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脑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及其与继发性脑水肿的关系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变化以及与脑水肿、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 通过大脑前动脉穿刺法制作大鼠SAH模型,用干重-湿重法测定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变化情况,HE染色观察基底动脉的血管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实验检测大鼠脑组织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 SAH后大鼠脑组织水肿从1d开始,7d时最明显,以后逐渐减轻.IL-1β蛋白水平逐渐增高,术后7d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14 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IL-1β水平和脑水肿的变化具有相关性,而与血管痉挛的程度没有相关性.结论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IL-1β水平增高,7d达到高峰;脑组织IL-1β表达变化与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表明IL-1β可能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 选择肺栓塞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及MRI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影像表现,对比分析CT与MRI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 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为肺动脉血管内低密度充盈缺损或完全性充盈缺损,远端血管无显影,检出肺动脉及其分支有栓子72处.MRI造影表现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信号消失,检出肺动脉及其分支有栓子61处.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钙剂辅助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足月分娩的1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4)于胎儿娩出后肌内注射20 IU缩宫素,观察组(n=64)于宫口开全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10%葡萄糖酸钙10 ml快速静脉滴注,胎儿娩出后肌内注射20 IU缩宫素+地塞米松10 mg.对两组产程时间、出血量进行比较.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正常及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 U22型超声诊断仪检查39例临床确诊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和200例健康体检者的甲状旁腺,探头频率为5~12 MHz,并记录所检查甲状旁腺的大小、数量、形态、回声强弱以及血供情况.结果 高频超声对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显示率为89.7%,病变腺体增大多呈圆形,回声界限清晰且低、强回声可同时存在,有大小不等的血流信
目的 通过获取骨骼标本中腰椎后柱结构的相关解剖参数以及健康人腰椎后柱的三维构象样本数据,设计腰椎棘板螺钉动态内固定系统.方法 对20具L3~S1段骨骼标本行层次解剖,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椎板区域的厚度以获取腰椎棘板的相关解剖参数;另对20名健康成人腰椎的L3~S1段行三维CT重建扫描,以获取腰椎后部结构三维空间构象样本数据.结果 通过解剖观察与测量,棘板螺钉固定置钉区域拟设定在腰椎椎板内侧的中1/3处