切感、童趣感、时尚感[17]。
  在一整套扑克牌中,“A”作为开头的第一张牌,图案形象十分重要[18]。扑克牌中4个“A”的主体形象皆展示了青铜器的侧面,4种花色的主体原型分别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动物型青铜器:东汉错银铜牛灯、战国晚期的错金银铜牺尊、西汉鎏金铜鹿灯和西周凤鸟纹兕觥,主体形象对文物外形典型特征加以概括提炼,并进行了再加工[19]。除了主体形象之外,其他元素分别源于不同特征的纹样。例如,梅花“A”的原型为凤鸟纹兕觥,这件青铜器整体形似一头四足兽,身体偏圆,角呈长方形,梅花“A”图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20]。另外还从文物身上的凤鸟纹和云雷纹中提取了其他装饰元素,丰富了整体画面[21]。就色彩而言,4个“A”的色彩并非以青铜器的颜色为主,而是基于原本的颜色进行了主观性的变化,采用了较为明亮的色彩,使得整体更为生动活泼,富有童趣[22](见图1)。
  另外,在常规扑克牌中,“J、Q、K”是比较特别的人头牌,因此在设计扑克牌时也对这12张牌的图案进行了特别的设计[23]。设计中,这12张牌的4种花色的分类依据为文物的用途:紅桃对应食器,方块对应水器,黑桃主要对应乐器,梅花则对应酒器。各种花色的造型和谐统一,又各具特点[24]。在艺术手法上皆采用了扁平化处理的方式,所有的线条都是直线和圆弧线[25],使得图形符号感更为强烈,且不失辨识度[26]。
  两张副牌——“大王”和“小王”,原型皆为带有兽面纹的青铜器,分别是商代的青铜兽面纹铙和汉代铜辅首。这类兽面青铜器有足够的气势,符合“大、小王”作为单张牌中最大的两张牌的设定。其中,青铜兽面纹铙属于乐器类,形似面具,扑克牌的图案设计也保留了这一特征。两张牌的颜色都以青色调为主,搭配了其他色彩,多样的色彩搭配使之看起来更为丰富[27](见图2)。
  最后,数字牌“2~10”以花色图案的数量来区分,4种花色图案的颜色分别以红色、粉色、蓝色和紫色为主。“2~10”数字牌和“A、J、Q、K”之间具有一定的呼应关系,整体十分和谐[28]。
  3.3 设计应用
  基本图形在设计完成后,被运用到了具体的产品中,其中,最主要的运用是扑克牌设计。扑克牌结合青铜文化进行设计,整体表现为统一的风格色调和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合当今桌游类文创文化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要求[29](见图3)。
  此外,进一步延展基本图形,还衍生出了迷宫图、魔方等桌游产品。迷宫整体以青铜兽面纹铜铙为主体,以其纹样为迷宫的路线,沿着这些路线前进,会遇到许多文物及纹样,可以在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同时进行科普。整体画风清新可爱,符合儿童的审美喜好,可以作为低龄受众群体居家娱乐之选[30]。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然而,单纯追求娱乐的产品,没有文化内涵的支撑,在市场上只会转瞬即逝。目前市场上的文创设计产品应接不暇,但兼具文化性、艺术性和娱乐性的产品并不多。本文探讨将文化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结合的办法,试图通过“共欢铜乐”系列桌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趣味体验。即使是商业性、游戏性的产品,同样要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为最根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顾娟,孙琦.浅谈创意思维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8(22):63-64.
  [2] 邵钰滢,何佳.从视觉趣味到文化意象——浅析文创产品设计层次与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上),2019(6):38-39.
  [3] 张悦.浅析国潮设计思路在博物馆文创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18):109-110.
  [4] 李梦宇,周杨静,李祉芩.南博藏品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19):86-87.
  [5] 张倩雪,冯晓娟.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主题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62-64.
  [6] 李博,湛磊.论商周青铜器纹饰在现代国内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9(23):135-136.
  [7] 孙佳慧,狄文和.汉代青铜灯具与现代艺术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下),2019(5):30-32.
  [8] 李祉芩,周杨静,李梦宇.浅析南京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发展与未来[J].大众文艺,2019(21):77-78.
  [9] 王磊,周杨静,张旭豪.新文创思想下南京城市IP构建的探讨[J].艺海,2020(10):100-101.
  [11] 尤晶晶,杨杰.基于大运河文化传播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J].大众文艺,2019(17):67-68
  [12] 刘平,杨杰.“互联网+”背景下文创产品的设计趋势及方法[J].大众文艺,2018(19):121-122.
  [13] 尤玮,冯晓娟,潘展.“扬州诗画”饾版套印文创产品设计[J].大众文艺,2019(18):92-93.
  [14] 秦韬玉,王宇恒,冯晓娟.南京博物院汉代灯具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9):22-23,29.
  [15] 陈晓琳,杨杰.浅析“品创联合”理念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14):117-118.
  [16] 陈晓芙.文创产品设计与城市品牌建立——以广府庙会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23):13-14.
  [17] 徐艳铃.王颖.唐代扬州铜镜纹样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69-70.
  [18] 张琦,周杨静,曹艺馨.中国传统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探索[J].大众文艺,2019(19):93-94.
  [19] 胡瑾睿,杨杰.浅谈未来设计发展对文创设计方向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56-57.
  [20] 蔡立.乡村文化振兴驱动下的新文创设计[J].大众文艺,2019(16):67-68.
  [21] 邹紫菁,李雪艳,狄文和.南京云锦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14):121-122.
  [22] 李姝,湛磊.浅析中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表达——以文创产品为例[J].大众文艺,2019(22):62-63.
  [23] 黄瑞,杨杰.快时尚设计对博物馆文创可持續发展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58-59.
  [24] 李璇,何佳.历史街区的文创产品设计——以常州青果巷为例[J].艺海,2020(4):82-83.
  [25] 缪玲,金悦欣,肖家祺.吴文化影响下的无锡阳山桃花节文创产品设计[J].设计,2020(7):75-77.
  [26] 叶慧慧,王颖.清代织绣纹样的文创设计创新探析[J].艺术科技,2020(10):13-16.
  [27] 王颖,陈峰.博物馆互动游戏型文创探析——以南京博物院“竹林七贤”日历设计为例[J].设计,2019(19):22-24.
  [28] 何琲,田晓冬.戏曲盔头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82-83.
  [29] 刘嘉欣,施爱芹.乡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70-71.
  [30] 黄婕.“读屏时代”的儿童交互电子书设计方法[J].大众文艺,2018(21):49-50.
  作者简介:成禹嘉(2000—),女,河北承德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吕静(1981—),女,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系本文指导老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其他文献
仿真人体模型是根据人体参数,用与人体组织具有相同或相近散射和吸收系数的“组织等效材料”制成的具有骨骼、肌肉、脏器的人体模型。它包括数字化虚拟人体模型、物理实体模
医疗疾病文本的准确分类对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疾病文本分类方法。该模型分别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数据和3D打印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采集影像数据并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是实现医学3D打印的基础。本文综述了3D打印技术及基于影像
社会背景七彩萨利纳斯所在的区域长期受到暴力影响,小型非法交易活动频有发生。因此被列选为"生活与和平空间社区建设计划"的5个系列项目之一。物理环境就片区构成而言,该地
期刊
项目概述2009年,我们共同发起的布拉格滨河区的规划与建筑复兴项目,已经历了10年的建设。项目片区曾是码头与转运点,在经受了2002年的洪水之后荒废,成为停车场。随着项目的逐
梅丰社区公园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中康路和北环路交汇,占地面积4674.35m2。梅林片区地处福田区的北面,也是"背面",主要以城中村、老旧住宅和工业区等功能混杂,城市建筑
库格阿安德扎安是一个位于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可爱小村庄。它位于扎安河岸边。在1970年代初,这里修建了一条公路。这条A8高速路为了跨越河流,以柱子支撑,它以一种迷人的方式穿
当代城市正展开着对公共空间的重新审视。公共领域向私人领域的过渡,以不同的方式决定了属于市民的公共空间的形态。近几十年来,我们目睹了两种现象,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对公共
城市雕塑在当今社会不仅是一种在公共场合人们共同分享的艺术作品,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置于公共视野中的城市雕塑是表达中国精神的重要元素。中国精神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